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包括經壓鑄成形的架體,架體具有架梁、支撐臂和握把;支撐臂通過銷軸銷接有后彎件,后彎件以銷軸為下支點可作弧度旋轉;架體下端和后彎件下端各制有拉釘,握把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該握把凹槽支承制有搖蓋突柱的可活動搖蓋,搖蓋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內,使搖蓋以握把凹槽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位于握把內的連桿上端部串裝在該搖蓋圓孔內,連桿下端部則在嵌裝有彈簧的后彎件外凹孔處紋接在肩部緊壓在彈簧的螺母上。通過彈簧的壓縮和拉伸來控制后彎件的精確位移,使更換的鋸條仍有微弱的力量卡住拉釘,更換鋸條而不脫落。(*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手鋸,特別涉及隨時隨地安全快捷更換鋸條,并可在遇到較小死角或高度受到限制的位置時亦能方便鋸割的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
技術介紹
手鋸這一手工工具普遍在機械修理、裝配中鋸割材料時所用。傳統的手鋸為鋼制結構,在手鋸其中一端有一螺絲和螺母,起拉緊和松開鋸條作用,即當鋸條不鋒利或斷裂需要更換時,需擰松螺母,將鋸條從手鋸上取落,然后裝上新的鋸條,再將螺母擰緊。因而在更換鋸條時,一松一緊,即麻煩又費時。申請日為2001年12月05日的中國技術專利ZL01271894.7的《一種鋸架》(公告號為CN2508920 Y)公開了一種手工鋸材料用的手鋸(見附圖3)。在鋸架(2)的前端有一拉釘(9),另一端有一圓形座(11),座內有一孔(12),搖蓋(3)的前端通過二突柱與孔(12)相連接,在搖蓋(3)內設有支軸(6),拉緊板(7)上設有開口槽,將開口槽套在支軸(6)上,并在槽的上端焊有螺母(5),在螺母(5)內設有調節螺釘(4),拉緊板(7)的前端穿過搖蓋(3)底部的缺口伸在鋸架(2)的外面,在其伸出部分設有拉釘(10)所組成,當要更換或新裝鋸條時,只需根據鋸條長度調整好調節螺釘(4),將搖蓋(3)往下拉,將鋸條架定在拉釘(9)和(10)上,然后將搖蓋(3)向上合,即可使用。其結構簡單,使用時方便、省時,但在更換鋸條時操作稍不小心,即可導致鋸條脫落,跌落傷人或落入設備中造成機械故障,并且該手鋸的外形多為長方形,遇到有較小死角或高度受到限制的位置,就不能作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而提供隨時隨地安全快捷更換鋸條的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而提供可在遇到較小死角或高度受到限制的位置時亦能方便鋸割的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包括經壓鑄成形的架體,架體具有架梁、支撐臂和中空的握把;支撐臂下端面通過銷軸銷接有后彎件,后彎件以銷軸為下支點可作弧度旋轉;相抱合處的架體下端和后彎件下端各制有用于安裝鋸條的拉釘,采取的技術措施包括握把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該握把凹槽支承制有搖蓋突柱的可活動搖蓋,搖蓋為一整體成形構件,搖蓋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內,使搖蓋以握把凹槽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位于握把內的連桿上端部串裝在該搖蓋圓孔內,連桿下端部則在嵌裝有彈簧的后彎件外凹孔處紋接在肩部緊壓在彈簧的螺母上。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所采取的措施還包括手鋸架梁的外形,將前端設計成一個銳角,如遇到較小死角或高度受到限制的位置時,亦能方便鋸割;上述架梁前部延伸體與鋸條延伸方向架體下端間形成一個銳角。為使之適配的范圍廣,連桿下端部穿過后彎件外凹孔紋接在螺母上;也可螺母頭部穿過后彎件外凹孔紋接在所述的連桿下端部上。為保證上支點弧度旋轉靈活;握把凹槽為半圓形,搖蓋突柱為可匹配所述握把凹槽的圓柱形。為使手鋸整體美觀協調,搖蓋具有可與架體上端相嵌并吻合的外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握把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該握把凹槽支承制有搖蓋突柱的可活動搖蓋,搖蓋為一整體成形構件,搖蓋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內,使搖蓋以握把凹槽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位于握把內的連桿上端部串裝在該搖蓋圓孔內,連桿下端部則在嵌裝有彈簧的后彎件外凹孔處紋接在肩部緊壓在彈簧的螺母上,使用時只要事先調節好螺母,裝入鋸條后,只需將搖蓋往下一按,即能使鋸條拉緊處于工作狀態。通過彈簧的壓縮和拉伸來控制后彎件的精確位移,使更換的鋸條仍有微弱的力量卡住拉釘,更換鋸條而不脫落。手鋸架梁的外形,將前端設計成一個銳角,如遇到較小死角或高度位置受到限制時,亦能方便鋸割。