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黑根霉菌絲脂質體直接轉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一)黑根霉菌絲脂質體轉化:1)將幼嫩黑根霉濕菌絲與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后研磨,得菌懸液,備用;2)將脂質體2000與質粒pEGFP-C1混勻,于-5-5℃放置15-60min,然后轉入到菌懸液中,混勻,于-5-5℃放置15-60min;3)將步驟2)所得混合液涂抹PDA平板,25-30℃培養1-5天;二)傳代培養:4)挑取步驟3)經熒光顯微鏡檢測帶有熒光的轉化子接種于PDA平板上25-30℃培養1-5天,共傳代培養5-8次。該方法簡便、快捷、轉化率高、轉化子遺傳穩定,不需要制備原生質體,不需要復雜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脂質體轉化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絲狀真菌遺傳轉化方法主要有原生質體電轉化法、基因槍轉化法、醋酸鋰介導轉化法、農桿菌介導轉化法、PEG介導的原生質體轉化法和原生質體脂質體轉化法等。這些方法普遍存在操作繁瑣、裝置復雜、轉化率低、轉化子不穩定等缺點。如有些需要制備原生質體,制備過程復雜,包括原生質體電轉化法、PEG介導的原生質體轉化法和原生質體脂質體轉化法。有些方法不需要制備原生質體,但裝置復雜、轉化成本高,如基因槍轉化法。有的僅僅限于少數種類絲狀真菌的轉化,如醋酸鋰介導轉化法。有的轉化率不穩定,轉化效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農桿菌轉化法轉化效率受農桿菌菌株類型、質粒載體類型及兩者間的匹配情況、培養基成分及誘導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 該方法簡便、快捷、轉化率高、轉化子遺傳穩定,不需要制備原生質體,不需要復雜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驟一)黑根霉菌絲脂質體轉化1)將幼嫩黑根霉濕菌絲與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后研磨,得菌懸液,備用;2)將脂質體2000與質粒pEGFP-Cl混勻,于_5— 5°C放置15 — 60min,然后轉入到菌懸液中,混勻,于_5 — 5°C放置15 — 60min ;3)將步驟2)所得混合液涂抹PDA平板,25- 30°C培養I 一 5天;二)傳代培養4)挑取步驟3)經熒光顯微鏡檢測帶有熒光的轉化子接種于PDA平板上25- 30°C培養I 一 5天,共傳代培養5 — 8次。較好的,所述步驟I)具體為取O. 05 - O. 2g幼嫩黑根霉濕菌絲與O. 5 — 2ml、濃度O. 5 — I. Omol/1的甘露醇水溶液混合。所述步驟2)具體為取30 - 100 μ I脂質體2000與30 — 100 μ I質粒pEGFP-Cl 混勻。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黑根霉菌絲脂質體直接轉化方法具有簡便、快捷, 轉化率高,轉化子遺傳穩定,且不需要制備原生質體,不需要復雜裝置等優點。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作為選擇標記,可直接進行活體觀察,不需添加其他抗生素等選擇性藥物,并且可簡便地用于監測轉化子中選擇標記基因的消除。附圖說明圖I為黑根霉脂質體轉化GFP基因熒光檢測(放大倍數10X20);圖2為黑根霉轉化子總DNA電泳圖;G1、G2、G3、G4、G5、G6為轉化后六代黑根霉孢子傳代菌絲DNA,M為hind- III,總基因組大約為20kbp ;圖3為黑根霉轉化子總DNA中PCR檢測GFP基因電泳圖;G1、G2、G3、G4、G5、G6為轉化后六代黑根霉孢子傳代菌絲總基因組PCR擴增GFP基因電泳圖,M為Ikb plus ;圖4為黑根霉轉化子southern雜交結果;CK為未轉化黑根霉菌絲基因組,G1、G2、G3、 G4、G5、G6為轉化后六代黑根霉孢子傳代菌絲基因組經過Sac I單酶切后southern雜交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I 一、實驗材料I.菌種和質粒匍枝根霉(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購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編號是3. 4098。質粒pEGFP-Cl由鄭州大學細胞生物學實驗室饋贈。2.培養基PDA培養基(1L):馬鈴薯200g (去皮切塊加水煮沸15分鐘用四層紗布過濾取濾液),瓊脂(Agar) 20g,葡萄糖20g,水補足1000ml,分裝后高壓蒸汽滅菌。3.脂質體脂質體 2000 (Lipofectamine 2000), Invitrogen, Carlsbad, California, USA。