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屬中藥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70~90份、白芍60~85份、桂枝55~80份、續斷50~65份、防風45~65份、防己45~60份、澤瀉40~60份、肉桂40~55份、丹參35~50份、桃仁30~45份、當歸25~40份、黃精20~35份、川芎14~25份、川烏10~20份、滑石7~16份、瓜蔞4~12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配伍合理,理念新穎,所選藥材君臣相佐,針對麻醉過程中神經受損的引發機理,依藥性分別炮制,求清熱利濕、疏肝解瘀、活血散結、芳香化濁之功效,經臨床驗證,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對麻醉術中器械損傷及麻醉劑造成的神經損傷有極好的修復促進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
技術介紹
在醫療臨床上,麻醉是指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機體的全部或一部分暫時失去知覺,常應用于外科手術等方面,是施行手術時或進行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為減輕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創造良好手術條件而采取的方法。根據麻醉劑進入人體的途徑,在臨床上將麻醉分為吸入麻醉、靜脈麻醉和基礎麻醉,施術方法包括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區域麻醉、局部浸潤麻醉和表面麻醉等,這些麻醉術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麻醉劑麻醉患者全身或部分神經而達到止痛的效果。受限于麻醉劑的研究水平,以及麻醉過程中的手術器械刺激,目前的麻醉方法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一,迷走神經反射。包括眼心反射、頸動脈竇反射、迷走-迷走反射;二,肺動脈栓塞。包括血栓,尤以小腿深靜脈與股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氣栓、脂肪栓、羊水栓、癌栓等;三,術中血流動力學劇烈改變;四,術中低氧血癥,主要表現為SP02下降;五,術中支氣管痙攣;六,麻醉中心律失常;七,氣管導管堵塞;八,中低體溫癥;九,急性肺水腫;十,急性腦水腫。這些并發癥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手術進行,降低了手術安全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上述并發癥中,尤以對局部神經造成損傷最為普遍,成為麻醉科護理中的工作重點,但目前對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治療與護理,并沒有成熟可用的方案,只能期待患者自身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緩慢修復,術后護理周期長,護理效果不明顯,給醫護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制約了麻醉術后護理的發展。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神經系統與中醫傳統的經絡系統非常相近,神經系統受到損傷,除器械侵傷外,主要是由熱壅絡脈、濕熱蘊結、氣滯血瘀所引發,因此常見血栓、氣栓等形成。預防栓體形成、消融栓體,應從致病基理入手,清泄絡脈之熱,疏通肝腑氣血,以清營解瘀、芳香化濁的中藥材組方配伍,通過滋養經絡、提高神經系統營養供給的方法,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愈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瘀、活血散結、芳香化濁之功效,對麻醉過程中器械或麻醉劑導致損傷的神經有極好的修復功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70 90份白芍60 85份桂枝55 80份續斷50 65份防風45 65份防己45 60份澤 寫40 60份肉桂40 55份 丹參35 50份桃仁30 45份當歸25 40份黃精20 35份川彎14 25份川烏10 20份滑石7 16份瓜萎4 12份。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75 85份白芍65 80份桂枝60 75份續斷55 60份防風50 60份防己48 58份澤 寫43 56份肉桂42 52份丹參38 48份桃仁34 42份當歸28 38份黃精24 32份川彎18 22份川烏13 17份滑石9 13份瓜萎7 10份。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80份白芍72份桂枝68份續斷58份 防風55份防己53份澤瀉50份肉桂47份丹參43份桃仁38份當歸33份黃精28份川芎20份川烏15份滑石11份瓜萎9份。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I)將桃仁、川彎粉碎后研末,過160目細粉,備用。(2)將丹參用文火炒至表面呈焦黃色,放涼后研末,過160目細粉,備用。(3)將澤瀉用文火翻炒數次后,表面噴灑米醋后繼續翻炒至表面焦黃,放涼后粉碎研末,過160目細粉,備用。(4)將滑石、瓜萎用細紗布包好,與黃芪、桂枝、防風、肉桂、黃精、川烏一起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12 14小時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浸泡6 8小時后,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蒸發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I. 10 I.15的藥膏,備用。(5)將白芍、續斷、防己、當歸放入容器中,加入五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繼續浸泡4 6小時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三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繼續浸泡2 3小時后,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蒸發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I. 15 I. 20的藥膏,備用。