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及其加工方法;所述聚光鏡片組件包括鏡片組、玻璃鋼背板和支撐組件;所述鏡片組由多個超薄平面玻璃鏡片組成;所述玻璃鋼背板由SMC模壓玻璃鋼制成的;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桿、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根據玻璃鋼背板尺寸分割出若干個長度相等的鏡片,多個鏡片按照一定布局組合成扇形鏡片組;采用玻璃化學鍍銀方法或納米鍍銀方法對玻璃背面鍍銀,然后在銀層表面涂裝紫外線防護漆或附著力大于1級的防護漆;制作玻璃鋼背板;使用膠粘接鏡片組和玻璃鋼背板;對鏡片組邊緣處使用耐候膠或結構膠進行密封;本發明專利技術反射率高、聚光性能好、環境適應能力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太陽能聚光系統是一種在太陽能光熱利用系統中用于吸收和匯集太陽能的裝置,是影響太陽能利用效率的關鍵,其核心部件是聚光鏡片組件,現有的聚光鏡片組件存在如下問題采用純玻璃鋼化或熱彎成型,所形成的拋物面、雙曲面或球面等型面誤差較高,對鏡片鍍銀時無法實現批量化生產,且使得銀層厚度不均勻從而影響聚光效果;通過將若干個小塊塑料鏡片固定到塑料背板上形成拋物面結構,塑料鏡片和塑料背板耐老化性能差,抗擊能力低,不能滿足長時間戶外運行的需求;利用在玻璃背板上粘貼反光膜來獲取聚光效果,反射效率難以達到較高指標,且反光膜表面易被劃傷,易于衰減和退化;現有的聚光鏡片組件反射率低、聚光性能不佳、聚光效果不好、環境適應能力差、抗老化性能薄弱,從而使得太陽能利用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制一種反射率高、聚光性能好、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及其加工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包括鏡片組、玻璃鋼背板和支撐組件;所述鏡片組由多個超薄平面玻璃鏡片組成;所述鏡片組正面呈扇形,側面呈圓弧狀;所述玻璃鋼背板由SMC模壓玻璃鋼制成的;所述玻璃鋼背板背面設有加強筋以及三個與支撐組件配合連接的支撐座,每個支撐座上預埋若干個螺母;所述玻璃鋼背板兩端設有用于固定鏡片組的限位臺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桿、上蓋板和下蓋板;所述支撐桿一端設有球體,另一端設有圓錐體,桿體連接球體和圓錐體;所述上蓋板設有與支撐桿一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下的半球形槽I ;所述半球形槽I的槽底設有與支撐桿的桿體配合安裝的圓孔;所述下蓋板設有與支撐桿一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上的半球形槽II ;當上蓋板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時,所述半球形槽I和所述半球形槽II構成球形槽;安裝支撐組件時所述支撐桿的桿體由下至上穿過半球形槽I槽底的圓孔,所述上蓋板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的球體置于半球形槽I和半球形槽II構成的球形槽中;進一步地,所述鏡片組(I)的長度為100 700cm,寬度為20 300cm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筋(6)包括筋條厚度為3 IOmm的多個主筋和筋條厚度為I 6mm的多個副筋;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 :根據玻璃鋼背板尺寸分割出若干個長度相等的鏡片,多個鏡片按照一定布局組合成扇形鏡片組;B:采用玻璃化學鍍銀或納米鍍銀方法對鏡片背面鍍銀,然后在銀層表面涂裝紫外線防護漆或附著力大于I級的防護漆;所述附著力的測定標準依據ISO等級;C :制作玻璃鋼背板利用模具由SMC模壓玻璃鋼制成型面為平面、拋物面、球面或雙曲面,并且背面設有一定分布規律的加強筋和三個用于連接支撐組件的支撐座的玻璃鋼背板;同時每個支撐座上預埋多個螺母;所述加強筋的分布根據玻璃鋼背板所承受載荷應用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確定;D :使用膠粘接鏡片組和玻璃鋼背板;E:對鏡片組邊緣處使用耐候膠或結構膠進行密封;進一步地,所述膠膜厚度為O. 06 Imm ;進一步地,所述膠為PVB膠、EVA膠或壓敏膠;進一步地,當采用壓敏膠時,所述步驟D包括的粘接步驟如下Dl :將經過清洗和干燥后的按照一定規格分割的鏡片按照漆面朝上并且鏡片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平鋪到操作平臺或流水線傳輸帶上;D2 :將壓敏膠膜一端與鏡片一端對齊,壓敏膠膜下表面粘接鏡片漆面;旋轉壓敏膠帶滾輪并利用彈性推壓滾輪逐步推壓壓敏膠膜直至鏡片另一端,同時通過離型紙回收滾輪帶動壓敏膠膜下表面的離型紙旋轉;D3 :按照分割的鏡片規格切割并分離出與鏡片相適配的壓敏膠膜;D4 :將多個分割的鏡片的玻璃面分別吸附并平貼于凸模的吸附面上;所述凸模吸附面的型面與背板型面一致;D5 :將經過清洗和干燥后的背板以粘接面向上水平放置在背板定位支架上;D6 :揭掉壓敏膠膜上表面的離型紙,將吸附多個分割鏡片的凸模貼合到背板上,凸模兩端與背板兩端對齊;D7:取下凸模,通過彈性推壓滾輪逐步推壓鏡片的玻璃面將壓敏膠膜的上表面全面接觸背板的粘接面;D8 :在鏡片的玻璃面上平鋪導氣膜;D9 :將經過如上步驟處理后的包括鏡片和背板的聚光鏡片組件上套真空袋,對真空袋進行抽真空至真空度為-O. 06 -O. 09MPa,保壓24小時;DlO :打開真空袋取出包括鏡片和背板的聚光鏡片組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將玻璃鋼引進光學領域,其可設計性好、成型工藝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性能好,增強了聚光鏡片組件的環境適應能力;采用超薄平面玻璃鏡片構成的鏡片組,采用平面鏡片能夠保證鍍銀層附著厚度均勻,從而對最終的光學聚焦能夠有效控制能流的均勻性,且適合批量化生產;采用超薄玻璃鏡片透光率和反射率高、聚光性能好;不僅有利于結合本專利技術特定的膠粘接方式使得鏡片和玻璃鋼背板全面緊密接觸形成一體,而且膠膜層起到緩沖墊的作用,避免出現沖擊時鏡片容易破碎的情況,提高聚光鏡片組件的可靠性,且超薄平面玻璃鏡片完全粘接在玻璃鋼背板后,當工作在強風天氣下,玻璃鋼背板承載了來自風的各方向載荷,保證了鏡片不會變形或損壞,環境適應力強。