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包括器臂、器柄、連接軸,所述器臂外側設有進針管,所述進針管的中部設有擋片,所述器臂的內側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所述起針槽內設有橡膠層,所述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端設有器柄,所述器柄上設有指槽,所述進針管為2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成本低,利于推廣,改善了使用性能,易于操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上中醫內科醫生在給患者進行針灸時,通常都是醫護人員手持針柄,慢慢的向患者的皮膚上相應的位置扎刺,也就是說是通過手指來扶持針體,扎向皮膚,這樣很不衛生,去找具體位置往往找的也并不準確,且拔針時通常也不穩定,從而,會給患者早成很大的痛苦,也給醫護人員造成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通過在器臂的外面設有進針管,在器臂的內面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針灸時通過進針管找好位置后,可將針沿著進針管導向皮膚面,扎針的位置準確,拔針時,捏動器柄通過起針槽將針拔起,這樣,就避免了用手拔針的不衛生,給醫護人員治療造作帶來好處。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包括器臂、器柄、連接軸,所述器臂外側設有進針管,所述進針管的中部設有擋片,所述器臂的內側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所述起針槽內設有橡膠層,所述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端設有器柄,所述器柄上設有指槽。所述進針管為2個。本技術有益效果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成本低,利于推廣,改善了使用性能,易于操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結構示意圖。圖中I-器臂;2_連接軸;3-器柄;4-指槽;5_進針管;6_起針槽;7_橡膠層;8-夾墊;9-擋片。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包括器臂I、器柄3、連接軸2,所述器臂I外側設有進針5管,針灸時進針管5找好位置后,可將針沿著進針管5導向皮膚面,所述進針管5的中部設有擋片9,擋片9控制針體向外滑出,所述器臂I的內側設有夾墊8,所述夾墊8上設有起針槽6,所述起針槽6共為4個,每側各設置2個,形成2個圓孔,拔針時,捏動器柄3通過起針槽6合攏將針夾在圓孔中拔起,這樣,就避免了用手拔針的不衛生,且扎針的位置準確,所述起針槽6內設有橡膠層7,拔起時橡膠層夾針很牢靠,不易抖動,從不容易給患者帶來痛苦,所述器臂4通過連接軸2連接,所述連接軸2的后端設有器柄3,所述器柄3上設有指槽4,方便醫生的捏動器柄3,所述進針管5為2個。在中醫內科醫生對患者進行針灸時,拔掉擋片9,找找扎針的位置,將針體沿著進針管5向下滑動,起針時,手捏動指槽4,握動器柄3,器臂合并,起針槽6夾起針柄,將針體拔起,避免了用手操作時的不衛生,同樣也方便了醫生的操作,設計的結構合理,給醫護人員帶來了好多很多的方便。權利要求1.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臂、器柄、連接軸,所述器臂外側設有進針管,所述進針管的中部設有擋片,所述器臂的內側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所述起針槽內設有橡膠層,所述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端設有器柄,所述器柄上設有指槽。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針管為2個。專利摘要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包括器臂、器柄、連接軸,所述器臂外側設有進針管,所述進針管的中部設有擋片,所述器臂的內側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所述起針槽內設有橡膠層,所述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端設有器柄,所述器柄上設有指槽,所述進針管為2個。本技術有益效果結構合理,方便實用,成本低,利于推廣,改善了使用性能,易于操作。文檔編號A61H39/08GK202802160SQ20122054612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專利技術者李尚義 申請人:李尚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醫內科進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臂、器柄、連接軸,所述器臂外側設有進針管,所述進針管的中部設有擋片,所述器臂的內側設有夾墊,所述夾墊上設有起針槽,所述起針槽內設有橡膠層,所述器臂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端設有器柄,所述器柄上設有指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尚義,
申請(專利權)人:李尚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