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機滑動軸承的通氣裝置,位于電機風扇罩內的軸承座外圍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在軸承座內腔上加工一個通氣孔,該通氣孔全部或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潤滑油液面以上,通氣孔上連接一導管,導管的另一端口引出到風扇罩外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電機風扇罩內的外風扇所產生的壓力與電機外側大氣壓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從而避免了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潤滑油通過密封間隙往外滲漏。碟形板即有防雨功能又可避免風扇罩內的氣流噴出導管孔影響通氣帽附近的氣壓場。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密封潤滑油、防水、防塵效果顯著,安裝維護方便,可長期可靠的避免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出現漏油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和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機附屬配件改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和裝置結構。
技術介紹
圓筒式電機的軸承位于風扇罩內,因外風扇的鼓風作用,風扇罩內為高于大氣壓的壓力場且分布不均勻。軸承各密封部位因所處的壓力場不一樣,附近的氣壓大小不一樣, 導致利用潤滑油潤滑的滑動軸承或滾動軸承的軸承座內潤滑油在壓差的作下,在氣壓小的密封部位產生滲漏油,造成電機軸承座內的潤滑油浪費,并導致電機因軸承潤滑不良而損壞。截至目前,這一問題還沒有得到較為理想的解決。現有技術中雖然對軸承采取加強軸承密封的各種措施,但效果仍不太理想,且無法做到長期可靠密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和裝置。技術方案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利用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將軸承座內腔與電機外側的大氣相通,利用電機風扇罩內的外風扇鼓風時產生的風扇罩內氣壓高于電機外側大氣壓的氣壓環境,產生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與軸承座內腔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通過各密封面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可長期有效的避免風扇罩內的滑動軸承或滾動軸承稀油潤滑滾動軸承出現漏油問題。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裝置,包括電機風罩,以及位于電機風扇罩內的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的軸承座,其特征是軸承座與電機內部部件通過密封蓋隔離,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在軸承座內腔上加工一個通氣孔,該通氣孔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潤滑油液面以上,通氣孔上連接一個導管,導管的另一端口引出到風扇罩外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采用導管將軸承座內腔與電機外側的大氣相通。電機風扇罩內的風扇冷卻電機時產生鼓風作用,使風扇罩內的氣壓高于電機外側大氣壓,因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軸承座外圍的氣壓高于大氣壓,利用軸承座外圍的氣壓與軸承軸承座內的氣壓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通過各密封面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從而長期有效避免風扇罩內的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漏油問題。引到風扇罩外側的導管端口與通氣帽之間有一個碟形板,碟形板外側直徑比通氣帽直徑大,碟形板外側為向下傾斜邊沿,即可防止雨水通過通氣帽與導管的接口進入軸承座內,又可避免風扇罩內的氣流噴出導管孔影響通氣帽附近的氣壓場。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通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專利技術通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中標號I為電機,2為導管,3為蝶形板,4為通用帽,5為風扇罩,6為外風扇,7 為軸承座。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參看圖1,本專利技術通氣裝置的結構,包括電機本體1,導管2,碟形板3,通氣帽 4,風扇罩5,外風扇6,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的軸承座7。位于電機風扇罩5內的軸承座7利用安裝在電機端蓋上的密封蓋與電機內部部件隔離,軸承座7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在軸承座7上加工一個通氣孔,該通氣孔全部或一部分位于軸承座7內潤滑油液面以上,通氣孔上豎直向上連接導管2,導管2的另一端口引出風扇罩 5夕卜,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4。當電機運行時,因外風扇6的鼓風作用,風扇罩5 內的氣壓大于電機外側的大氣壓,因軸承座7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也即軸承座7外圍的氣壓大于電機外側的大氣壓,軸承座7空腔因通過導管2與電機風扇罩5外側大氣相通,軸承座7內部壓力等于大氣壓,利用軸承座7外圍的氣壓與軸承座7 內的氣壓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從軸承座7內部向外流動,從而避免了軸承座7內的潤滑油通過密封間隙往外滲漏。導管2與通氣帽4之間安裝有碟形板3。碟形板3外側直徑比通氣帽4的直徑大,碟形板3外側為向下傾斜邊沿,即可防止雨水通過通氣帽4與導管2的接口進入滑動軸承7內,又可避免風扇罩5內的氣流噴出導管孔影響通氣帽4附近的氣壓場。采用本專利技術的通氣裝置,位于電機風扇罩5內的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可在密封圈有磨損的情況下長期有效的避免軸承出現漏油問題。實施例2 :參見圖2,內容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實施例I中的導管為豎直向上的導管,而本實施例的導管2從風扇罩一側引出,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4和碟形板3。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將軸承座內腔與電機外側的大氣相通,利用電機風扇罩內的外風扇鼓風時產生的風扇罩內氣壓高于電機外側大氣壓的氣壓環境,產生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與軸承座內腔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通過各密封面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2.—種電機軸承的通氣裝置,包括電機風罩,以及位于電機風扇罩內的軸承座,其特征是軸承座與電機內部部件通過密封蓋隔離,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在軸承座內腔上加工一個通氣孔,該通氣孔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潤滑油液面以上,通氣孔上連接一個導管,導管的另一端口引出到風扇罩外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采用導管將軸承座內腔與電機外側的大氣相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軸承的通氣裝置,其特征是軸承座為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的軸承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軸承的通氣裝置,其特征是引到風扇罩外側的導管端口與通氣帽之間有一個碟形板,碟形板外側直徑比通氣帽直徑大,碟形板外側為向下傾斜邊沿。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機滑動軸承的通氣裝置,位于電機風扇罩內的軸承座外圍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在軸承座內腔上加工一個通氣孔,該通氣孔全部或一部分位于軸承座內潤滑油液面以上,通氣孔上連接一導管,導管的另一端口引出到風扇罩外并安裝有防雨防塵功能的通氣帽。本專利技術利用電機風扇罩內的外風扇所產生的壓力與電機外側大氣壓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從而避免了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潤滑油通過密封間隙往外滲漏。碟形板即有防雨功能又可避免風扇罩內的氣流噴出導管孔影響通氣帽附近的氣壓場。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密封潤滑油、防水、防塵效果顯著,安裝維護方便,可長期可靠的避免滑動軸承或稀油潤滑滾動軸承出現漏油問題。文檔編號H02K5/20GK102983675SQ20121050280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專利技術者張運生, 喬建偉, 趙巖, 余志鵬, 金紅, 姚金艷, 陳中洋, 李金玉 申請人: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軸承的通氣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的空氣與風扇罩內的空氣相通,將軸承座內腔與電機外側的大氣相通,利用電機風扇罩內的外風扇鼓風時產生的風扇罩內氣壓高于電機外側大氣壓的氣壓環境,產生軸承座所有外圍密封處與軸承座內腔之間的壓差,阻礙潤滑油通過各密封面從軸承座內部向外流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運生,喬建偉,趙巖,余志鵬,金紅,姚金艷,陳中洋,李金玉,
申請(專利權)人: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