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材料表面改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鎂合金表面制備超疏水表面的工藝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以及節約地球有限資源是當今人類面臨的一個相當嚴峻而緊迫的任務。產品的輕量化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鎂合金作為最輕質的工程結構材料,具有比重輕、比強度比剛度高、阻尼減振降噪能力強、鑄造性能優越和切削加工性能和易于回收利用等優點,是一種極具利用價值的資源。據測算,汽車自重減輕10 %,其燃料效率可提高5.5%,如果每輛汽車使用70公斤鎂,那么CO2的年排放量可減少30%以上,因此鎂合金被譽為“21世紀綠色結構材料”。它作為替代工程塑料,鋁和鋼鐵的新型材料,能較好地滿足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交通工具、3C 產品以及手動工具等對輕量化、節能、減振降噪的要求。目前,鎂合金壓鑄汽車零部件主要用作汽車的儀表盤基座、座椅框架、駕駛桿元件、發動機閥蓋、手動變速箱、汽車車身以及汽車輪轂等。在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應用,且其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同時,鎂合金在冶金工業、化工、電極材料、能源工業、生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然而,鎂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具有極高的化學和電化學活性,極易被腐蝕,即便是將鎂合金置于空氣中,其表面都會形成一層疏松多孔的氧化膜,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當前常用的提高鎂合金耐蝕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三類改變鎂合金基體的合金成分、改善鎂合金的微觀結構以及表面功能改性。前兩者工藝過程比較復雜,投入較大,所以表面功能改性是目前鎂合金防腐蝕最常用的技術。在本專利技術中,根據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包括化學鍍鎳、電沉積、制備微/納結構以及修飾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沉積是制備銅鋅合金鍍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包括化學鍍鎳、電沉積、制備微/納結構以及修飾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沉積是制備銅鋅合金鍍層。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電沉積配方包括硫酸銅10-30 g-I/1,硫酸鋅3-14 g-L1 ;沉積條件是電流密度0. 5-1.2 A*dm_2,沉積時間0.5-2h.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電沉積配方還包括硫酸鈉20-40 g L'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電沉積配方還包括檸檬酸鈉 10-20 g L'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沉積條件是溫度為25-500C,pH 13. 0-13. 5。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電沉積配方是硫酸銅10-30 g.L—1,硫酸鋅 3-14 g.L—1,酒石酸鉀鈉 90-100 g L—1,硫酸鈉 20-40 g.L-1,檸檬酸鈉10-20 g.L—1,氫氧化鈉40-50 g L'沉積條件是溫度為25-50 0C, pH 13. 0-13.5,電流密度0.5-1. 2 A ^dnT2,攪拌速度200-800 rpm,沉積時間0.5-2 h。7.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所述微/納結構制備采用堿性陽極氧化處理,控制條件是電流密度0.6-1. 2 A*dm_2,時間10-20 min,溫度40-60 0C。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所述微/納結構制備的溶液為NaOH 2-6 mol L—1,樣品作為陽極,石墨電極作為陰極,并采用雙陰極單陽極方式,施加直流電流,電流密度為0. 6 A dm_2,時間15 min,溫度為50 °C。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修飾采用靜電吸附的方法在氧化銅膜層表面沉積低表面能物質,樣品作為陽極,石墨電極作為陰極,并采用雙陰極單陽極方式,施加恒電壓。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修飾采用十二烷酸或/和十八烷酸的乙醇溶液,十二烷酸或/和十八烷酸總濃度為0. 0035-0. 01 mo I L—1,電壓為13-15 V,時間5-20 min,溫度為室溫。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在鎂合金上制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I)鎂合金前處理 鎂合金進行化學鍍鎳前,對鎂合金進行預處理,主要是除油、酸洗、活化等過程以提高鍍層質量和結合力; 1)鎂合金表面除油 首先使用丙酮超聲處理,再進行堿液除油,堿洗工藝如下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青,佘祖新,王忠維,李龍芹,陳福南,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