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局部橫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配裝正面示意圖;圖3是已有專利配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1至圖2示出,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包括經壓鑄成形的架體1,架體1具有架梁1a、支撐臂1b和中空的握把1c;架體1可為鋼或鋁或鋁合金結構;手鋸架梁的外形,將前端設計成一個銳角,如遇到較小死角或高度受到限制的位置時,亦能方便鋸割;因此架梁1a前部延伸體與鋸條9延伸方向的架體1下端間形成一個銳角。架體支撐臂1b下端面通過銷軸8銷接有后彎件6,后彎件6以銷軸8為下支點可作弧度旋轉,后彎件6沿銷軸8中心作一定角度旋轉,以達到鋸條9松緊功能;相抱合處的架體1下端和后彎件6下端各制有用于安裝鋸條9的拉釘7,握把1c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1d;該握把凹槽1d支承制有搖蓋突柱2a的可活動搖蓋2,搖蓋2為一整體成形構件,搖蓋2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2a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1d內,使搖蓋2以握把凹槽1d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2a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2b,為保證上支點弧度旋轉靈活;握把凹槽1d為半圓形,搖蓋突柱2a為可匹配所述握把凹槽1d的圓柱形。位于握把1內的連桿3上端部串裝在該搖蓋圓孔2b內,連桿3下端部則在嵌裝有彈簧5的后彎件6外凹孔處紋接在肩部緊壓在彈簧5的螺母4上,為使之適配的范圍廣,連桿3下端部穿過后彎件6外凹孔紋接在螺母4上;也可螺母4頭部穿過后彎件6外凹孔紋接在連桿3下端部上。當更換鋸條時,只要松動并掀開搖蓋2,搖蓋2即可以握把凹槽1d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帶動串裝在該搖蓋圓孔2b內連桿3上端部也以握把凹槽1d為上支點作弧度旋轉,從而給連桿3一個向下的推力;并且位于后彎件6外凹孔處的彈簧5,頂住并給螺母4一個向下的推力,因此帶動紋接在螺母4上的連桿3下移,從而也給連桿3一個向下的拉力;下移的連桿3帶動后彎件6以銷軸8為下支點作一定角度旋轉,以達到松緊和更換鋸條9功能,連桿3下移距離在設計上受控于彈簧5的壓縮和拉伸,從而控制連桿3的精確位移來控制后彎件6的位移,實現更換鋸條鋸條仍有微弱的力量卡住拉釘7,同時也能較方便更換鋸條。使用時只要事先調節好螺母4,裝入鋸條后,只需將搖蓋往下一按,即能使鋸條拉緊處于工作狀態。其更換鋸條安全快捷、適用性強。雖然本技術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權利要求1.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包括經壓鑄成形的架體(1),架體(1)具有架梁(1a)、支撐臂(1b)和中空的握把(1c);支撐臂(1b)下端面通過銷軸(8)銷接有后彎件(6),后彎件(6)以銷軸(8)為下支點可作弧度旋轉;相抱合處的架體(1)下端和后彎件(6)下端各制有用于安裝鋸條(9)的拉釘(7),其特征是所述的握把(1c)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1d);該握把凹槽(1d)支承制有搖蓋突柱(2a)的可活動搖蓋(2),搖蓋(2)為一整體成形構件,搖蓋(2)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2a)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1d)內,使搖蓋(2)以握把凹槽(1d)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2a)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2b),位于握把(1)內的連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即時更換鋸條的手鋸,包括經壓鑄成形的架體(1),架體(1)具有架梁(1a)、支撐臂(1b)和中空的握把(1c);支撐臂(1b)下端面通過銷軸(8)銷接有后彎件(6),后彎件(6)以銷軸(8)為下支點可作弧度旋轉;相抱合處的架體(1)下端和后彎件(6)下端各制有用于安裝鋸條(9)的拉釘(7),其特征是:所述的握把(1c)內壁制有相對稱的握把凹槽(1d);該握把凹槽(1d)支承制有搖蓋突柱(2a)的可活動搖蓋(2),搖蓋(2)為一整體成形構件,搖蓋(2)制有對稱的搖蓋突柱(2a)配合座落在對稱的握把凹槽(1d)內,使搖蓋(2)以握把凹槽(1d)為上支點可作弧度旋轉;位于搖蓋突柱(2a)上方的搖蓋缺口部跨連的橫檔上制有一搖蓋圓孔(2b),位于握把(1)內的連桿(3)上端部串裝在該搖蓋圓孔(2b)內,連桿(3)下端部則在嵌裝有彈簧(5)的后彎件(6)外凹孔處紋接在肩部緊壓在彈簧(5)的螺母(4)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鄔賢波,
申請(專利權)人:鄔賢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