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包括安裝在感溫電纜上的多個溫度傳感器,其輸出端與測溫單元的輸入端相連,測溫單元的輸出端與數據集中處理器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的輸出端與自動滅火裝置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與監控中心通訊。本發明專利技術將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感溫電纜上,能夠實時監測變電站、開閉所等電纜的溫度,并通過數據集中處理器對溫度進行判斷,能夠及時記錄、查詢和自動快速報警;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看到監控點的溫度值,了解監控點的信息,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能力,提高維護效率,減少事故隱患,降低維護成本和勞動強度,使得從“事后分析”逐漸過渡到“狀態判斷,自動滅火”。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及時發現并撲滅電纜火災,致使電纜火災事故時有發生,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非常嚴重的社會影響。通過事故分析,探討電纜發熱原理,試驗論證,發現引起電纜發熱的原因主要有電纜局部破損、長期或嚴重過載、短路事故未及時切除、電纜敷設不規范、電纜未按規定接地等,電纜一旦異常發熱,往往很快因上述多種原因相疊加進入惡性循環,結果造成電纜過熱燒穿絕緣,最后導致電纜溝內火災的發生,且電纜溝是隱蔽建筑,無法通過運行巡視發現這些不正常現象,其發展速度比較緩慢、時間較長,非常隱蔽。對于外露的電纜可采用人工定時巡檢的方式,使用紅外測溫儀對各監測點進行監測。但這種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只能做到定時監測,無法達到全天候監測;2、人工現場測量,存在安全隱患;3、某些監測點無法測量,存在監測盲點。但這些方式均不適合電纜溝的防火和滅火,目前在用的電纜溝火警檢測也只能起到起火后告警的作用,無法實現事前預警,也無法做到快速抑制火情及滅火。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能夠實時監測電纜的溫度,及時記錄、查詢和自動快速報警的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包括安裝在感溫電纜上的多個溫度傳感器,其輸出端與測溫單元的輸入端相連,測溫單元的輸出端與數據集中處理器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的輸出端與自動滅火裝置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與監控中心通訊。所述的測溫單元的個數為至少2個,其輸入端接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所述的測溫單元通過RS485通訊總線與數據集中處理器通訊,所述的數據集中處理器向測溫單元供電。所述的自動滅火裝置采用干粉自動滅火裝置,自動滅火裝置的輸出端通過反饋模塊與數據集中處理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監控中心為后臺服務器和/或當地監控終端,數據集中處理器通過交換機分別與后臺服務器、當地監控終端通訊。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將溫度傳感器安裝在電纜上,能夠實時監測變電站、開閉所等電纜的溫度,并通過數據集中處理器對溫度進行判斷,能夠及時記錄、查詢和自動快速報警;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看到監控點的溫度值,了解監控點的信息,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能力,提高維護效率,減少事故隱患,降低維護成本和勞動強度,使得從“事后分析”逐漸過渡到“狀態判斷,自動滅火”。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電路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包括安裝在感溫電纜上的多個溫度傳感器1,其輸出端與測溫單元2的輸入端相連,測溫單元2的輸出端與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出端與自動滅火裝置4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與監控中心通訊。如圖I所示。如圖I所示,所述的測溫單元2的個數為至少2個,其輸入端接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I。所述的測溫單元2通過RS485通訊總線與數據集中處理器3通訊,所述的數據集中處理器3向測溫單元2供電。所述的自動滅火裝置4采用干粉自動滅火裝置4,自動滅火裝置4的輸出端通過反饋模塊與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發出控制信號,控制自動滅火裝置4啟動,滅火;反饋模塊輸出反饋信號至數據集中處理器3,數據集中處理器3判斷滅火是否執行成功。所述的監控中心為后臺服務器5和/或當地監控終端6,數據集中處理器3通過交換機分別與后臺服務器5、當地監控終端6通訊。