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覆土裝置,涉及整地機具、深松播種機及聯合作業機技術領域。包括和左右兩個覆土轉盤連接的橫桿,左右兩個覆土轉盤的轉軸的軸線均和該橫桿的軸線成一角度,所述橫桿通過角度可調定位機構和覆土支架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工作可靠、占用空間小、使用方便、能夠實現覆土角度調整的特點,可為播種提供一個良好的種床,播種深度控制準確,出苗率高。特別適合設置在深松鏟后播種器前面,也可以設置在播種機的播種器后面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覆土裝置
本技術涉及整地機具、深松播種機及聯合作業機
技術介紹
覆土是機械播種作業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直接控制著播種的深度。覆土裝置一般設置在播種開溝器后鎮壓輪之前,作用是在播種機開溝器開出溝種子落入后將分開的土再收回去,蓋住種子。把覆土裝置設置在播種開溝器前面尚屬首例。由于深松播種聯合作業機的深松鏟開溝較深,掀起的土塊大而多,如果不把掀起的土收回去,就無法為后面播種提供一個良好的種床,播種深度無法控制,直接影響了出苗率。另外,目前國內外的覆土裝置,不管是圓盤型的,還是刮板型的,都存在調整不便的情況,有些新型的可多方位調整的覆土裝置,如通過用兩片連接板多打孔的方式調整覆土寬度,通過花鍵式連接軸調整角度, 其結構較復雜,制造成本也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覆土裝置,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工作可靠、占用空間小、使用方便、能夠實現覆土角度調整的特點,可為播種提供一個良好的種床,播種深度控制準確,出苗率高。特別適合設置在深松鏟后播種器前面,也可以設置在播種機的播種器后面使用。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方案是一種覆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左右兩個覆土轉盤連接的橫桿,左右兩個覆土轉盤的轉軸的軸線均和該橫桿的軸線成一角度,所述橫桿通過角度可調定位機構和覆土支架連接。所述的橫桿設有長度調節定位機構較好。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機構的結構較好為橫桿包括外圓內方式套筒,套筒的兩端配合有長度調節方管,并設有第一鎖定機構。如用螺栓、定位銷或緊定螺釘鎖定等。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方管的外端焊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的軸線與長度調節方管的軸線呈一角度;覆土轉盤包括轉盤,轉盤通過軸承與定軸連接;定軸和上述第一螺母螺紋連接,較好。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機構的結構也可為其他的拉桿式連接、或搭接等。所述的角度可調定位機構的結構較好為橫桿外面具有圓柱面,該圓柱面與其外面的圓套轉動配合,該圓套固定在覆土支架上;并設有第二鎖定機構,如用螺栓、定位銷或緊定螺釘鎖定等。所述的角度可調定位機構的結構也可為夾持式活動結構等,但效果不及上述的好。所述的覆土支架的上部與機具絞聯較好,覆土支架還通過彈性支座和機具的導向板相連更好。以使覆土圓盤I工作時有彈性,可上下浮動,工作更平穩可靠。所述的絞聯處具有位置可調結構。如拉桿一端可設有多個定位銷孔,與機具的固定銷連接,或為條形槽加銷孔調節結構等。所述的彈性支座和覆土支架可為轉動式連接或絞聯等。所述的覆土支架呈“H”形,“H”形的二下端固定在圓套,彈性支座的下端和“H”形的中橫支桿連接,較好,簡單、占空間小。所述的彈性支座的結構較好為壓簧套在螺紋支桿外面,螺紋支桿的上端穿過機具上導向板,用第二螺母固定;螺紋支桿的下端連接支桿套管,與支桿套管軸線垂直,支桿套管套在中橫支桿上。本技術的積極效果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之不足,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工作可靠、占用空間小、使用方便、能夠實現覆土角度調整的特點,可為播種提供一個良好的種床, 播種深度控制準確,出苗率高。特別適合設置在深松鏟后播種器前面,也可以設置在播種機的播種器后面使用。以下結合一個較好的實施例及其附圖作進一步詳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視圖。圖3是圖I中標號24第一螺母和標號23長度調節方管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中,各標號含義為1.覆土轉盤,11.軸承,12.定軸,2.橫桿,21.外圓內方式套筒,22.第一鎖定機構,23.長度調節方管,24.第一螺母,3.