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噴土裝置屬于農(nóng)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噴土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無需人工拋土,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噴土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一端設置有擋板,另一端為開口的筒體,其結構要點筒體內(nèi)通過中心軸設置有拋土板,中心軸同傳動裝置相連;筒體上方相應于拋土板設置有拋土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多功能噴土裝置
本技術屬于農(nóng)用機械
,具體的說,本技術涉及一種噴土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一些大棚為了防止其秸桿被風吹亂,或者為了保溫等目的;通常需要向大棚的秸桿上拋土 ;現(xiàn)有的拋土方式均是人工拋土 ;具有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點。另外,在種植韭菜時,也經(jīng)常需要為韭菜埋土,目前同樣需要人工進行拋土,工作強度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人工拋土,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噴土裝置。為實現(xiàn)本技術的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包括一端設置有擋板,另一端為開口的筒體,其結構要點筒體內(nèi)通過中心軸設置有拋土板,中心軸同傳動裝置相連;筒體上方相應于拋土板設置有拋土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使用本技術時,可將筒體放置于土地上;然后啟動傳動裝置,并將筒體向開口一端移動;拋土板隨著筒體的前進,即可將拋土板接觸到的土由拋土口拋出;無需人工用鐵鍬拋土,大幅度降低了農(nóng)民的勞動強度,生產(chǎn)效率也得到了提聞。另外,本技術還可為韭菜埋土,功能多。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后視圖。附圖中I為鏵、2為拋土板、3為收土板、4為拋土口、5為中心軸、6為筒體、7為側板、8為傳輸帶、9為傳動裝置、10為減速箱、11為輸入軸、12為后擋板、13為撥土柱、14為開口、15為連接架、16為皮帶輪、17為皮帶。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包括一端設置有擋板12,另一端為開口 14的筒體6,其結構要點筒體 6內(nèi)通過中心軸5設置有拋土板2,中心軸5同傳動裝置9相連;筒體6上方相應于拋土板 2設置有拋土口 4。筒體6上相應于拋土口 4設置有導向板。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導向板包括筒體6兩側的兩塊側板7和筒體6表面的底板。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導向板包括筒體6兩側的兩塊側板7,3兩側板7之間設置有同傳動裝置9相連的傳輸帶8。進一步的,所述筒體6具有開口 14 一側的側板7高度高于筒體6設置有擋板12 一側的側板7高度。由于拋土口 4靠近筒體6開口 14 一側拋出的土較多,因此,該側擋板 12設置較高,可防止土被拋到外面,而影響拋土的效率。所述的傳動裝置9包括設置于筒體6擋板12上的減速箱10,減速箱10 —端設置有輸入軸11,減速箱10的另一端設置有輸出軸;輸出軸的一端同拋土板2的中心軸5相連; 輸出軸的另一端通過皮帶輪16和皮帶17同所述的傳輸帶8相連。所述的拋土板2上相應于筒體6的開口 14 一側設置有撥土柱13。便于對土進行松動。所述的筒體6的開口 14處前后兩側設置有收土板3。通過兩收土板3可很好的將泥土聚攏到筒體6內(nèi)。所述的筒體6的開口 14處底部設置有鏵I。便于筒體6的前進。所述的筒體6上設置有能同農(nóng)用車相連的連接架15。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一次動作過程使用時,首先將本技術放置于大棚后土地上,并通過連接架15將本技術同農(nóng)用車相連;然后,將減速箱10的輸入軸11同農(nóng)用車的動力系統(tǒng)相連,完成準備工作。啟動農(nóng)用車拉動本技術向筒體6開口14的一側運動;農(nóng)用車的動力系統(tǒng)通過減速箱10帶動拋土板2轉動;在鏵I和農(nóng)用車拉力的作用下,本技術進入土中;拋土板 2會將進入筒體6開口 14內(nèi)的土拋出;一些沒有被拋出的土會落于傳輸帶8上;減速箱10 通帶動傳輸帶8轉動,將落在傳輸帶8上的土運出至大棚上;使用方便。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技術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并非受限于本技術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權利要求1.多功能噴土裝置,包括一端設置有后擋板(12),另一端為開口(14)的筒體(6),其特征在于筒體(6)內(nèi)通過中心軸(5)設置有拋土板(2),中心軸(5)同傳動裝置(9)相連;筒體(6)上方相應于拋土板(2)設置有拋土口(4)。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筒體(6)上相應于拋土口(4)設置有導向板。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板包括筒體(6)兩側的兩塊側板(7)和筒體(6)表面的底板。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板包括筒體(6)兩側的兩塊側板(7 ),兩側板(7 )之間設置有同傳動裝置(9 )相連的傳輸帶(8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6)具有開口(14)一側的側板(7)高度高于筒體(6)設置有后擋板(12) —側的側板(7)高度。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裝置(9)包括設置于筒體(6 )后擋板(12 )上的減速箱(10 ),減速箱(10 ) —端設置有輸入軸(11),減速箱(10 )的另一端設置有輸出軸;輸出軸的一端同拋土板(2)的中心軸(5)相連;輸出軸的另一端通過皮帶輪(16)和皮帶(17)同所述的傳輸帶(8)相連。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土板(2)上相應于筒體(6)的開口(14) 一側設置有撥土柱(13)。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的開口(14)處前后兩側設置有收土板(3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的開口(14)處底部設置有鏵(1)。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噴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6)上設置有能同農(nóng)用車相連的連接架(15)。專利摘要多功能噴土裝置屬于農(nóng)用機械
,具體的說,本技術涉及一種噴土裝置。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無需人工拋土,工作效率高的多功能噴土裝置。本技術包括一端設置有擋板,另一端為開口的筒體,其結構要點筒體內(nèi)通過中心軸設置有拋土板,中心軸同傳動裝置相連;筒體上方相應于拋土板設置有拋土口。文檔編號A01C14/00GK202799786SQ20122037886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日專利技術者趙志剛 申請人:趙志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多功能噴土裝置,包括一端設置有后擋板(12),另一端為開口(14)的筒體(6),其特征在于:筒體(6)內(nèi)通過中心軸(5)設置有拋土板(2),中心軸(5)同傳動裝置(9)相連;筒體(6)上方相應于拋土板(2)設置有拋土口(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趙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趙志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