(6 )將步驟(I)、步驟(2 )、步驟(3 )所得的細粉,與步驟(4)、步驟(5 )制得的藥膏混合,加入煉蜜后攪拌均勻,以現代科學工藝制備為I. 25g I. 50g/粒的藥丸。本專利技術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黃芪味甘;性溫。入心;肺;脾;腎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主治氣短心悸;倦怠;乏力;久瀉;體虛浮腫;慢性腎炎;癰疽難潰;或潰久不斂。《新華本草綱要》載“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生肌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黃芪主要成分為黃芪總黃酮、黃芪總多糖、黃芪總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壓、消炎鎮痛、強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作用,可從多方面作用于機體,改善心血管、腦血管、糖尿病、腎病等相關血管性病變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血管內皮細胞等功能。白芍味苦;性平。入肝;脾經。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主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別錄》載“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白芍能調節免疫,增強巨噬細胞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調節T淋巴細胞和體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痙、鎮痛、鎮靜、抗涼、降溫作用,此外還有抑制平滑肌,增強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勞的作用。桂枝味辛;甘;性溫。入膀胱;心;肺經。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癥瘕結塊;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長沙藥解》載“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經絡而達榮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升清陽之脫陷,降濁陰之沖逆,舒筋脈之急攣;利關節之壅阻。入肝膽而散遏抑,極止痛楚,通經絡而開痹澀,甚去濕寒。能止奔豚,更安驚悸。”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桂枝能有效擴張血管、促進發汗,所含的桂皮醛、桂皮酸鈉有解熱、鎮痛、鎮靜、抗驚厥作用,此外桂枝還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續斷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續折傷;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疼;肢節痿痹;跌撲創傷;損盤折骨;癰疽瘡腫。《證治準繩》載“甘溫助陽,辛以散瘀,兼有補益肝腎,強健壯骨,通利血脈之功。”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續斷含有多種生物堿和微量元素鈦,有抗維生素E缺乏癥的作用,對癰瘍有排膿、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防風味辛;微甘;性微溫。歸肺;膀胱;肝;脾經。發表;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頭痛;昏眩;寒濕腹痛;泄瀉;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破傷風;目赤;瘡瘍;疝瘕;疥癬;風疹。 《日華子本草》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防風能顯著提高急性腦缺氧的耐缺氧能力,顯著抑制體外誘發的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活性,對神經細胞起保護作用。防己味苦;辛;性寒,平。歸肝;脾;腎;太陽經。祛風止痛;清熱利水。主治濕熱身痛;風濕痹痛;下肢水腫;小便不利;腳氣腫痛。《別錄》載“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通腠理,利九竅。”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防己所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黃芪70~90份??白芍60~85份??桂枝55~80份??續斷50~65份防風45~65份??防己45~60份??澤瀉40~60份??肉桂40~55份丹參35~50份??桃仁30~45份??當歸25~40份??黃精20~35份川芎14~25份??川烏10~20份??滑石7~16份??瓜蔞4~12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黃芪70 90份白芍60 85份桂枝55 80份續斷50 65份 防風45 65份防己45 60份澤 寫40 60份肉桂40 55份 丹參35 50份桃仁30 45份當歸25 40份黃精20 35份 川彎14 25份川烏10 20份滑石7 16份瓜萎4 12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黃芪75 85份白芍65 80份桂枝60 75份續斷55 60份 防風50 60份防己48 58份澤瀉43 56份肉桂42 52份 丹參38 48份桃仁34 42份當歸28 38份黃精24 32份 川彎18 22份川烏13 17份滑石9 13份瓜萎7 10份。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麻醉術后神經損傷的藥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黃芪80份白芍72份桂枝68份續斷58份 防風55份防己53份澤瀉50份肉桂47份 丹參43份桃仁38份當歸33份黃精28份 川芎20份川烏15份滑石11份瓜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艷霞,
申請(專利權)人:林艷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