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用于在管材的管壁上加工凸紋,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包括套管、環形模具、滾壓組件,所述環形模具內側開設有凹槽,所述滾壓組件包括安裝塊及滾壓件,所述滾壓件設有抵持部,所述滾壓組件的安裝塊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中,所述滾壓件的抵持部對應所述環形模具的凹槽設置并抵持于所述管材的管壁,所述套管相對于管材轉動,所述安裝塊在所述套管帶動下在所述管材的內部以所述管材的軸心線為中心轉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管材凸紋加工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材凸紋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金屬管材在進行連接時,通常需要在管材的管壁處加工形成凸紋,以便于多個管材相互連接。現有的管材加工裝置通常為大型機械,使用時不僅需要通電,而且由于體積較大,在工地轉換位置時不便于移動。而且,在對管材進行緊急維修的時候,需要將整根管材拆卸下來并安裝到機械的特定位置,方能重新進行凸紋的加工,如管材與其他建材已經穩固連接則不能很順利地使用,給現場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用于在管材的管壁上加工凸紋,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包括套管、環形模具、滾壓組件,所述環形模具內側開設有凹槽,所述滾壓組件包括安裝塊及滾壓件,所述滾壓件設有抵持部,所述滾壓組件的安裝塊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中,所述滾壓件的抵持部對應所述環形模具的凹槽設置并抵持于所述管材的管壁,所述套管相對于管材轉動,所述安裝塊在所述套管帶動下在所述管材的內部以所述管材的軸心線為中心轉動。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滾壓組件的滾壓件為圓柱形,所述滾壓件的軸心線方向與所述管材的軸心線方向平行。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滾壓件的抵持部沿所述滾壓件軸心線方向的縱向截面為三角形。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滾壓組件設有卡塊,所述卡塊設有卡持部,所述卡塊的卡持部開設有半圓形的缺口,所述滾壓件還設有徑向收縮的收縮部,所述卡塊的卡持部的缺口卡持于滾壓件的收縮部。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滾壓件的直徑小于所述管材的內徑。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還設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設有方形孔,所述套管設有塊狀凸起,所述套管的塊狀凸起卡持于所述操作件的方形孔中。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還設有限位件及調整件,所述限位件及調整件分別設置于安裝塊相對的兩側,所述限位件抵持于所述卡塊,所述調整件抵持于所述安裝塊。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限位件及調整件沿所述套管的徑向延伸。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設有連接件,所述滾壓組件通過連接件連接于所述套管。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環形模具由兩個半圓環形的模塊拼接形成。相較于現有技術,使用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時,所述滾壓組件的安裝塊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所述套管相對于管材轉動,所述安裝塊在所述套管帶動下在所述3管材的內部以所述管材的軸心線為中心轉動,所述滾壓件抵持于所述管材的管壁的內側并對應環形模具的凹槽設置,滾壓件相對于所述管材的管壁滾動。在滾壓件及環形模具的凹槽共同的擠壓作用下,管材的管壁形成向外凸起的凸紋。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體積小,便于攜帶及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的組裝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的滾壓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管材凸紋加工裝置10,包括套管11、環形模具13、滾壓組件15、連接件17。