圓套,4.第二鎖定機構,5.覆土支架,51.拉桿,52.中橫支桿,53.定位銷孔,6.彈性支座,60.支桿套管,61.壓簧,62.螺紋支桿,63.第二螺母,7.機具,7 I .導向板。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 圖3 :該覆土裝置,包括和左右兩個覆土轉盤I連接的橫桿2,左右兩個覆土轉盤I的轉軸12的軸線均和該橫桿2的軸線成一角度,所述橫桿2通過角度可調定位機構和覆土支架5連接。所述的橫桿2設有長度調節定位機構。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機構的結構為橫桿2包括外圓內方式套筒21,套筒21的兩端配合有長度調節方管23,并設有第一鎖定機構22。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方管23的外端焊有第一螺母24,第一螺母24的軸線與長度調節方管23的軸線呈一角度;覆土轉盤I包括轉盤,轉盤通過軸承11與定軸12 連接;定軸12和上述第一螺母24螺紋連接。所述的角度可調定位機構的結構為橫桿2外面具有圓柱面,該圓柱面與其外面的圓套3轉動配合,該圓套3固定在覆土支架5上;并設有第二鎖定機構4。所述的覆土支架5的上部與機具7絞聯,覆土支架5還通過彈性支座6 和機具的導向板71相連。所述的絞聯處具有位置可調結構。所述的覆土支架5呈“H”形, “H”形的二下端固定在圓套3上,彈性支座6的下端和“H”形的中橫支桿52連接。所述的彈性支座6的結構為壓簧61套在螺紋支桿62外面,螺紋支桿62的上端穿過機具上導向板71,用第二螺母63固定;螺紋支桿62的下端連接支桿套管60,與支桿套管60軸線垂直, 支桿套管60套在中橫支桿52上。第二鎖定機構4周向定位桿3可以調節覆土圓盤I的角度,覆土支架5設有彈性支座6,可以調節覆土圓盤I的入土深度。定位銷孔53的選擇決定了覆土圓盤I的前后位置。覆土支架5由兩根拉桿51,中間設有中橫支桿52,以支撐覆土支架5。覆土支架5 上設有彈性支座6,可以繞中橫支桿52軸線自由轉動,壓簧61穿在螺紋支桿62外面,螺紋支桿62另一端穿過與機具固定的導向板71,用蝶形螺母固定。兩拉桿51另一端設有多個定位銷孔53,選擇一組與機具體4的固定銷軸連接,拉桿51可以繞定銷軸自由轉動。長度調節方管23 —端面為斜面,焊接第一螺母24,這樣使第一螺母24的軸線與橫桿2水平軸線呈一定的角度。覆土圓盤I設有滾動軸承11,通過定軸12將其連接在橫桿2的第一螺母 24上。工作時,旋轉彈性支座6上的(蝶形)第二螺母63,覆土支架5在螺紋支桿62的帶動下繞固定銷軸轉動,使覆土圓盤I隨之上下浮動,調整到合適的位置為止。第二鎖定機構 4,旋轉外圓內方式套筒21,帶動覆土圓盤I轉動,改變覆土圓盤I張開的角度,調整合適后鎖緊第二鎖定機構4。松開第一鎖定機構22,可以水平移動長度調節方管23,從而調整兩個覆土圓盤I之間的距離,即覆土寬度,調整合適后鎖緊第一鎖定機構22。拉桿51上設有多個定位銷孔53,可以根據覆土圓盤I的前后位置選擇合適的定位銷孔53與機具體7連接。 該覆土裝置實現了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及角度的調節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機具不同地況的覆土要求。很好地解決了深松播種聯合作業機具深松造成的種床不平的問題。該覆土裝置可設置在深松播種機深松鏟后面。也可以設置在播種機的播種器后面。經試用, 效果均很好。權利要求1.一種覆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左右兩個覆土轉盤(I)連接的橫桿(2),左右兩個覆土轉盤(I)的轉軸(12)的軸線均和該橫桿(2)的軸線成一角度,所述橫桿(2)通過角度可調定位機構和覆土支架(5)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覆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桿(2)設有長度調節定位機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覆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度調節定位機構的結構為橫桿(2)包括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覆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左右兩個覆土轉盤(1)連接的橫桿(2),左右兩個覆土轉盤(1)的轉軸(12)的軸線均和該橫桿(2)的軸線成一角度,所述橫桿(2)通過角度可調定位機構和覆土支架(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彥波,趙雙振,肖勝遠,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農哈哈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