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內的變壓器和開關柜,其中,所述變電室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的左腔室和布置開關柜的右腔室,變壓器和開關柜之間為軟連接,變電室的頂面為露天平臺,所述露天平臺上設置有GIS組合電器,GIS組合電器通過軟線與變壓器連接。此外,所述GIS組合電器包括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所述變壓器包括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旁。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智能化變電站將GIS組合電器置于變電室上部,不必構筑GIS室,可大大的減小變電站總占地面和減少生產樓建筑面積的智能化變電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變電站
,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化變電站。
技術介紹
智能變電站是智能電網運行數據的采集源頭和命令執行單位,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環節。與傳統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具有結構緊湊、系統集成、信息共享、安全可靠和節能環保的特點。智能變電站在技術上和功能上要求能更好地滿足智能電網信息化、互動化的要求,更好地支撐智能電網其它環節的建設,更好地服務于電網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進一步優化變電站,實現既節省變電站總占地面又減少生產樓建筑面積的智能化變電站。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能實現既節省變電站總占地面又減少生產樓建筑面積的智能化變電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內的變壓器和開關柜,其中,所述變電室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的左腔室和布置開關柜的右腔室,所述變壓器和開關柜之間為軟連接,所述變電室的頂面為露天平臺,所述露天平臺上設置有 GIS (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h gear)組合電器,所述 GIS 組合電器通過軟線與所述變壓器連接;較佳的,所述GIS組合電器設置在右腔室上方;所述GIS組合電器包括一將智能終端、合并單元與匯控柜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所述變壓器包括一將變壓器非電量保護與端子箱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旁。較佳的,所述開關柜的數量為兩個。較佳的,還包括避雷針,所述避雷針設置在所述變電室上。本專利技術的智能化變電站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專利技術的智能化變電站將GIS組合電器置于變電室上部,不必構筑GIS室,可大大的減小變電站總占地面和減少生產樓建筑面積的智能化變電站。2.本專利技術省去了主變引線構架,使施工簡單,進一步節省工程造價。3. 一體化設計的GIS智能控制柜和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大大提高了保護可靠性,并可節省大量控制、保護電纜。4.本專利技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效益,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容易使變電站的總建筑體積達到小于3000立方米,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可不設置消防給水。變電站內又可省去消防水池,既省去水池占地面積,又減少土建工程量。同時,由于GIS組合電器在頂層露天平臺布置,其本身設備外殼均接地,無需再外加直擊雷保護,且由于取消主變引線構架,使全站防直擊雷被保護高度降低,防直擊雷只需二支不高于35米獨立避雷針即可滿足全站防直擊雷要求。而且無需再在頂層加設避雷帶,可節省大量防雷帶鋼材。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智能化變電站,提高了變電站工程安全水平,減少了變電站占地和建筑面積,提高了建筑使用率,同時降低了變電站總體工程費用。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具體實施例的智能化變電站斷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I內的變壓器4和開關柜5,其中,變電室I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4的左腔室3和布置開關柜5的右腔室2,變壓器4和開關柜5之間為軟連接(圖中未標出),變電室I的頂面為露天平臺7,露天平臺7上設置有GIS組合電器6,GIS組合電器6通過軟線8與變壓器4連接。示例性的,開關柜5的數量為兩個,GIS組合電器6設置在內置兩個開關柜5的右腔室2上方。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實施方式,GIS組合電器6包括一將智能終端、合并單兀與匯控柜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圖中未示出),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變壓器4包括一將變壓器非電量保護與端子箱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圖中未示出),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4旁。此外,在變電室I上還設置有避雷針(圖中未示出)。示例性的,本實施例的智能化變電站的具體應用如下I.按照本實施例所述變電站構造,可在國網通用設計110-A-1-1平面布置圖基礎上進行優化,將戶外GIS組合電器置于10千伏開關柜所處的右腔室頂層平臺上,可節省13*32=416平方米占地面積。2.按照本實施例所述變電站構造,可在國網通用設計110-A3-2平面布置方式基礎上進行優化,去掉GIS室房間,采用本實施例GIS組合電器戶外式布置,可節省生產樓建筑面積11*33=363平方米。3.按照本實施例所述變電站構造,可在省網標準設計110-B-1B基礎上,省去主變引線構架,使施工簡單,又節省工程造價。4.采用本實施例所述布置一體化設計的GIS智能控制柜和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大大提高了保護可靠性,并可節省大量控制、保護電纜。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
中技術人員依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內的變壓器和開關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室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的左腔室和布置開關柜的右腔室,所述變壓器和開關柜之間為軟連接,所述變電室的頂面為露天平臺,所述露天平臺上設置有GIS組合電器,所述GIS組合電器通過軟線與所述變壓器連接;所述GIS組合電器設置在右腔室上方;所述GIS組合電器包括一將智能終端、合并單元與匯控柜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所述變壓器包括一將變壓器非電量保護與端子箱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旁。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化變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柜的數量為兩個。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化變電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避雷針,所述避雷針設置在所述變電室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內的變壓器和開關柜,其中,所述變電室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的左腔室和布置開關柜的右腔室,變壓器和開關柜之間為軟連接,變電室的頂面為露天平臺,所述露天平臺上設置有GIS組合電器,GIS組合電器通過軟線與變壓器連接。此外,所述GIS組合電器包括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所述變壓器包括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旁。本專利技術的智能化變電站將GIS組合電器置于變電室上部,不必構筑GIS室,可大大的減小變電站總占地面和減少生產樓建筑面積的智能化變電站。文檔編號H02B5/00GK102983521SQ20121055641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專利技術者孫菊芳 申請人: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化變電站,包括布置在變電室內的變壓器和開關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室為單層結構,包括布置變壓器的左腔室和布置開關柜的右腔室,所述變壓器和開關柜之間為軟連接,所述變電室的頂面為露天平臺,所述露天平臺上設置有GIS組合電器,所述GIS組合電器通過軟線與所述變壓器連接;所述GIS組合電器設置在右腔室上方;所述GIS組合電器包括一將智能終端、合并單元與匯控柜一體化設計而成的GIS智能控制柜,所述GIS智能控制柜設置在所述GIS組合電器旁;所述變壓器包括一將變壓器非電量保護與端子箱一體化設計而成的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所述主變本體智能終端控制柜設置在變壓器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菊芳,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