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成型取出治具,在懸掛固定支架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通過彈簧分別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和第二感應器觸頭,懸掛固定支架上開有開口,開口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中間處布置,開口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第一氣缸在第一感應器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二氣缸在第二感應器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一氣缸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第二氣缸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在開口內。通過第一、第二感應器以及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相互配合對其產品進行夾取,能精確定位產品和牢固夾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成型取出治具
本技術涉及一種成型取出治具。
技術介紹
在模具出模時,需要對模具進行夾取才能將模具取出且放置于指定的位置,但是一般夾取產品采用簡單的夾取治具進行夾取,不能牢固準確的將產品抓住,致使治具夾取產品在移動過程中容易出現掉落產品的可能,同時還可能出現不能準確的將產品進行對位,致使工作效率比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成型取出治具。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懸掛固定支架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所述第一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所述第二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二感應器觸頭,所述懸掛固定支架上開有開口,所述開口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中間處布置,所述開口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在第一感應器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在第二感應器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二氣缸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在開口內。進一步地,上述的成型取出治具,其中,懸掛固定支架上設置有三連通管,三連通管中一通管與第一氣缸相連通,另一通管與第二氣缸相連通,第三通管與輸氣裝置相連接。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主要體現在本技術通過第一、第二感應器來確定產品的位置后,再由第一、第二感應器相連接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對其產品進行夾取,能精確定位產品,同時采用兩個氣缸能加緊產品,使之產品在移動中不會掉落下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圖I :本技術的構造示意圖;圖2 :本技術的仰視構造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成型取出治具,在懸掛固定支架I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5和第二感應器4,第一感應器5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3,第二感應器4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二感應器觸頭2,懸掛固定支架I上開有開口 10,開口 10在第一感應器5和第二感應器4中間處布置,開口 10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7和第二氣缸6,第一氣缸7在第一感應器5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二氣缸6在第二感應器4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一氣缸7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9,第二氣缸6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8,第一支撐塊9和第二支撐塊8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9和第二支撐塊8在開口內。懸掛固定支架I上設置有三連通管11,三連通管中的一通管與第一氣缸7相連通,另一通管與第二氣缸6相連通,第三通管與輸氣裝置相連接。第一支撐塊9和第二支撐塊8采用橡膠制成,能有效的防止損傷產品的表面。具體應用時,當注塑完成模具拉開后,此懸掛固定支架I運動到預設置的位置處, 此時產品頂出一定距離時,懸掛固定支架I上的第一感應器5和第二感應器4上的第一感應器觸頭3和第二感應器觸頭2接觸到產品并將第一感應器觸頭3和第二感應器觸頭2向里壓縮,當第一感應器觸頭3和第二感應器觸頭2壓縮一段距離后使第一感應器5和第二感應器4接通,接著第一感應器5和第二感應器4碰觸到產品的信號傳遞給第一氣缸7和第二氣缸6,然后第一氣缸7和第二氣缸6啟動,使第一支撐塊9和第二支撐塊8做相向運動來夾取產品,最后通過第一支撐塊9和第二支撐塊8夾住產品將其取出模具。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懸掛固定支架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所述第一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所述第二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二感應器觸頭,所述懸掛固定支架上開有開ロ,所述開ロ在第一感應器和第ニ感應器中間處布置,所述開ロ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在第一感應器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在第二感應器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二氣缸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在開ロ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固定支架上設置有三連通管,三連通管中一通管與第一氣缸相連通,另一通管與第二氣缸相連通,第三通管與輸氣裝置相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成型取出治具,在懸掛固定支架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通過彈簧分別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和第二感應器觸頭,懸掛固定支架上開有開口,開口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中間處布置,開口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第一氣缸在第一感應器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二氣缸在第二感應器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第一氣缸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第二氣缸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在開口內。通過第一、第二感應器以及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相互配合對其產品進行夾取,能精確定位產品和牢固夾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文檔編號B29C45/40GK202805569SQ20122045207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專利技術者易長群 申請人:高精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懸掛固定支架的底端和中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所述第一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一感應器觸頭,所述第二感應器通過彈簧安裝有第二感應器觸頭,所述懸掛固定支架上開有開口,所述開口在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中間處布置,所述開口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在第一感應器的右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在第二感應器的左側且通過線路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上設置有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二氣缸上設置有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相對布置且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在開口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易長群,
申請(專利權)人:高精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