二、實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一)黑根霉菌絲脂質體轉化1)取O.Ig幼嫩黑根霉濕菌絲于滅過菌的研缽中,加入1ml、濃度O. 6mol/l的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后研磨,得菌懸液,轉移至I. 5ml離心管中,備用;2)取50μ I脂質體2000與50 μ I質粒pEGFP-Cl混勻,于(TC放置30min,然后轉入到菌懸液中,混勻,于0°C放置30min,得混合液;3)取100μ I步驟2)所得混合液涂抹PDA平板(共涂抹10個平板),28°C培養2天;二)傳代培養4)挑取步驟3)經熒光顯微鏡檢測帶有熒光的轉化子接種于PDA平板上28°C培養3天, 共傳代培養6次。對轉化子的PCR檢測(1)引物設計根據PEGFP-Cl中目的基因EGFP序列設計的特異性引物GFP-S atggtgagcaagggcgaggagc GFP-X ttatctagatccggtggatccc(2)利用CTAB法提取黑根霉轉化子總DNA(3)目的基因(即熒光蛋白基因一GFP基因)的PCR擴增以轉化傳代后的黑根霉基因組為模板,PCR反應體系如下,總體積25微升DNA μ dNTP mixture4M-1上游引物 GFP-S (25mM)O. 5μ1下游引物 GFP-X (25mM)O. 5μ110XLA PCR Buffer (Mg2+Plus)2. 5μ1TaLaRa LA Taq (5u/ul)0. 5M-1ddH2016μ1PCR擴增程序如下:94°C預變性5min ;94°C變性30s,55°C退火40s,72。。延伸lmin,30 個循環;72°C延伸IOmin。PCR反應結束后,取5P1PCR反應液用I. 0%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檢測(結果見圖2 和3)。雜交檢測(I)PCR產物的回收純化1)將PCR產物于1%瓊脂糖凝膠中電泳,使用AxyPr印DNA凝膠回收試劑盒回收目的基因,具體操作步驟參照如下2)在紫外燈下切下含有目的DNA的瓊脂糖凝膠,用紙巾吸盡凝膠表面液體并切碎。計算凝膠重量(提前記錄I. 5 ml離心管重量),該重量作為一個凝膠體積(如100 mg = 100 μ I體積)3)加入3個凝膠體積的BufferDE-A,混合均勻后于75° C加熱,間斷混合(每2_3 min),直至凝膠塊完全熔化(約6-8 min)。4)加O. 5個Buffer DE-A體積的Buffer DE-B,混合均勻;當分離的DNA片段小于400bp時,加入I個凝膠體積的異丙醇。5)吸取3中的混合液,轉移到DNA制備管(置于2 ml離心管)中,12000g離心I min。棄濾液。6)將制備管置回離心管,加O. 5 ml Buffer ffl, 12000g離心30 s,棄濾液。7)將制備管置回離心管,加O. 7 ml Buffer W2,12000g離心30 s,棄濾液,以同樣的方法再用O. 7 ml Buffer W2洗漆一次12000g離心I min。8)將制備管置于2 ml離心管中,12000g離心I min。9)將制備管置于潔凈的I. 5 ml離心管中,在DNA制備膜正中央加25_30 μ I水或Eluent,室溫靜置I min。12000g離心I min洗脫DNA。10)取適量電泳檢測回收效率。(2) Southern 雜交檢測使用高效DNA地高辛標記和檢測試劑盒I (DIG-high prime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Start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黑根霉菌絲脂質體直接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黑根霉菌絲脂質體轉化:1)將幼嫩黑根霉濕菌絲與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后研磨,得菌懸液,備用;2)將脂質體2000與質粒pEGFP?C1混勻,于?5-5℃放置15-60min,然后轉入到菌懸液中,混勻,于?5-5℃放置15-60min;3)將步驟2)所得混合液涂抹PDA平板,25-30℃培養1-5天;二)傳代培養:4)挑取步驟3)經檢測帶有熒光的轉化子接種于PDA平板上25-30℃培養1-5天,共傳代培養5-8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黑根霉菌絲脂質體直接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黑根霉菌絲脂質體轉化 1)將幼嫩黑根霉濕菌絲與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后研磨,得菌懸液,備用; 2)將脂質體2000與質粒pEGFP-Cl混勻,于_5— 5°C放置15 — 60min,然后轉入到菌懸液中,混勻,于_5 — 5°C放置15 — 60min ; 3)將步驟2)所得混合液涂抹PDA平板,25- 30°C培養I 一 5天; 二)傳代培養 4)挑取步驟3)經檢測帶有熒光的轉化子接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立友,孫強,崔繼紅,柴冉,高玉千,戚元成,申進文,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