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的配制方法,該產品屬于制藥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產品是以甘草、連翹、蘆根、黃芩、桔梗、玄參、青蒿、麥冬、知母、虎杖、炙百部、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為原料通過特定的工藝配制而成,特點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對風寒型感冒的癥狀鼻塞、打噴嚏、咳嗽、頭痛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經實踐檢驗,對其它感冒也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是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之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產品屬于制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
技術介紹
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感冒通常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征,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季多見,當人體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則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癥為主要表現,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為鼻病毒。感冒的類型有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寒包火感冒、暑濕型感冒、時行感冒,比較常見的是風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紅腫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等特點,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這種感冒病人可選用本專利技術產品來進行治療。治療感冒藥物較多,但口服中成藥顆粒具有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一系列優點,是治療感冒的一種常用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是以甘草、連翹、蘆根、黃芩、桔梗、玄參、青蒿、麥冬、知母、虎杖、炙百部、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為主要原料通過特定的工藝來配制成中成藥顆粒,特點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對風寒型感冒的癥狀鼻塞、打噴嚏、咳嗽、頭痛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經實踐檢驗,對其它感冒也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是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的配制方法,該中成藥顆粒是針對感冒的治療而專門配制的,該產品含有多種中藥材,服用副作用小,服用后對風寒型感冒的癥狀鼻塞、打噴嚏、咳嗽、頭痛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經實踐檢驗,對其它感冒也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是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之一。生產該產品使用的原料有甘草10%、連翹6%、蘆根5%、黃芩5%、桔梗10%、玄參4%、青蒿8%、麥冬5%、知母5%、虎杖5%、炙百部4%、蒲公英7%、大青葉6%、金銀花10%、板藍根10%、水適量,以上15種中藥材熬制藥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終數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配制品占30% 35%。本專利技術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批量配制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的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驟構成I.將甘草、連翹、蘆根、黃芩、桔梗、玄參、青蒿、麥冬、知母、虎杖、炙百部、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4. 5倍的水熬制,時間為2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制的藥液濾去雜質后混合放置。2.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3.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本專利技術產品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的配制方法,該方法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藥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服用后對風寒型感冒的癥狀鼻塞、打噴嚏、咳嗽、頭痛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經實踐檢驗,對其它感冒也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是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之一。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將占總量為10%的甘草、6%的連翹、5%的蘆根、5%的黃芩、10%的桔梗、4%的玄參、8%的青蒿、5%的麥冬、5%的知母、5%的虎杖、4%的炙百部、7%的蒲公英、6%的大青葉、10 %的金銀花、10 %的板藍根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4. 5倍的水熬制,時 間為2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制的藥液濾去雜質后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占最終數量的65% ;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終數量的35%,然后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實施例2:將占總量為10%的甘草、6%的連翹、5%的蘆根、5%的黃芩、10%的桔梗、4%的玄參、8%的青蒿、5%的麥冬、5%的知母、5%的虎杖、4%的炙百部、7%的蒲公英、6%的大青葉、10 %的金銀花、10 %的板藍根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4. 5倍的水熬制,時間為2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制的藥液濾去雜質后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占最終數量的67. 5% ;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終數量的32.5%,然后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實施例3 將占總量為10%的甘草、6%的連翹、5%的蘆根、5%的黃芩、10%的桔梗、4%的玄參、8%的青蒿、5%的麥冬、5%的知母、5%的虎杖、4%的炙百部、7%的蒲公英、6%的大青葉、10 %的金銀花、10 %的板藍根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藥材數量4. 5倍的水熬制,時間為2小時;第二次添加藥材數量4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5小時;第三次添加藥材數量3倍的水熬制,時間為I. 2小時,將三次熬制的藥液濾去雜質后混合放置;將混合的藥液送入濃縮機,濃縮成為相對密度為I. 4的清膏,濃縮成的清膏數量占最終數量的70% ;將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混合后占最終數量的30%,然后和清膏混合,用攪拌機械攪拌均勻,經造粒機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其特征是:以甘草10%、連翹6%、蘆根5%、黃芩5%、桔梗10%、玄參4%、青蒿8%、麥冬5%、知母5%、虎杖5%、炙百部4%、蒲公英7%、大青葉6%、金銀花10%、板藍根10%、水適量,以上15種中藥材熬制藥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終數量的65%~70%,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30%~35%為原料,通過以下步驟來得到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其特征是以甘草10%、連翹6%、蘆根5%、黃芩5%、桔梗10%、玄參4%、青蒿8%、麥冬5%、知母5%、虎杖5%、炙百部4%、蒲公英7%、大青葉6%、金銀花10%、板藍根10%、水適量,以上15種中藥材熬制藥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終數量的65% 70%,蔗糖和糊精按I : I. 5的比例配制品占30% 35%為原料,通過以下步驟來得到成品。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顆粒,其第一步的特征是將甘草、連翹、蘆根、黃芩、桔梗、玄參、青蒿、麥冬、知母、虎杖、炙百部、蒲公英、大青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加珍,
申請(專利權)人:魏加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