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應用于汽車車身部件技術領域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所述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進行包邊時,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1)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3)上,定位部件(4)設置為能夠對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1)進行定位的結構,翻邊部件(5)設置為能夠對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分別在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加工出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的結構,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設置為分別對天窗安裝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實現包邊的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包邊裝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進行包邊處理,同時滿足汽車對汽車頂蓋外板包邊處理精度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車身部件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括頂蓋外板和天窗安裝板,在對頂蓋外板總成加工時,需對頂蓋外板的左側邊和有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實現對天窗安裝板左側邊和右側邊的包邊,但在現有技術中,現有技術中的包邊裝置在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進行包邊處理時,往往不能實現兩者之間的準確的固定連接,安裝精度無法保證,容易導致漏水等問題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整車的裝配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實現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進行包邊處理,同時滿足汽車對汽車頂蓋外板包邊處理精度要求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頂蓋外板總成包括頂蓋外板,天窗安裝板,所述的包邊裝置包括裝置底座,定位部件,翻邊部件,包邊裝置進行包邊時,天窗安裝板和頂蓋外板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上,定位部件設置為能夠對天窗安裝板和頂蓋外板進行定位的結構,翻邊部件設置為能夠對頂蓋外板左側邊和右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分別在頂蓋外板左側邊和右側邊加工出左彎折部和右彎折部的結構,左彎折部和右彎折部設置為分別對天窗安裝板左側邊和右側邊實現包邊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包括垂直布置的翻邊基座,翻邊基座上安裝翻邊組件I和翻邊組件II,翻邊組件I包括翻邊壓塊I和液壓缸I,翻邊組件II包括翻邊壓塊II和液壓缸II,翻邊壓塊I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翻邊壓塊II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翻邊組件I和翻邊組件II與控制部件連接,控制部件設置為能夠控制液壓缸I和液壓缸II伸縮的結構,所述的液壓缸I和液壓缸II伸縮時,翻邊壓塊I設置為傾斜向下施力的結構,翻邊壓塊II設置為傾斜向上施力的結構,所述的翻邊壓塊I與頂蓋外板接觸的表面設置為與翻邊基座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所述的翻邊壓塊II與頂蓋外板接觸的表面設置為呈水平面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對頂蓋外板左側邊進行翻邊時,控制部件設置為控制液壓缸I在液壓缸II之前伸出的結構,所述的液壓缸I收縮后,液壓缸II再伸出對頂蓋外板進行翻邊處理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對頂蓋外板左側翻邊處理后,松開定位部件,再將頂蓋外板右側邊設置為靠近翻邊部件一側的結構。所述的頂蓋外板和天窗安裝板分別設置多個穿孔,所述的天窗安裝板和頂蓋外板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上時,頂蓋外板上的多個穿孔設置為與天窗安裝板上的多個穿孔一一重合的結構,定位部件包括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設置為倒L形結構,安裝支架上安裝液壓缸 III,液壓缸III的端部設置壓板,壓板上設置多個定位銷,定位部件定位天窗安裝板和頂蓋外板時,多個定位銷設置為一一穿過頂蓋外板上的多個穿孔和天窗安裝板上的多個穿孔的結構。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在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進行包邊處理時, 先將天窗安裝板和頂蓋外板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上,此時,天窗安裝板上的多個穿孔和頂蓋外板上的多個穿孔一一重合,然后通過控制部件控制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的液壓缸III向下伸出,此時,壓板上的多個定位銷分別插入頂蓋外板上的穿孔和天窗安裝板上的穿孔內, 從而實現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的定位,這樣,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將不會在裝置底座上晃動, 便于對頂蓋外板進行翻邊,從而實現對天窗安裝板的包邊處理。然后,通過控制部件控制翻邊組件I和翻邊組件II,翻邊組件I的液壓缸I先伸出,翻邊壓塊I對頂蓋外板的左側邊進行翻邊處理,經過翻邊壓塊I的處理后,頂蓋外板的左側邊呈向下彎折的左彎折部,這時,控制部件先控制液壓缸I收縮,再控制翻邊組件II的液壓缸II伸出,翻邊壓塊II對呈彎折的頂蓋外板左側邊施力,從而將頂蓋外板左側邊壓折到抵靠在天窗安裝板上的位置,這時,完成對頂蓋外板左側邊的包邊處理,此時,控制部件控制液壓缸II伸出收縮。此時,控制部件控制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在液壓缸III的控制下收縮,定位銷松開頂蓋外板和天窗安裝板,這時,操作人員將頂蓋外板和天窗安裝板進行一百八十度的轉動,使得頂蓋外板右側邊呈靠近翻邊部件的結構,這時,控制部件再控制定位部件,對頂蓋外板和天窗安裝板實行定位,然后控制部件控制翻邊組件I和翻邊組件II,對頂蓋外板右側邊進行翻邊處理,加工出右彎折部,實現對天窗安裝板的包邊處理,其包邊過程與對頂蓋外板左側邊的處理一樣。