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鋸機(10),有一個用于在提升桿(18;118)的下端夾緊鋸條(22;122)的夾緊裝置(20;120),其中,一個通過旋轉可軸向移動地裝在提升桿(18;118)上的夾緊套筒(34;134)在其自由的下端有一個向里突出的環(huán)形凸緣(42;142)和一個通孔(44;144)以及一個徑向槽(45;145);在夾緊位置,凸緣(42;142)沿軸向支靠在鋸條(22;122)夾緊端(23;123)的凸耳(68;69;168、169)上,并因而將夾緊端保持壓入在提升桿(18;118)下端區(qū)的一個安裝座內(nèi)或壓靠在一個彈性的定心件(56;156)上;提升桿(18;118)在一個提升桿上軸承和一個提升桿下軸承(26,27;26′、27′)中導向,其特征為:提升桿(18;118)在提升桿下軸承(27)中借助于夾緊套筒(34;134)導向;在提升桿(18、118)提升時,夾緊套筒(34;134)尤其是與鋸條(22;122)的夾緊端(23;123)一起穿過提升桿軸承(27、127)。(*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按權利要求1所述類型的圓鋸。由DE-OS 4102011已知一種圓鋸,它的提升桿在其下端安裝鋸條的鋸條夾緊端,鋸條有兩個垂直于鋸條縱軸線方向延伸的互相對置的凸耳。鋸條夾緊端沿軸向插入提升桿中,直至凸耳端面擋靠在下提升桿端部為止。在提升桿端部內(nèi)制有用于安裝鋸條的定心槽。這種定心槽只是最佳地適用于為具有唯一的一種確定厚度的鋸條定心。由于針對不同的使用目的許多鋸條具有不同的厚度,所以圓鋸必須考慮到通用性能夠安裝盡可能所有類型的鋸條,也就是能安裝任何厚度的鋸條。為此將用于安裝鋸條凸耳的定心槽設計成,即使是最厚的鋸條也能裝得進去。這樣一來厚度較小的鋸條在定心槽中有某些側向間隙。由于夾緊端的這種間隙,對于厚度較小的容易彎曲和扭曲的鋸條而言,存在著鋸條發(fā)生扭轉和顫動的危險。這一情況損害鋸切時切割曲線的質(zhì)量。由US 3750283已知一種圓鋸,它的用于鋸條的夾緊裝置使凸耳端面在V形槽中定心,以及使夾緊端的自由端在一個錐孔內(nèi)定心。由此使鋸條獲得一種與其厚度無關的緊配合。這種用于夾緊鋸條的裝置工作安全、可靠。它通過夾緊套筒和彈簧圍繞著提升桿。但這樣一來帶來了缺點,即,提升桿下端的直徑段成臺階狀地大于提升桿上端的直徑。因此在用圓鋸加工時使操作者從上面看不見鋸條的鋸刃。此外,這種鋸條夾緊裝置遭遇灰塵和鋸末的影響,所以由于污染可能使之卡住,并導致難以松開此夾緊裝置或難以更換鋸條。相比之下,按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圓鋸的優(yōu)點是,可以在具有一致的高夾緊質(zhì)量的情況下夾緊各種厚度的鋸條。因此,借助于這種夾緊裝置可與鋸條厚度無關地獲得用圓鋸加工時一致和良好的加工質(zhì)量。此外,按本專利技術的圓鋸還有一個優(yōu)點,即在提升桿的上軸承和下軸承之間,可以選擇一個很大的軸承間距,其中,提升桿軸承圍繞著鋸條夾緊裝置。因此,鋸條夾緊裝置間接地導引此提升桿。由此得到的優(yōu)點是,提升桿與鋸條夾緊裝置之間的交接區(qū)移入傳動箱內(nèi)部以及防塵和防鋸末,此外還可用傳動箱潤滑脂潤滑。因此,用于拉緊夾緊套筒的扭轉彈簧可以裝在夾緊套筒的外面圍繞著套筒導引,而代替裝在提升桿內(nèi)部的結構。因此,扭轉彈簧的作用不會由于萬一與夾緊套筒配合得過緊而受影響。下面借助于附圖所作的說明詳細介紹按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其中附圖說明圖1表示按本專利技術的圓鋸的縱剖面;圖2a表示按先有技術的圓鋸提升桿軸承的示意截面圖;圖2b表示按本專利技術的圓鋸提升桿軸承的示意截面圖;圖3表示按本專利技術的夾緊裝置實施例;圖4表示按圖3的夾緊套筒縱剖面;圖5表示從下面看按圖4的夾緊套筒視圖;圖6表示按圖3的提升桿下部區(qū)縱剖面;圖7表示按圖3的定心套筒縱剖面;圖8表示按照圖7的定心槽詳情的側視圖;圖9表示由提升桿和按圖3的夾緊裝置組成的組件側視圖;圖10a表示夾緊裝置另一種實施例在松開位置下的剖示圖;以及圖10b表示此同一個夾緊裝置處于夾緊位置。圖1表示了一種圓鋸機10的縱剖面,它有一個用作主手柄的機殼12和一個傳動箱14。在傳動箱14的上部設有一個輔助的球形把手16,用于更可靠地握持此圓鋸機10。在傳動箱14的前部裝有提升桿18,提升桿軸線19用點劃線表示。