測溫單元2采用最新微電子技術,利用微控制器進行溫度的測量,施工簡單,運行可靠,元件優點無溫漂、免維護;基于總線結構,相互影響小;同時進行多點測量,靈敏度高。當地監控終端可以為網絡客戶端或者短信告警平臺。以下結合圖I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在電纜溫度監測的方式上,采用溫度傳感器I與感溫電纜相結合的方式。溫度傳感器可對電纜接頭、拐彎等重點部位的溫度進行精確測量,而感溫電纜可以對電纜的全線溫度進行監測。兩者的結合既能避免單純采用局部測點的方式帶來的測溫盲點,又能有效降低項目費用。本系統中的數據集中處理器3采用多種算法作為報警和啟動滅火裝置的判據。算法包括相對溫度、絕對溫度、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量、橫向溫差、感溫電纜判斷。I)絕對溫度告警,用于判斷電纜溫度是否超過了電纜本身運行所能承受的最高溫度。當電纜任一監測點溫度超過60°C,系統發出一般告警;當電纜任一監測點溫度超過83°C,系統發出嚴重告警;對于絕對告警限值的設定,應該根據具體電纜類型,由電纜正常運行所能承受的最大溫度值來設置; 2)相對溫度告警,是將測得的電纜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對比,如果運行電纜的溫度超過環境溫度達到一定的限值,就會進行報警。相對溫度告警方式可以避免因季節性氣候變化對電纜溫度造成的影響。當電纜監測溫度超過環境溫度達到10°C,系統發出相對溫度二級告警;當電纜監測溫度超過環境溫度達到20°C,系統發出相對溫度一級告警。報警溫度閥值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整定。3) At溫升率判斷,是指在某一固定的時間段內,某一指定的監測點,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量。如果某一固定的時間段內,溫度增量達到某一個設定的閾值,則判斷為此監測點出現溫度異常升高。At目前整定為5°C/5Min,根據試驗結果,可躲過電纜從輕載到額定電流下的發熱,且在其鋼鎧中電流較大時動作比較可靠。4)橫向溫差判斷,是指同時對同一條電纜的多個不同監測點進行橫向溫差的比較,當溫差的最大值達到某一閥值時發出告警。當電纜發生故障造成電纜或電纜頭溫度升高并超過設定的報警限時,本系統會以不同的方式發出報警,包括網絡報警客戶端、短信等,并顯示發生報警點的位置及記錄發生報警的時間,及時準確指導檢修和故障查找工作。網絡客戶端的報警模塊在接收到數據集中處理器3發送的告警信息后,立即在客戶端屏幕上彈出告警窗口,包括告警的各種信息,提示用戶立即處理告警信息;短信告警平臺接收數據處理中心的告警信息,按照用戶事先設定的告警計劃,根據不同的告警類型、告警設備向不同的相關人員發送告警短信。電纜隧道一般沒有人員在場,當發生火災時沒人監管,火災發展迅速,絕緣材料的燃燒又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后期滅火困難。本系統具備自動滅火功能,當系統內檢測到有火警發生時,系統立即啟動自動滅火裝置4,第一時間進行滅火一次,防止火勢擴大。系統可以查詢每個監控點的報警參數、報警記錄、排序、打印等;查詢每個監控點的監控參數、歷史數據、排序、打印等;按時間查詢、按時間段查詢、按監測站查詢、按告警查詢等,提供多種條件查詢。總之,本專利技術將溫度傳感器I安裝在電纜上,能夠實時監測變電站、開閉所等電纜的溫度,并通過數據集中處理器3對溫度進行判斷,能夠及時記錄、查詢和自動快速報警;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看到監控點的溫度值,了解監控點的信息,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能力,提高維護效率,減少事故隱患,降低維護成本和勞動強度,使得從“事后分析”逐漸過渡到“狀態判斷,自動滅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感溫電纜上的多個溫度傳感器(1),其輸出端與測溫單元(2)的輸入端相連,測溫單元(2)的輸出端與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出端與自動滅火裝置(4)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與監控中心通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感溫電纜上的多個溫度傳感器(1),其輸出端與測溫單元(2)的輸入端相連,測溫單元(2)的輸出端與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的輸出端與自動滅火裝置(4)相連,數據集中處理器(3)與監控中心通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溫單元(2)的個數為至少2個,其輸入端接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I)。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型電纜溝實時防火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晨,潘培毓,劉同旭,陳立新,崔廣巍,張先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電力公司蚌埠供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