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是應用于網版印刷機上,該調整機構是裝設在網版印刷機的架體上,并且包含一個第一動作單元及兩個第二動作單元,用來分別在網版印刷機上作X及Y方向移動,操作該第一動作單元及該第二動作單元動作以使該架體作X及Y方向移動,且帶動網版印刷機上所設的網板同步移動;其中,該第一動作單元及該第二動作單元可單獨操作調整移動,也可同時操作調整移動,如此,可提升調整動作的方便性以節省時間,并增進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尤指一種能同時調整網版在網版印刷機上作X及Y方向移動者。
技術介紹
一般網版印刷機中是將一網版裝設在一架體上,并且設置在一網版印刷單元及一工作臺之間,利用該網版印刷單元使印刷油墨通過該網版以對該工作臺上所放置的印刷物進行印刷作業。當該網版裝設在該架體上時,通常是憑借操作一調整裝置來執行一調整作業,以使該網版能位于該網版印刷機上的一正確位置。一般現有的網版印刷機為使可調整網版作前后與左右移動,故設有一前后調整裝 置,用來控制網版前后移動(在網版印刷機上作Y方向移動),及一左右調整裝置,用來控制網版左右移動(在網版印刷機上作X方向移動),兩者僅能單獨調整網版在X或Y方向移動,也就是X與Y方向的移動是分開操作調整,這種方式的缺失在于由于網版在X與Y方向的移動不是同時操作調整,因而增加調整工作時間,因此,不適于網版印刷作業,且所增加的工作時間因的降低生產效率。因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是為了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準確、迅速、方便且安全的調整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其具有調整網版移動的功能,并且能同時控制網版作X及Y方向移動,以增進操作的方便性、節省時間且并增加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以解決現有網版印刷機上的前后及左右調整裝置無法同時操作調整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是應用于網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架體與一個調整機構,其中該架體,其由一個上架體及一個下架體組成,該上架體的下方供裝設一個網版,該網版能隨該上架體同步移動,該下架體固定不動;以及該調整機構,其包含一個第一動作單元,其設在該上架體的一側面,并且利用一個第一滑動單元與該下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一個“χ-γ”平面上作X方向移動;及兩個第二動作單元,分別設置在與該第一動作單元相互垂直的該下架體的一側面的左右二端,并且利用復數個第二滑動單元與該上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所述的“X-Y”平面上作Y方向移動;其中,同時操作該第一動作單元及所述的這些第二動作單元動作時,能同時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該“X-Y”平面上作X及Y方向移動。該第一動作單元包含一個第一傳動組件,其一端穿設過該上架體的一側面且連接一調整鈕,而另一端穿設過一座體并且螺接一套接組件,并憑借該套接組件與該座體組合;及一座體,其中央處設有一穿孔供該第一傳動組件及該套接組件穿設于該穿孔中;其中,操作該調整鈕轉動能帶動該第一傳動組件螺旋前進與后退移動,并使該上架體同步前進與后退移動。該套接組件包含一內套件,其具有一斜面部,該內套件與該第一傳動組件螺接,并且固定在該座體的穿孔中;及一外套件,其具有一斜面部,并套接于該內套件上,使該外套件的斜面部與該內套件的斜面部緊密接觸。該第一滑動單元包含至少一個滑軌,其設在該下架體的右外側面;及至少一個滑槽,其設在該第一動作單元的座體上;其中該滑軌能在該滑槽中滑動。該復數個第二滑動單元呈對稱排列在該上架體及該下架體的左右二側的前、后端的相對應面處。該第二動作單元包含一個第二傳動組件,該第二傳動組件的一端連接一調整鈕,而另一端連接一桿體的一端;其中,操作該調整鈕轉動,并且通過該第二傳動組件以使該桿體能作前進與后退的移動動作。該第二滑動單元包含一滑軌,其設在該上架體的底面;及一滑槽,其固設在一底座上方并且位于該下架體上對應設置的開槽內,該底座固定套設在該桿體上,并使該滑槽能在該開槽內隨該桿體前進與后退移動。該第二滑動單元的數量為4個。 該架體是一個矩形架體。該架體的角端處分別設一個氣壓缸,用來將該上架體及該下架體壓制定位。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該第一動作單元及該第二動作單元可單獨操作調整移動,也可同時操作調整移動,以提升調整動作的方便性以節省時間,并增進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網版的調整機構的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網版的調整機構另一視角(底視)的立體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網版的調整機構的分解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的調整機構的第一動作單元的放大立體圖;圖5是圖4的正面剖視圖;圖6是圖4的分解圖;圖7是圖3的部分分解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架體10 ;上架體11 ;下架體12 ;開槽121 ;氣壓缸13 ;調整機構30 ;第一動作單元31 ;第一傳動組件311 ;調整鈕312 ;座體313 ;穿孔313a ;套接組件314 ;內套件315 ;斜面部315a ;外套件316 ;斜面部316a ;第二動作單元32 ;第二傳動組件321 ;調整鈕322 ;桿體323 ;網版40 ;導軌機構50 ;導軌51 ;導槽52 ;第一滑動單元60 ;滑軌61 ;滑槽62 ;第二滑動單元70 ;滑軌71 ;滑槽72 ;底座73。