定位在傳動箱14內(nèi)部的提升桿18下端,裝有一個用于鋸條22的夾緊裝置20,它被一個扭轉彈簧21所圍繞,并同樣裝在傳動箱14的內(nèi)部。機殼12與傳動箱14一起可調(diào)整地裝在底板24上。在傳動箱14的前端面15與提升桿軸線19之間用數(shù)字25表示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特別的小。提升桿18在一個提升桿上軸承和一個提升桿下軸承26、27中導向。在圖2a、2b中并列地表示了兩個圓鋸機10、10′提升桿區(qū)域的示意縱剖面。在視圖方向的左方是按先有技術的圓鋸機10′,在視圖方向的右方是按本專利技術的圓鋸機10。由這兩個圓鋸機10、10′可見提升桿18、18′,提升桿上軸承26、26′,提升桿下軸承27、27′,以及夾緊裝置20、20′。用數(shù)字28表示在提升桿下端置于同樣高度時提升桿下軸承27、27′下邊緣21、21′之間的差值。由此可見,在按本專利技術的圓鋸機10中,提升桿上軸承26與提升桿下軸承27之間的距離,明顯地大于按先有技術的圓鋸機10′中提升桿上軸承26′與提升桿下軸承27′之間的距離。按本專利技術可通過將提升桿18與夾緊裝置20之間的交接區(qū)移入傳動箱14內(nèi)部來增大這一距離28,其中,提升桿18外面圍繞一個扭轉彈簧21,無需為此用單獨的機殼。采用這種結構可使夾緊裝置20是一種特別纖細的結構方式。因此,夾緊裝置20本身可以在提升桿下軸承27中往復導向,并可埋入此軸承內(nèi),在這種情況下夾緊裝置20與提升桿18之間的交接區(qū)最好與提升桿下軸承27不交叉。在圖3中表示了鋸條22的夾緊裝置20縱剖面。在提升桿18的上部同心地被一個扭轉彈簧21所圍繞。提升桿18在那里制有螺紋凸緣30,并從此出發(fā)沿軸向呈管狀地向下延伸,直至它的端邊32。在提升桿18與扭轉彈簧21之間,夾緊套筒34同心地通過內(nèi)螺紋段35擰在提升桿18的螺紋凸緣30上。夾緊套筒34上部區(qū)的里面在相對位置各制有一個軸向槽36、37。它們用于使制動球38、39進入,制動球38、39分別裝在提升桿18彼此相對側上的徑向孔40、41中,并可沿徑向移動。夾緊套筒34在凸緣狀增大的內(nèi)螺紋段35下方,以外部光滑的連續(xù)圓柱管形式延伸。在夾緊套筒34的自由端,夾緊套筒34制有一個沿徑向朝里突出的凸緣40,凸緣40有一個上端面41和一個通孔42,用于插入和夾緊鋸條22的夾緊端23。夾緊套筒34內(nèi)部在內(nèi)螺紋段35與軸向槽36、37之間制有一個環(huán)形的切槽44。夾緊套筒34外面圍繞著扭轉彈簧21,它以其上部彈簧端46插入提升桿18的徑向缺口47中,而以其下部彈簧端48插入夾緊套筒34的一個徑向缺口49中。扭轉彈簧21以這樣的方式產(chǎn)生預緊力,即,它力圖使夾緊套筒34沿其軸向相對于提升桿18移到最上部位置。提升桿18在螺紋凸緣30與提升桿18自由端的端邊32之間的區(qū)域區(qū)在里面制有臺階孔50。在臺階孔50的底部支承著一個受預壓力的壓力彈簧52的一端,壓力彈簧52的另一端支靠在一個活塞狀定心件56的端面54上。壓力彈簧52力圖將定心件56沿軸向向下移動。在定心件56的上部彼此相對的側面有兩個制動槽57、58,制動槽57、58從視圖方向看沿軸向向下過渡為一個斜面59、60以及一個深槽61、62,用于制動球38、39的進入。定心件56的下自由端制有一個定心的V形定心槽64、65,用于鋸條夾緊端23的最外端的進入。提升桿18在其端邊32所在區(qū)制有一個定心的V形定心槽66、67,用于為鋸條夾緊端23的鋸條凸耳68、69上邊緣的定心。裝置20的工作方式如下為了更換鋸條,提升桿18和夾緊套筒34彼此相對轉動。這一點可以這樣來實現(xiàn),即,在上部的提升桿18旋轉固定地安裝時,用手或用一個圖中未表示的輔助工具克服扭轉彈簧21的力轉動夾緊套筒34,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個部分與此同時進行沿軸向的相對運動,于是提升桿18的端邊32與凸緣40的上端面41之間的距離增大。此時徑向槽43(圖5)應定位成使它與鋸條22的平面對齊。在這一位置鋸條22可以沿軸向向下取出,這時鋸條22的軸向移動受到壓力彈簧52通過定心件56的加力。在定心件56軸向移動時,斜面59、60支靠在制動球3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A·迪尼科蘭托爾奧,
申請(專利權)人:星蒂拉公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