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述采用玻璃鋼背板的聚光鏡片組件的爆炸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支撐組件的爆炸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上蓋板的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下蓋板的俯視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所述支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鏡片組,2、膠層,3、玻璃鋼背板,4、支撐組件,5、限位臺階,6、加強筋,7、支撐座,8、螺母,9、螺栓,10、支撐桿,11、上蓋板,12、下蓋板,13、半球形槽I,14、半球形槽II。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的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包括鏡片組I、玻璃鋼背板3和支撐組件4 ;所述鏡片組I由多個超薄平面玻璃鏡片組成;所述鏡片組I正面呈扇形,側面呈圓弧狀;所述玻璃鋼背板3由SMC模壓玻璃鋼制成的;所述玻璃鋼背板3背面設有加強筋6以及三個與支撐組件4配合連接的支撐座7,每個支撐座7上預埋若干個螺母8 ;所述玻璃鋼背板3兩端設有用于固定鏡片組I的限位臺階5 ;所述支撐組件4包括支撐桿10、上蓋板11和下蓋板12 ;所述支撐桿10 —端設有球體,另一端設有圓錐體,桿體連接球體和圓錐體;所述上蓋板11設有與支撐桿10 —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下的半球形槽I 13 ;所述半球形槽I 13的槽底設有與支撐桿10的桿體配合安裝的圓孔;所述下蓋板12設有與支撐桿10—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上的半球形槽II 14 ;當上蓋板11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12上表面固定連接時,所述半球形槽I 13和所述半球形槽II 14構成球形槽;安裝支撐組件4時所述支撐桿10的桿體由下至上穿過半球形槽I 13槽底的圓孔,所述上蓋板11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12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0的球體置于半球形槽I 13和半球形槽II 14構成的球形槽中。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 :根據玻璃鋼背板尺寸分割出若干個長度相等的鏡片,多個鏡片按照一定布局組合成扇形鏡片組;B:采用玻璃化學鍍銀或納米鍍銀方法對鏡片背面鍍銀,然后在銀層表面涂裝紫外線防護漆或附著力大于I級的防護漆;所述附著力的測定標準依據ISO等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玻璃鋼背板聚光鏡片組件,包括鏡片組(1)、玻璃鋼背板(3)和支撐組件(4);所述鏡片組(1)由多個超薄平面玻璃鏡片組成;所述鏡片組(1)正面呈扇形,側面呈圓弧狀;所述玻璃鋼背板(3)由SMC模壓玻璃鋼制成的;所述玻璃鋼背板(3)背面設有加強筋(6)以及三個與支撐組件(4)配合連接的支撐座(7),每個支撐座(7)上預埋若干個螺母(8);所述玻璃鋼背板(3)兩端設有用于固定鏡片組(1)的限位臺階(5);所述支撐組件(4)包括支撐桿(10)、上蓋板(11)和下蓋板(12);所述支撐桿(10)一端設有球體,另一端設有圓錐體,桿體連接球體和圓錐體;所述上蓋板(11)設有與支撐桿(10)一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下的半球形槽Ⅰ(13);所述半球形槽Ⅰ(13)的槽底設有與支撐桿(10)的桿體配合安裝的圓孔;所述下蓋板(12)設有與支撐桿(10)一端的球體相適配的槽口朝上的半球形槽Ⅱ(14);當上蓋板(11)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12)上表面固定連接時,所述半球形槽Ⅰ(13)和所述半球形槽Ⅱ(14)構成球形槽;安裝支撐組件(4)時所述支撐桿(10)的桿體由下至上穿過半球形槽Ⅰ(13)槽底的圓孔,所述上蓋板(11)下表面與所述下蓋板(12)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0)的球體置于半球形槽Ⅰ(13)和半球形槽Ⅱ(14)構成的球形槽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阿古達木,王振聲,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宏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