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吸盤產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包括至少兩吸盤組件,所述吸盤組件之間通過轉動連接件連接,所述吸盤組件包括與被吸附面直接接觸的吸盤本體,所述吸盤本體上罩設有與吸盤本體能形成空腔的蓋體,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一連接螺柱,所述蓋體中部位置設有供連接螺柱穿過的安裝孔,所述蓋體的頂部設有與連接螺柱螺紋連接的旋轉把手,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與吸氣裝置連接的吸氣孔,所述連接螺柱的末端長度伸出于旋轉把手端面之外。該多頭吸盤能將其中一個吸附在一個吸附面,另外的吸盤用于吸附某種物品或儀器用,且可以轉動,使用方便,此外,各吸盤承重量大,使用壽命長,能多次循環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
本專利技術屬于吸盤產品
,特別涉及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吸盤是為了將產品吸附在被吸附面上,由于其方便實用,日益為人們廣泛使用,但是在目前,吸盤一般是通過都是單頭使用的,例如通過單頭吸盤將物體懸掛在墻壁、門窗或者擋風玻璃等。目前,對于一些產品,例如使用車載衛星導航儀器,目前通過夾具將衛星導航儀器等固定在吸盤上,使用時其角度無法360度旋轉,而且用夾具時安裝不便,且不同型號規格的衛星航儀器必須配備一套專用夾具,適應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該多頭吸盤能將其中一個吸附在一個吸附面,另一個用于吸附某種物品或儀器用,且可以轉動,使用方便,此外,各吸盤承重量大,使用壽命長,能多次循環使用。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包括至少兩吸盤組件,所述吸盤組件之間通過轉動連接件連接,所述吸盤組件包括與被吸附面或物品直接接觸的吸盤本體,所述吸盤本體上罩設有與吸盤本體能形成空腔的蓋體,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一連接螺柱,所述蓋體中部位置設有供連接螺柱穿過的安裝孔,所述蓋體的頂部設有與連接螺柱螺紋連接的旋轉把手,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與吸氣裝置連接的吸氣孔,所述連接螺柱的末端長度伸出于旋轉把手端面之外。此外,所述吸盤本體的底面設有一圈環形槽,所述吸盤本體的表面設有一內有空腔的凸出弧面,該凸出弧面內部的空腔與底面環形槽的空腔連通,所述吸氣孔設置于該凸出弧面上,該凸出弧面能將物體對吸盤的作用力進行分解,使得吸盤具有較高的承重性。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吸盤組件可以為兩個,其包括第一吸盤組件和第二吸盤組件,所述轉動連接件包括球軸和與球軸配合轉動連接的球軸套,所述球軸連接在第一吸盤組件的連接螺柱的端部,所述球軸套連接在第二吸盤組件連接螺柱的端部。作為上述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第一吸盤組件的連接螺柱端部設有銷孔,所述球軸上對應設有將球軸穿進連接螺柱端部的穿孔和銷孔,兩銷孔處對應銷軸連接,將球軸連接于第一吸盤組件的連接螺柱上;所述球軸套包括與第二吸盤組件連接螺柱的端部螺紋連接的第一球軸套和與套在該第一球軸套外圍的第二球軸套,所述第一球軸套的前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二球軸套的后端部設有內螺紋,該第一球軸套和第二球軸套對應螺紋連接, 所述第一球軸套和第二球軸套配合后形成的空腔內壁面為弧形壁面。在本專利技術中,為了便于成型制作,所述支撐柱與蓋體一體化注塑成型;所述連接螺柱與吸盤本體一體化注塑成型。所述吸盤本體為吸附性材質的塑膠材料制成。所述蓋體為半球狀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將吸盤做成多頭式,使用時,一個吸盤吸附在被吸附面上,另一個吸盤直接用于吸附某種產品或儀器,被吸附的產品或儀器可做360度的自由轉動,且使用范圍廣,適應性強,例如,車載使用時,可以將一個吸盤用以吸附在擋風玻璃,另一個吸盤吸附住要使用的衛星導航儀器等,衛星導航儀器可以任意轉動角度,使用方便,吸盤能吸附較多規格大小的儀器,無需一儀器必須配備一專用吸盤,相比現有夾具夾取方式,適應性強,使用范圍廣;(2)本專利技術中,由于通過吸盤本體與蓋體之間形成的空腔,當轉動旋轉把手并上提把手時,吸盤本體與蓋體之間的空腔內產生負壓,從而能將吸盤本體的底表面與被吸附面之間形成負壓空腔,起到較好的吸附作用;(3)本專利技術還通過吸氣裝置吸氣使吸盤本體的內部空腔形成負壓空腔,形成雙重負壓空腔,大大提高吸盤的承重能力;(4)本專利技術的吸盤可以多次重復使用,使用壽命長,不受周圍環境溫度、濕度等影響,適應性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轉動的多頭吸盤立體圖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分解狀態示意圖3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分解狀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包括兩吸盤組件1/2,具體是第一吸盤組件I和第二吸盤組件2,該吸盤組件之間通過轉動連接件3連接。