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及數碼輪轉印刷機,通過充分利用傳統輪轉印刷機的頂部空間,配置了一個集紙路分流、承載、換向、數碼印刷頭安裝于一體的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從而使得使用一套數碼印刷頭就能夠完成本機印刷的多紙路的所有版面任意選擇的進行單面數碼印刷。無需另行購買新數碼印刷機,只需要加裝本發明專利技術裝置改造即可使傳統輪轉印刷機變為數碼化輪轉印刷機,裝置良好的一體性好也確保了改造過程可操作性強,安裝費低廉又可有效節省非生產性的勞動,改造后的設備即可以不影響原有的印刷功能,又可以根據需要實現無局限性的數碼印刷任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報業印刷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及數碼輪轉印刷機。
技術介紹
如今全球報業都處在社會變化的市場中,來自互聯網、電視和形形色色的媒體快速發展,這些無一不給傳統報業發行商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報紙的訂戶日益減少,難以吸引和保留年輕讀者,發行量的減少造成了廣告印刷利潤減少——所有這些使得傳統報業發行商也面臨了巨大挑戰,如何在市場變革中跟隨大流并提供良好的應對這一切,都迫使傳統報業發行商去探尋、創新改進自身現有技術,以實現更大的利潤增長。眾所周知的,現有傳統報業印刷中雖然文字、圖片處理與美工設計都已經使用電腦,整個印前已實現數字化。但由于其高印速的需求(通常一分鐘需印刷600米以上),最終仍然必須先經過復雜程序來制版、曬版;才能上印刷機開始印制,過程不僅長而且所印制的內容完全相同而無法變化。然而,就外部環境而言,時下是一個一切講求速度與彈性的商業競爭時代,且客戶群體中“個性化”和“特殊化”的要求也越來越多,這就使得傳統報業發行商在其印刷上必須要采用更強更智能化的工具以盡可能快速、多變的方法完成印制工作方能符合企業成長之需要,滿足客戶之要求,并最終在時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基于上述需求,近些年出現興起一種數碼印刷技術,其印前通過電腦排版后,通過專門的數碼印刷設備即可實時輸出,這種便捷、高效的高度印刷靈活性技術成為了時代的新星。但一直以來其致命缺陷在于印速,因此一直只能小范圍的在普通小批量印刷中使用, 直至最近由柯達推出了超高印速的數碼印刷頭,可以滿足時下速印的要求,無疑為沉寂了許久的傳統報業印刷行業開辟了新的天地、給予了新的生命力。然而,現有的此類數碼印刷頭往往都是設計配備專用印刷設備或最新的印刷設備的,其本身并不支持直接應用于傳統的報業印刷設備(諸如輪轉印刷機等)上。宏觀的來看, 全球各類印刷企業所現有的傳統印刷設備其制造廠商在設計、制造時也通常只能受制于當下的印刷模式的開發和拓展,不可能對未知新興的設備都進行預知并預留對應安裝和使用空間。因此,現有報業企業若想在其生產中加入最新的數碼印刷技術,就面臨不得不將其原有的全套傳統印刷機的安裝予以大幅更改,甚至整體更換以配合數碼印刷頭的應用, 而一套上述設備通常至少上千萬的價格,對其大動干戈不僅耗費大量成本的投入,還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的浪費,特別對國內企業而言此種做法不甚實際。但是,最新的數碼印刷技術帶來的報業印刷業的變革雖然今天的挑戰、同時也是明天的機遇,如何在傳統印刷設備中有機的結合應用新數碼印刷頭成為業內亟需解決的挑戰。如圖I就是一個典型的三印塔的傳統輪轉印刷機結構示意圖,它包括有第一印塔 100、第二印塔200、第三印塔300及翻紙單元400。通常翻紙單元400是設置在至少兩個印塔一側的,而其相鄰的(此處為第三印塔300)上則會設置有供紙部302,每個印塔的紙路(圖中所示為第一紙路101、第二紙路201、第三紙路301)最終通過該供紙部302上設置的導紙輥組303過渡后進入翻紙單元400的翻紙部402。然而,時下大多數碼印刷頭體積較大,諸如上述的柯達最新的數碼印刷頭的安裝就需要IlOOmm (高)X800mm (長)的空間,而現有傳統的輪轉印刷機結構中并未能預留出安裝數碼印刷設備的足夠空間,這就使得最新技術的數碼印刷裝置在傳統輪轉印刷機上應用受到很多的局限,因此不進行設備改造就無法實現數碼印刷,然而如何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且穩固的設置配套機構則是技術關鍵與難點,直接影響著改造能否成功。然而由于一個數碼印刷頭只能承擔一個紙路單一版面的印刷任務,采用對應每個紙路分別設置數碼印刷頭的方案雖然最簡單,但這會導致設備改造成本非常高昂,例如對應支持三個紙路的雙面同時印刷情況下就意味著要配置六套數碼印刷頭,如何在傳統輪轉機中找到空間放置上述數碼印刷頭姑且不論,在實際應用通常并不需要同時對多路進行數碼印刷,因此對應設置的方式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投入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及數碼輪轉印刷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它包括兩套依次數碼印刷機構;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均包括有數碼印刷頭、主框架、導軌、立柱、承印導紙輥、換向導紙輥組及過紙輥組;所述主框架包括平行的兩主梁,兩條主梁下部相對連接有支撐板,所述導軌跨設在兩主梁上部,導軌上滑動設置所述數碼印刷頭,所述承印導紙輥對應導軌下方設置在兩主梁之間,兩主梁各自的兩端的上部均設有所述立柱,立柱上對應每路輸入的紙路一一錯位設置有過紙輥組;所述換向導紙輥組包括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其中第一換向導紙輥與第二換向導紙輥分別設置于所述承印導紙輥兩側的所述兩主梁之間,而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則分布設置于所述兩主梁下部的支撐板之間;所述過紙輥組包括兩個過紙輥,兩個過紙輥平行于導軌分別設置在兩主梁兩端的上部立柱間;所述其中一套數碼印刷機構還包括有出紙輥,該套數碼印刷機構的兩主梁一端的立柱間設置所述出紙輥;上述結構中,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承印導紙輥、過紙輥組的過紙輥與換向導紙輥組的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的軸線水平設置且互為平行;上述結構中,所述承印導紙輥、過紙輥組的過紙輥與換向導紙輥組的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通過塞打螺絲連接在所述主框架中;上述結構中,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主框架的主梁與支撐板和/或者主梁與立柱間通過燕尾榫及燕尾槽適配連接;上述結構中,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支撐板對應第一換向導紙輥下部設置。