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一承載件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具有一殼體,殼體具有一容置部位于殼體的一側。承載件連接于殼體,并可在相對于殼體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二電子裝置設置于承載件,并與第一電子裝置耦接,其中,當承載件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通過承載件收納于容置部,當承載件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通過承載件離開容置部。藉此,可攜式電子系統可結合兩個電子裝置且兩電子裝置間具有互動功能,以方便使用者享受兩個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功能及服務。另外,在一個電子裝置不使用時,也可收納于另一個電子裝置內,更可方便使用者收納及攜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特別關于一種拆卸式的可攜式電子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信息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們對于實時且方便的信息取得與通訊需求更是呈爆炸性的成長,而各種多樣化功能的消費性電子裝置也為了因應人們生活上的方便與需要而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例如移動電話(mobile phone)、平板電腦(tablet PC)、衛星導航(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筆記本電腦等,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雖然市面上消費性電子裝置的功能越來越強,然而,仍只局限于某一種或數種較佳功能及用途。例如手機及平板電腦,雖然兩者的功能越來越接近,(兩者都可上網、打電玩 游戲、照相錄像或看影片…等),但是,手機仍較適合隨身攜帶進行撥接電話、照相或錄像等功能,而平板電腦的屏幕較大,仍較適合觀看影像或上網等。因此,使用者仍可能同時需要擁有這二種獨立操控的電子裝置,以因應其所需。不過,市面并沒有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可同時結合這二種獨立的電子裝置,且這二種電子裝置彼此可產生互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案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可結合兩個電子裝置且兩電子裝置間可互相溝通具有互動功能,以方便使用者享受兩個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功能及服務。當小型電子裝置需要用到大型屏幕時,可將小型電子裝置放入具備較大屏幕的電子裝置內,以提高使用便利性。另外,在小型電子裝置不使用時,也可收納于另一個電子裝置內,更可方便使用者收納及攜帶。本案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一承載件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具有一殼體,殼體具有一容置部位于殼體的一側。承載件連接于殼體,并可在相對于殼體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二電子裝置設置于承載件,并與第一電子裝置耦接,其中,當承載件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通過承載件收納于容置部,當上述載件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通過承載件離開容置部。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包含一平板電腦或一筆記本電腦。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電子裝置包含一手機、一個人數字助理、一全球定位系統、一數字相機或一影音播放器。在一實施例中,容置部位于第一電子裝置的背面。在一實施例中,于第一位置時,第一電子裝置的顯示面與第二電子裝置的顯示面面向相同方向。在一實施例中,于第二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的顯示面與第一電子裝置的顯示面面向同一方向。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系統還包括一連接機構,其設置于殼體,承載件通過連接機構在相對于殼體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一實施例中,連接機構包含至少一滑軌設置于殼體,承載件包含與滑軌對應設置的一滑溝,承載件通過滑軌及滑溝在相對于殼體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一實施例中,連接機構包含至少一滑溝設置于殼體,承載件包含與滑軌對應設置的一滑軌,承載件通過滑軌及滑溝在相對于殼體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一實施例中,連接機構包含至少一樞軸部設置于殼體,承載件包含與樞軸部對應設置的一樞接部,承載件通過樞軸部及樞接部相對殼體轉動。在一實施例中,連接機構包含至少一樞接部設置于殼體,承載件包含與樞接部對應設置的一樞軸部,承載件通過樞軸部及樞接部相對殼體轉動。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及第二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獨立的操控系統。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系統還包括一傳輸線,其一端與第一電子裝置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電子裝置連接,第一電子裝置藉由傳輸線電性連接第二電子裝置。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藉由一無線傳輸方式耦接。如上所述,因本案的可攜式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一承載件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具有一殼體,而殼體具有一容置部位于殼體的一側。另外,承載件連接于殼體,并可在相對于殼體的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另外,第二電子裝置設置于承載件,并與第一電子裝置耦接,且當承載件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可通過承載件收納于容置部,而當承載件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二電子裝置可通過承載件離開容置部。藉此,使本案的可攜式電子系統可結合兩個電子裝置且兩電子裝置間具有互動功能,以方便使用者享受兩個電子裝置所提供的功能及服務。另外,在一個電子裝置不使用時,也可收納于另一個電子裝置內,更可方便使用者收納及攜帶。附圖說明圖IA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的正面立體不意圖;圖IB及圖IC分別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的背面立體示意圖;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案另一實施態樣的可攜式電子系統的背面立體示意圖;圖3A至圖3C分別為本案又一實施態樣的可攜式電子系統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案又一實施態樣的可攜式電子系統的背面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相關附圖,說明依本案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請參照圖1A、圖IB及圖IC所示,其中,圖IA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I的正面立體示意圖,而圖IB及圖IC分別為可攜式電子系統I的背面立體示意圖。本案的可攜式電子系統I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11、一承載件12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13。其中,第一電子裝置11及第二電子裝置13可分別具有觸控功能,并可分別具有一獨立的操控系統,以具有各自獨立的操作功能。第一電子裝置11例如可包含一平板電腦或一筆記本電腦,而第二電子裝置13例如可包含一智能型手機(smart phone)、一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一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一數字相機或一影音播放器(例如MP3或MP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1為一平板電腦,而第二電子裝置13以一智能型手機為例。另外,承載件12例如可為一托架(托盤)、一支撐架(支撐盤)或一承載架(承載盤)。于此,承載件12為一托架,而第二電子裝置13被托架勾住而設置于托架上。第一電子裝置11具有一殼體111,而如圖IB所示,殼體111可具有一容置部A位于殼體111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1的正面為一顯示面,而容置部A位于第一電子裝置11的殼體111背面的長側邊。當然,容置部A也可位于第一電子裝置11的殼體111背面的短側邊。另外,如圖IB及圖IC所示,承載件12連接于殼體111,并可在相對于殼體111的一第一位置Pl及一第二位置P2之間移動。換言之,承載件12可伸出及縮回殼體111,并可在相對于殼體111的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之間移動。于此,如圖IC所示,承載件12位于第一位置Pl時,承載件12完全容置于容置部A,而如圖IB所示,承載件12位于第二位置P2時,承載件12完全離開容置部A。第二電子裝置13設置于承載件12,并與第一電子裝置11耦接。其中,第二電子裝置13可通過有線方式或無線方式與第一電子裝置11耦接。在本實施例中,如圖IB所示,可攜式電子系統I還可包括一傳輸線14,且傳輸線14的一端與第一電子裝置11連接,而傳輸線14的另一端與第二電子裝置13連接,使得不論是殼體111的第一位置Pl或是第二位置P2時,第一電子裝置11都可藉由傳輸線14而電性連接第二電子裝置13,并使兩者可相互傳輸數據,而依照實際情況,傳輸線14可被隱藏在機體內,不致影響使用狀況及整體外觀效果。于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攜式電子系統,其特征是,包括:第一電子裝置,具有殼體,上述殼體具有容置部位于上述殼體的一側;承載件,連接于上述殼體,并在相對于上述殼體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以及第二電子裝置,設置于上述承載件,并與上述第一電子裝置耦接;其中,當上述承載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時,上述第二電子裝置通過上述承載件收納于上述容置部,當上述承載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時,上述第二電子裝置通過上述承載件離開上述容置部。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衛辛,葉貴順,匡仲元,
申請(專利權)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