如圖2、圖3所示,所述吸盤組件1/2包括與被吸附面直接接觸的吸盤本體11/21, 所述吸盤本體11/21上罩設有與吸盤本體11/21能形成空腔的蓋體12/22,所述吸盤本體 11/21上設有一連接螺柱13/23,所述蓋體12/22中部位置設有供連接螺柱13/23穿過的安裝孔,所述蓋體12/22的頂部設有與連接螺柱螺紋連接的旋轉把手14/24,所述吸盤本體 11/21上設有與吸氣裝置4連接的吸氣孔111/211,所述連接螺柱13/23的末端長度伸出于旋轉把手14/24的端面之外;且所述吸盤本體11/21的底面設有一圈環形槽112/212,所述吸盤本體11/21的表面設有一內有空腔的凸出弧面113/213,該凸出弧面113/213內部的空腔與底面環形槽112/212的空腔連通,所述吸氣孔111/211設置于該凸出弧面113/213上。 所述連接螺柱13/23均與其對應吸盤本體1/2 —體化注塑成型,所述吸盤本體1/2均為吸附性材質的塑膠材料制成,且所述蓋體12/22為半球狀體。由圖2、圖3可知,該第一吸盤組件I和第二吸盤組件2結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兩連接螺柱13/23的結構不同。在本專利技術中,用于連接兩吸盤組件1/2的轉動連接件3包括球軸31和與球軸31 配合轉動連接的球軸套32,所述球軸31連接在第一吸盤組件I的連接螺柱13的端部,所述球軸套32連接在第二吸盤組件2連接螺柱23的端部。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吸盤組件I的連接螺柱13端部設有銷孔131,所述球軸31 上對應設有將球軸穿進連接螺柱端部的穿孔311和銷孔312,兩銷孔131/312處對應銷軸連接,從而將球軸31以能繞著銷軸轉動的方式連接于第一吸盤組件I的連接螺柱13上。由圖3可知,所述球軸套32包括與第二吸盤組件2的連接螺柱23的端部螺紋連接的第一球軸套321和與套在該第一球軸套321外圍的第二球軸套322,所述第一球軸套 321的前端部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二球軸套322的后端部設有內螺紋,該第一球軸套321和第二球軸套322對應螺紋連接,所述第一球軸套321和第二球軸套322配合后形成的空腔內壁面為弧形壁面,便于與球軸31配合。以下具體說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轉動的多頭吸盤的工作原理(以車載衛星導航儀器為例進行說明)(I)將第二吸盤組件2的吸盤本體21吸附在擋風玻璃等吸附面;(2)再將衛星導航儀器吸附在第一吸盤組件I的吸盤本體11上,通過轉動連接件 3調整第一吸盤組件I及其上微型導航儀器的角度,使用方便。本專利技術是以雙頭吸盤未來予以說明,實際應用時,可以將吸盤按其實際需要做多頭,只需轉動連接件做適應性改進即可。 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專利技術也意味著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權利要求1.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吸盤組件,所述吸盤組件之間通過轉動連接件連接,所述吸盤組件包括與被吸附面或物體直接接觸的吸盤本體,所述吸盤本體上罩設有與吸盤本體能形成空腔的蓋體,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一連接螺柱,所述蓋體中部位置設有供連接螺柱穿過的安裝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轉動的多頭吸盤,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吸盤組件,所述吸盤組件之間通過轉動連接件連接,所述吸盤組件包括與被吸附面或物體直接接觸的吸盤本體,所述吸盤本體上罩設有與吸盤本體能形成空腔的蓋體,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一連接螺柱,所述蓋體中部位置設有供連接螺柱穿過的安裝孔,所述蓋體的頂部設有與連接螺柱螺紋連接的旋轉把手,所述吸盤本體上設有與吸氣裝置連接的吸氣孔,所述連接螺柱的末端長度伸出于旋轉把手端面之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士圣,
申請(專利權)人:立兆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