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集熱板、散熱板和蓄熱水箱,所述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的五分之一處,保溫板上設有集熱板,集熱板通過出油管和進油管與散熱板連接,散熱板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內,蓄熱水箱通過進出水管與滴灌箱連接。所述蓄熱水箱的外側設有保溫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將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以隔斷溫室內外的熱傳導,集熱板受熱后,會促使內部油進行對流,將熱量傳入到散熱板,散熱板散熱使蓄熱水箱中的水升溫,同時通過保溫箱防止蓄熱水箱升溫過程而將熱量散入到溫室大棚中,蓄熱水箱中的水可在需要時轉出到滴灌箱中,并通過滴灌管使作物和土壤升溫。(*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溫室大棚增溫系統
本技術涉及溫室大棚,尤其涉及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的溫室大棚一般都是三面圍墻型的拱形結構,采光采熱均靠采光面,射入到溫室內的陽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進行光合作用,一部分被墻體、地面和其它物體吸收,轉化成熱能相互傳遞,并使總體溫度升高,同時有一部分會以傳導及輻射方式向溫室外部釋放出去,使溫室內外達到一個動態平衡。但是太陽輔射能中,穿過大氣到達地表附近時,可見光能量只占40%,紅外熱能確有60%,而采光面透過的只有可見光,而且一般是60%-80%的透光率,也就是進入溫室內的光能不足總輔射能的30%,加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消耗,轉化成熱能使溫室升溫的能量就不足總輔射能的20% 了,因此急需一種系統來將該部分能源充分利用起來,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以備溫室大棚內升溫,并克服目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集熱板、散熱板和蓄熱水箱,所述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向陽部采光面的五分之一處,保溫板上設有集熱板,集熱板通過出油管和進油管與散熱板連接,散熱板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內,蓄熱水箱通過進出水管與滴灌箱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蓄熱水箱的外側設有保溫箱,保溫箱設置于托板上。進一步地,所述集熱板和散熱板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將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向陽面約總體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以隔斷溫室內外的熱傳導,集熱板受熱后,會促使內部油進行對流,將熱量傳入到散熱板,散熱板散熱使蓄熱水箱中的水升溫,同時通過保溫箱防止蓄熱水箱升溫過程而將熱量散入到溫室大棚中,蓄熱水箱中的水可在需要時轉出到滴灌箱中,并通過滴灌管使作物和土壤升溫。附圖說明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溫室大棚增溫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溫室大棚增溫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保溫板;2、集熱板;3、散熱板;4、蓄熱水箱;5、出油管;6、進油管;7、進出水管;8、保溫箱;9、通槽;10、托板。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I、 集熱板2、散熱板3和蓄熱水箱4,所述保溫板I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向陽部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保溫板I上設有集熱板2,集熱板2通過出油管5和進油管6與散熱板3連接,散熱板 3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4內,蓄熱水箱4通過進出水管7與滴灌箱連接。所述蓄熱水箱4 的外側設有保溫箱8,保溫箱8設置于托板10上。所述集熱板2和散熱板3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槽9。使用時,集熱板2經太陽光照射后受熱后,會促使內部的低溫油進行對流,將熱量傳入到散熱板3,散熱板3散熱使蓄熱水箱4中的水升溫,同時通過保溫箱8防止蓄熱水箱 4升溫過程而將熱量散入到溫室大棚中,蓄熱水箱4中的水可在需要時(夜晚)轉出到滴灌箱中,并通過滴灌管使作物和土壤升溫。而且由于地溫高于空氣,熱空氣上行,形成對流,對調節葉表空氣成分也很有用。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I)、集熱板(2)、散熱板(3)和蓄熱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板(I)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保溫板(I)上設有集熱板(2),集熱板(2)通過出油管(5)和進油管(6)與散熱板(3)連接,散熱板(3)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4 )內,蓄熱水箱(4 )通過進出水管(7 )與滴灌箱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水箱(4)的外側設有保溫箱(8 ),保溫箱(8 )設置于托板(10 )上。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板(2)和散熱板(3)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槽(9)。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集熱板、散熱板和蓄熱水箱,所述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的五分之一處,保溫板上設有集熱板,集熱板通過出油管和進油管與散熱板連接,散熱板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內,蓄熱水箱通過進出水管與滴灌箱連接。所述蓄熱水箱的外側設有保溫箱。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將保溫板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以隔斷溫室內外的熱傳導,集熱板受熱后,會促使內部油進行對流,將熱量傳入到散熱板,散熱板散熱使蓄熱水箱中的水升溫,同時通過保溫箱防止蓄熱水箱升溫過程而將熱量散入到溫室大棚中,蓄熱水箱中的水可在需要時轉出到滴灌箱中,并通過滴灌管使作物和土壤升溫。文檔編號A01G9/24GK202799789SQ201220466159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專利技術者朱小虎, 劉子坤, 趙建民 申請人:黑龍江新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室大棚增溫系統,包括保溫板(1)、集熱板(2)、散熱板(3)和蓄熱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板(1)設置于溫室大棚頂部采光面五分之一處,保溫板(1)上設有集熱板(2),集熱板(2)通過出油管(5)和進油管(6)與散熱板(3)連接,散熱板(3)的一端設置于蓄熱水箱(4)內,蓄熱水箱(4)通過進出水管(7)與滴灌箱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小虎,劉子坤,趙建民,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新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