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帶鋸鋸齒銑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頂部縱向裝有氣缸(3),在氣缸(3)下方設有銑刀升降臺(1),升降臺(1)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背部與床架(10)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將銑刀裝置安裝在由氣缸驅動的升降臺,當一段銑齒工序完成后,控制氣缸提升升降臺,使銑刀與雙金屬帶鋼疊脫離接觸,從而使雙金屬帶鋼疊無摩擦退出,可延長專用鋸齒銑刀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工具,特別是對帶鋸鋸齒銑床的改進。
技術介紹
現有的帶鋸的鋸齒一般由專用鋸齒銑床銑出,銑床具有床座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床架正面固裝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專用鋸齒銑刀。銑齒時,帶鋼疊自前向后逐漸推入旋轉的鋸齒銑刀下方,銑刀8在雙金屬帶鋼疊上帶側銑出一段長度的鋸齒。這種銑床在雙金屬帶鋼疊退出時,很容易與專用鋸齒銑刀碰觸造成銑刀使用壽命縮短,而這種銑刀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生產,價格昂貴,導致鋸條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延長專用鋸齒銑刀使用壽命的帶鋸鋸齒銑床。本技術主要包括床座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其特征是在床架正面頂部縱向裝有氣缸,在氣缸下方設有銑刀升降臺,升降臺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背部與床架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上述銑刀升降臺裝有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銑刀。上述氣缸通過氣缸座安裝在床架正面頂部。上述導軌副由裝在床架正面兩側的導軌和裝在銑刀升降臺背部兩側的軌槽組成,導軌兩側與軌槽的相對槽壁制成凹凸棱滑動配合。本技術由于將銑刀裝置安裝在由氣缸驅動的升降臺,當一段銑齒工序完成后,控制氣缸提升升降臺,使銑刀與雙金屬帶鋼疊脫離接觸,從而使雙金屬帶鋼疊無摩擦退出,可延長專用鋸齒銑刀使用壽命,而且銑齒精度和質量得到保證。附圖說明圖1表示了本技術實施例主視圖。圖2為圖1加工狀態右視圖。圖3為圖2中氣缸座2俯視圖。圖4為圖1中滑軌4截面圖。圖5為圖2中軌槽4主視圖。圖6為圖5滑軌4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圖2、圖3,銑床具有床座6及固定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頂部裝有氣缸座2,氣缸座2縱向安裝氣缸3,并使氣缸活塞桿向下,銑刀升降臺1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使氣缸活塞桿可帶動銑刀升降臺1上下活動,氣缸動作由裝在控制臺上的按鍵控制。將包括電機7及由該電機驅動的圓柱形銑刀8的銑刀裝置安裝在升降臺1上,銑刀升降臺1背部與床架10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該導軌副由固定在床架10正面兩側的兩根縱向導軌4和裝在銑刀升降臺1背部相對兩側的兩根縱向軌槽5組成,導軌4兩側面與軌槽5的相對槽壁制成相互配合的波紋面,使兩者凹凸垂直滑動配合,如圖4、圖6所示。加工時,將位于銑床左側的多卷雙金屬帶鋼并立成疊自左向右送入到工作臺上并由夾具9壓緊,然后將帶鋼疊11自前向后逐漸推入到旋轉的鋸齒銑刀下方,銑刀8在雙金屬帶鋼疊11上帶側銑出一段長度的鋸齒,再將雙金屬帶鋼疊11原程退出并向右移動已銑齒的長度,周而復始,將左側多卷雙金屬帶鋼銑齒后送到右側分別收卷。權利要求1.一種帶鋸鋸齒銑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10),其特征是在床架(10)正面頂部縱向裝有氣缸(3),在氣缸(3)下方設有銑刀升降臺(1),升降臺(1)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背部與床架(10)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鋸齒銑床,其特征在于銑刀升降臺(1)裝有電機(7)及由該電機驅動的銑刀(8)。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鋸齒銑床,其特征在于氣缸(3)通過氣缸座(2)安裝在床架(10)的正面頂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鋸鋸齒銑床,其特征在于導軌副由裝在床架(10)正面兩側的導軌(4)和裝在銑刀升降臺(1)背部兩側的軌槽(5)組成,導軌(4)兩側與軌槽(5)的相對槽壁制成凹凸棱滑動配合。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帶鋸鋸齒銑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頂部縱向裝有氣缸(3),在氣缸(3)下方設有銑刀升降臺(1),升降臺(1)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背部與床架(10)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本技術由于將銑刀裝置安裝在由氣缸驅動的升降臺,當一段銑齒工序完成后,控制氣缸提升升降臺,使銑刀與雙金屬帶鋼疊脫離接觸,從而使雙金屬帶鋼疊無摩擦退出,可延長專用鋸齒銑刀使用壽命。文檔編號B23D65/04GK2875664SQ200620101369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3日專利技術者陳良寶 申請人:陳良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鋸鋸齒銑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裝在其后部的床架(10),其特征是在床架(10)正面頂部縱向裝有氣缸(3),在氣缸(3)下方設有銑刀升降臺(1),升降臺(1)的頂部與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背部與床架(10)正面導軌副上下滑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良寶,
申請(專利權)人:陳良寶,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