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更加明確詳實,茲列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下列圖示,將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及其技術特征詳述如后請參考圖I至圖3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網版的調整機構的立體圖及分解圖。本專利技術網版的調整機構是應用于網版印刷機,包含一架體10及一調整機構30,其中該架體10是一矩形架體,并且包含一上架體11及一下架體12,該架體10的角端處分別設一氣壓缸13,用來將該上架體11及該下架體12壓制定位,其中該下架體12是固定不動,而該上架體11相對該下架體12可產生相對移動。該上架體11的下方則可裝設一網版40,并且隨該上架體11同步移動(如圖I所示)。該調整機構30包含一個第一動作單元31及兩個第二動作單元32,其中,該第一動作單元31及兩個第二動作單元32分別設在該架體10的兩個相互垂直的側邊上,用來控制該上架體11相對該下架體12能在一 “X-Y”平面上作X及Y方向移動,并且帶動該網板40同步移動。如圖I及圖2所示,該第一動作單元31設在該架體10的右側面,但不限制,如左側面(圖未示),用來控制該上架體11相對該下架體12在所述的“X-Y”平面上作X方向移動;兩個第二動作單元32設在該架體10的前側面,但不限制,如后側面(圖未示),用來控制該上架體11相對該下架體12在所述的“X-Y”平面上作Y方向移動。請參考圖3至圖6所示,該第一動作單元31設在該架體10的右側面,并且包含一個第一傳動組件311、一調整鈕312、一座體313及一套接組件314 ;其中該第一傳動組件311的一端穿設過該上架體11的右側面且連接該調整鈕312,而另一端穿設過該座體313并且利用該套接組件314與該座體313組合;該調整鈕312供可操作轉動以帶動該第一傳動組件311螺旋前進及后退移動且使該上架體11隨該第一傳動組件311同步移動;該座體313之中央處設有一穿孔313a供該第一傳動組件311穿設;該套接組件314包含一內套件315及一外套件316,該內套件315與該第一傳動組件311螺接,其中該內套件315具有一斜面部315a,該外套件316具有一斜面部316a,并且套接于該內套件315上,使該內套件315的斜面部315a與該外套件316的斜面部316a緊密地接觸,由于兩斜面部315a、316a為斜面與斜面的接觸,因此,能消除上述以螺紋接合所產生的螺牙間隙,所以可增加移動距離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是應用于網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架體與一個調整機構,其中:該架體,其由一個上架體及一個下架體組成,該上架體的下方供裝設一個網版,該網版能隨該上架體同步移動,該下架體固定不動;以及該調整機構,其包含:一個第一動作單元,其設在該上架體的一側面,并且利用一個第一滑動單元與該下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一個“X?Y”平面上作X方向移動;及兩個第二動作單元,分別設置在與該第一動作單元相互垂直的該下架體的一側面的左右二端,并且利用復數個第二滑動單元與該上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所述的“X?Y”平面上作Y方向移動;其中,同時操作該第一動作單元及所述的這些第二動作單元動作時,能同時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該“X?Y”平面上作X及Y方向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網版的調整機構,是應用于網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架體與一個調整機構,其中 該架體,其由一個上架體及一個下架體組成,該上架體的下方供裝設一個網版,該網版能隨該上架體同步移動,該下架體固定不動;以及 該調整機構,其包含 一個第一動作單元,其設在該上架體的一側面,并且利用一個第一滑動單元與該下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一個“X-Y”平面上作X方向移動 '及 兩個第二動作單元,分別設置在與該第一動作單元相互垂直的該下架體的一側面的左右二端,并且利用復數個第二滑動單元與該上架體連結,用來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所述的“X-Y”平面上作Y方向移動; 其中,同時操作該第一動作單元及所述的這些第二動作單元動作時,能同時控制該上架體相對該下架體在該“X-Y”平面上作X及Y方向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網版的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動作單元包含一個第一傳動組件,其一端穿設過該上架體的一側面且連接一調整鈕,而另一端穿設過一座體并且螺接一套接組件,并憑借該套接組件與該座體組合;及一座體,其中央處設有一穿孔供該第一傳動組件及該套接組件穿設于該穿孔中;其中,操作該調整鈕轉動能帶動該第一傳動組件螺旋前進與后退移動,并使該上架體同步前進與后退移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網版的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套接組件包含一內套件,其具有一斜面部,該內套件與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東欽,
申請(專利權)人:東遠機械工業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