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數碼輪轉印刷機,它包括至少兩個印塔、翻紙單元及如上述的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所述印塔并排設置,每個印塔上端均設有供紙部,所述最邊上的印塔旁設置有翻紙單元,翻紙單元上部設有翻紙部,所述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的其中包括有出紙輥的一套數碼印刷機構的主框架搭接在最邊上的印塔的供紙部與翻紙單元的翻紙部之間,另一套數碼印刷機構的主框架搭接在最邊上的印塔的供紙部與相鄰印塔的供紙部之間;所述印塔中設有滾筒,所述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的兩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承印導紙輥、過紙輥組的過紙輥與換向導紙輥組的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與印塔中的滾筒的相對位置水平且互相平行。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了傳統輪轉印刷機的頂部空間,配置了一個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它包含兩套集紙路分流、承載、換向、數碼印刷頭安裝于一體的數碼印刷機構,通過使用一套數碼印刷頭就能夠完成本機印刷的多紙路的所有版面任意選擇的進行雙面同時數碼印刷人物。無需另行購買新數碼印刷機,只需要加裝本專利裝置改造即可使傳統輪轉印刷機變為數碼輪轉印刷機,系統良好的一體性好也確保了改造過程可操作性強,安裝費低廉又可有效節省非生產性的勞動,改造后的設備即可以不影響原有的印刷功能,又可以根據需要實現無局限性的數碼印刷任務。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結構圖I為三印塔的傳統輪轉印刷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應用于傳統轉輪印刷機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兩套依次數碼印刷機構;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均包括有數碼印刷頭、主框架、承印導紙輥、換向導紙輥組及過紙輥組;所述主框架包括導軌、兩條主梁、兩個支撐板及四個立柱;所述兩條主梁互為平行,兩主梁上部跨設所述導軌,導軌上滑動設置所述數碼印刷頭,兩主梁下部分別相對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承印導紙輥對應導軌下方設置在兩主梁之間,兩主梁兩端的上部分別設置所述立柱,立柱上對應每路輸入的紙路一一錯位設置有過紙輥組;所述換向導紙輥組包括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其中第一換向導紙輥與第二換向導紙輥分別設置于所述承印導紙輥兩側的所述兩主梁之間,而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則分布設置于所述兩主梁下部的支撐板之間;所述過紙輥組包括兩個過紙輥,兩個過紙輥平行于導軌分別設置在兩主梁兩端的上部立柱間;所述其中一套數碼印刷機構還包括有出紙輥,該套數碼印刷機構的兩主梁一端的立柱間設置所述出紙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兩套依次數碼印刷機構; 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均包括有數碼印刷頭、主框架、承印導紙輥、換向導紙輥組及過紙輥組;所述主框架包括導軌、兩條主梁、兩個支撐板及四個立柱;所述兩條主梁互為平行,兩主梁上部跨設所述導軌,導軌上滑動設置所述數碼印刷頭,兩主梁下部分別相對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承印導紙輥對應導軌下方設置在兩主梁之間,兩主梁兩端的上部分別設置所述立柱,立柱上對應每路輸入的紙路一一錯位設置有過紙輥組;所述換向導紙輥組包括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其中第一換向導紙輥與第二換向導紙輥分別設置于所述承印導紙輥兩側的所述兩主梁之間,而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則分布設置于所述兩主梁下部的支撐板之間;所述過紙輥組包括兩個過紙輥,兩個過紙輥平行于導軌分別設置在兩主梁兩端的上部立柱間; 所述其中一套數碼印刷機構還包括有出紙輥,該套數碼印刷機構的兩主梁一端的立柱間設置所述出紙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承印導紙輥、過紙輥組的過紙輥與換向導紙輥組的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的軸線水平設置且互為平行。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導紙輥、過紙輥組的過紙輥與換向導紙輥組的第一換向導紙輥、第二換向導紙輥、第三換向導紙輥、第四換向導紙輥及第五換向導紙輥通過塞打螺絲連接在所述主框架中。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紙路雙面數碼印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數碼印刷機構中的主框架的主梁與支撐板和/或者主梁與立柱間通過燕尾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關景夫,吳志良,米曉東,謝偉國,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報業集團印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