所述環形模具13設置于套管11中,所述滾壓組件15 通過連接件17連接于所述套管11。管材凸紋加工裝置10用于在管材20的管壁加工形成凸起的環形的凸紋。滾壓組件15安裝于套管11并通過連接件17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11。 在套管11的帶動下,滾壓組件15相對于所述管材20轉動并壓持管材20以形成凸紋。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7采用螺釘。套管11為圓柱形,套管11開設有用于容納環形模具13的腔體,套管11自其圓周面113開設有用于容納滾壓組件15的安裝槽。套管11的還設有塊狀的連接凸起,相對應的,管材凸紋加工裝置10還設有操作件14,操作件14對應套管11的連接凸起設有方形孔, 套管11的連接凸起可卡持于操作件14中,套管11在操作件14的驅動下繞管材20的軸心線轉動。可以理解的是,操作件14可采用扳手或電鉆,操作件14可由人力或機械驅動,其形狀及尺寸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環形模具13設有內環面130,所述內環面130上開設有環狀的凹槽131。環形模具 13可套接于管材20的外周面,環形模具13的凹槽131對應管材20的外周面設置,以配合滾壓組件15對管材20進行加工。在本實施例中,環形模具13由兩個半圓環形的模塊133 拼接形成,模塊133設有凸起及凹口,兩個的模塊133的凸起及凹口相互卡持拼接形成環形模具13。環形模具13由兩個半圓環形的模塊133拼接可方便環形模具13卡持安裝于管材 20之上,并可通過套管11穩定安裝,并可在使用后方便的卸下,防止加工形成于管材20的凸紋將環形模具13卡固在管材20上。所述滾壓組件15包括安裝片151、卡塊153、安裝塊155、滾壓件157。安裝塊155 上開設有固定槽1551及連通于固定槽1551的安裝孔1553。卡塊153為L型,卡塊153包括安裝部1531及垂直于安裝部1531的卡持部1533。卡塊153的卡持部1533開設有半圓形的缺口 1535。滾壓件157為圓柱形,其上設置有凸起的抵持部1571,所述抵持部1571沿所述滾壓件157軸心線方向的縱向截面為三角形。可以理解的是,滾壓件157的凸起高度可根據管材20及所需加工的管材20的凸紋的高度進行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滾壓件157還設有徑向收縮的收縮部1573,所述卡塊153的卡持部1533的缺口 1535卡持于滾壓件157的收縮部1573。滾壓件157通過設置收縮部1573可更好的卡持于卡塊153,并通過卡塊153 的卡持部1533限制滾壓件157沿其自身軸向的運動。保證滾壓件157的滾壓效果。安裝片151通過連接件17固定連接于套管11的外周面,安裝塊155設置于套管 11的安裝槽中。卡塊153設置于安裝塊155及安裝片151之間,卡塊153的卡持部1533 卡持于安裝塊155的固定槽1551中,滾壓件157穿設于安裝塊155的安裝孔1553中,所述滾壓組件15的滾壓件157卡持于所述卡塊153的缺口 1535中并可相對于所述卡塊153繞其滾壓件157自身的軸心線轉動。滾壓組件15還設有軸承環158,所述軸承環158包括外環1581及可相對于所述外環1581轉動的內環1583。所述安裝塊155還設有沉頭孔1555, 所述沉頭孔1555連通于所述安裝孔1553并與安裝孔1553同心。所述軸承環158的外環 1583卡固于所述安裝塊155的沉頭孔1555中并相對于所述安裝塊155固定,內環1583套設于所述滾壓件157并與所述滾壓件同步轉動。當套管11轉動時,滾壓件157抵持于所述管材20內側,并可較容易地帶動軸承環158的內環1583相對于安裝塊155轉動,減少轉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同時滾壓件157在轉動時同時抵持于卡塊153卡持部1533及軸承環158的內環1583,可防止滾壓件157繞其徑向翻轉,避免在滾壓管材20的過程中出現跳動的情況。在本實施例中,滾壓件157的軸向平行于所述套管11及環形模具13的軸向,滾壓件157的直徑小于所述管材20的半徑。滾壓組件15通過連接件17將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材凸紋加工裝置,用于在管材的管壁上加工凸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凸紋加工裝置包括套管、環形模具、滾壓組件,所述環形模具內側開設有凹槽,所述滾壓組件包括安裝塊及滾壓件,所述滾壓件設有抵持部,所述滾壓組件的安裝塊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中,所述滾壓件的抵持部對應所述環形模具的凹槽設置并抵持于所述管材的管壁,所述套管相對于管材轉動,所述安裝塊在所述套管帶動下在所述管材的內部以所述管材的軸心線為中心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志榮,
申請(專利權)人:鴻基不銹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