本專利技術的包邊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實現對汽車頂蓋外板總成進行包邊處理,同時滿足汽車對汽車頂蓋外板包邊處理精度要求。附圖說明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加工汽車頂蓋外板總成時的剖視結構不意附圖中的標記分別為1、頂蓋外板;2、天窗安裝板;3、裝置底座;4、定位部件;5、 翻邊部件;6、左彎折部;7、右彎折部;8、翻邊基座;9、翻邊組件I ; 10、翻邊組件II ;11、翻邊壓塊I ;12、液壓缸I ;13、翻邊壓塊II ;14、液壓缸II ;15、控制部件;16、安裝支架;17、 液壓缸III ;18、壓板;19、定位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為一種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頂蓋外板總成包括頂蓋外板I,天窗安裝板2,所述的包邊裝置包括裝置底座3,定位部件4,翻邊部件5,包邊裝置進行包邊時,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I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3上,定位部件4設置為能夠對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I進行定位的結構,翻邊部件5設置為能夠對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分別在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加工出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的結構,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設置為分別對天窗安裝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實現包邊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5包括垂直布置的翻邊基座8,翻邊基座8上安裝翻邊組件I 9和翻邊組件II 10,翻邊組件I 9包括翻邊壓塊I 11和液壓缸I 12,翻邊組件II 10包括翻邊壓塊II 13和液壓缸II 14,所述的翻邊壓塊I 11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8之間呈45 度夾角的結構,翻邊壓塊II 13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8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翻邊組件I 9和翻邊組件II 10與控制部件15連接,控制部件15設置為能夠控制液壓缸I 12 和液壓缸II 14伸縮的結構,所述的液壓缸I 12和液壓缸II 14伸縮時,翻邊壓塊I 11設置為傾斜向下施力的結構,翻邊壓塊II 13設置為傾斜向上施力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5對頂蓋外板I左側邊進行翻邊時,控制部件15設置為控制液壓缸I 12在液壓缸II 14之前伸出的結構,所述的液壓缸I 12收縮后,液壓缸II 14再伸出對頂蓋外板I進行翻邊處理的結構,所述的翻邊部件5對頂蓋外板I左側翻邊處理后,松開定位部件4,再將頂蓋外板I右側邊設置為靠近翻邊部件5 —側的結構。所述的頂蓋外板I和天窗安裝板2分別設置多個穿孔,所述的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I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3上時,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頂蓋外板總成包括頂蓋外板(1),天窗安裝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邊裝置包括裝置底座(3),定位部件(4),翻邊部件(5),包邊裝置進行包邊時,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1)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3)上,定位部件(4)設置為能夠對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1)進行定位的結構,翻邊部件(5)設置為能夠對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分別在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加工出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的結構,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設置為分別對天窗安裝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實現包邊的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頂蓋外板總成包括頂蓋外板(1),天窗安裝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邊裝置包括裝置底座(3),定位部件(4),翻邊部件(5),包邊裝置進行包邊時,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I)依次放置在裝置底座(3)上,定位部件(4)設置為能夠對天窗安裝板(2)和頂蓋外板(I)進行定位的結構,翻邊部件(5)設置為能夠對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進行翻邊,從而分別在頂蓋外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加工出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的結構,左彎折部(6)和右彎折部(7)設置為分別對天窗安裝板(2)左側邊和右側邊實現包邊的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頂蓋外板總成包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邊部件(5)包括垂直布置的翻邊基座(8),翻邊基座(8)上安裝翻邊組件I (9)和翻邊組件II (10),翻邊組件I (9)包括翻邊壓塊I (11)和液壓缸I (12),翻邊組件II (10)包括翻邊壓塊II(13)和液壓缸II (14),所述的翻邊壓塊I (11)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8)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翻邊壓塊II (13)的伸縮線路設置為與翻邊基座(8)之間呈45度夾角的結構,翻邊組件I (9)和翻邊組件II (10)與控制部件(15)連接,控制部件(15)設置為能夠控制液壓缸I (12)和液壓缸II (14)伸縮的結構,所述的液壓缸I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軍,童培易,劉萍,方崇武,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市順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