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裝置,包括:主巢箱(1)、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所述主巢箱(1)、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上具有連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巢箱(1)通過連接在連接口上的連接管(5)分別和所述供水箱(2)、排泄箱(3)、供食箱(4)連接,還可以增加主巢擴展箱,以適應蟻群擴大繁殖時的需要;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土白蟻屬的飼養裝置,飼養空間為分離式,將喂食區、供水區、排泄區和巢區彼此分離。制作了一種經過加工處理的木屑作為土白蟻的飼料。通過該飼養技術,可在室內長期飼養土白蟻屬的群體,長期存活率80%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白蟻的飼養裝置及飼養方法,具體的是一種。
技術介紹
土白蟻屬Odontotermes是我國廣泛分布,對人類具有重要影響的白蟻類群。土白蟻屬中的黑翅土白蟻、海南土白蟻和因土白蟻對水庫大壩、河堤及海塘具有破壞作用,嚴重影響堤壩運行安全。土白蟻以植物纖維素為食,對林木和農作物造成破壞。它們還能對茯苓、香菇、天麻等食用菌造成破壞,導致嚴重的減產。在土白蟻密度較高的區域建造的房屋, 會遭受其危害。但是土白蟻的共生菌雞揪菌是一種味道鮮美的著名野生食用菌,經濟價值較高,但一直未能人工栽培,土白蟻的蟻巢具有醫療和保健價值。為了對土白蟻進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在室內飼養土白蟻,獲得穩定和可靠的生物產品,然而土白蟻在室內飼養難度較大,室內飼養的存活率很低。根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在野外土白蟻群體壽命可以達到20年以上。而室內人工飼養的土白蟻多為I齡群體(建群第一年),大多在I年內死亡。土白蟻在室內長期飼養的存活率很低。室內人工飼養失敗的原因是溫濕度條件不適宜;飼養容器結構單一,沒有單獨的排泄區,土白蟻的排泄物容易污染蟻巢,導致白蟻死亡;飼養所用的飼料為木材、樹皮、甘蔗渣,并非最合適的食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土白蟻室內飼養裝置,包括主巢箱、供水箱、排泄箱和供食箱,所述主巢箱、供水箱、排泄箱和供食箱上具有連接口,所述主巢箱通過連接在連接口上的連接管分別和所述供水箱、排泄箱、供食箱連接。進一步的,還可以增加主巢擴展箱,以適應蟻群擴大繁殖時的需要。進一步的,所述供水箱和主巢箱連接時,所述供水箱的位置等于或高于主巢箱,兩者之間的連接管為水平或傾斜向上。進一步的,所述排泄箱和主巢箱連接時,所述排泄箱的位置低于主巢箱,兩者之間的連接管為斜向下。進一步的,所述供水箱由兩部分組成,一側為水箱,另一側裝有帶凹槽的水泥吸水塊,凹槽深度為O至水泥吸水塊的高度,寬度為I 20mm,水箱底部有一小孔與裝水泥塊的一側相通,箱內的水位等于或略低于水泥塊的高度。進一步的,所述主巢箱、供水箱、排泄箱和供食箱具有蓋子,所述蓋子帶通風孔,所述通風孔用40目不銹鋼網罩住。進一步的,45cmX 45cmX 25cm玻璃缸作為所述主巢箱,20cmX 20cmX 20cm玻璃缸分別作為所述供食箱和排泄箱,20cm X 20cm X 40cm玻璃缸作為供水箱。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準備工作 準備15平方米房間一間,在墻面和天花板貼好保溫材料,安裝好溫度調節設備,溫度控制在夏季不超過30度,冬季不低于15度。用加濕度器控制濕度在60 80% ; 制作45cmX 45cmX 25cm玻璃缸I個作為主巢箱,20cmX 20cmX 20cm玻璃缸2個作為供食箱和排泄箱,20cmX 20cmX 40cm玻璃缸I個作為供水箱,每個玻璃缸具有直徑25mm的連接口 ; 選擇一無農藥等有毒物質污染的山坡,挖取深層礦質粘土 ; 在主巢箱中墊一層其1/5容積的所挖粘土 ; 2、飼養進程 (一)從野外挖取帶蟻王和蟻后的土白蟻的菌圃; (二)將菌圃直徑大于8cm的群體移入所述主巢箱中; (三)在所述菌圃在移入主巢箱中一年后,連接所述供水箱和供食箱,通過供水箱為白蟻取水,在供食箱中添加飼料; 3、飼養管理 (1)定期為所述主巢箱中的粘土噴水,維持土壤濕度在25%左右; (2)定期添加飼料,添加量為5天內吃完為宜; (3)當群體較小時,通氣孔開放度較小,可減少巢內的水分蒸發;當主巢箱內的群體數量較多時,增加通氣孔的開放大小。進一步的,隨著群體的壯大,當所述主巢箱中空間擁擠時,逐一連接主巢擴展箱,所述主巢擴展箱的尺寸和所述主巢箱相同。進一步的,所述飼料通過將無毒闊葉樹木屑,在物理、化學或微生物作用下,經一定程度的降解制作而成。本專利技術的,由于摸透了土白蟻在室內的生活習性,大幅提聞土白蟻在室內詞養的存活率。本專利技術的土白蟻屬的飼養裝置,采用空調控溫,飼養空間為分離式,將喂食區、供水區、排泄區和巢區彼此分離。制作了一種經過加工處理的木屑作為土白蟻的飼料。通過該飼養技術,可在室內長期飼養土白蟻屬的群體,且具有較高的存活率。長期存活率80%以上,群體健康,繁殖速度快,飼養空間可擴展,確保了群體能夠繼續增殖,白蟻不會從容器中跑出來,外界的有害生物也不容易進去,解決了白蟻群體通風和供水問題,避免排泄物污染蟻巢,提高白蟻的存活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裝置包括主巢箱I、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組成,所述主巢箱I、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上具有連接口,主巢箱I通過連接在連接口上的連接管5分別和供水箱2、排泄箱3、供食箱4連接,還可以增加主巢擴展箱,以適應蟻群擴大繁殖時的需要。將供水箱和主巢箱連接時,供水箱2的位置應等于或高于主巢箱1,即連接管為水平或斜向上。排泄箱3的位置應低于主巢箱1,即連接管為斜向下。供水箱2由兩部分組成,一側為水箱,另一側裝有帶凹槽的水泥吸水塊,凹槽深度為O至水泥塊的高度,寬度為I 20mm。水箱為全封閉,底部有數個小孔與裝水泥塊凹槽底部相通。水箱內的水位等于或略低于水泥塊的高度。和主巢箱I連接后,供水箱2水泥塊上表面應等于或高于主巢箱I底部。排泄箱3和主巢箱I連接后,排泄箱3底部應低于主巢箱I底部。定期對排泄箱中的廢棄物進行清理。主巢箱I、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如下制作為宜45CmX45CmX25Cm玻璃缸I個作為主巢箱l,20CmX20CmX20Cm玻璃缸2個分別作為供食箱4和排泄箱3,20CmX20CmX 40cm玻璃缸I個作為供水箱2,主巢擴展箱數個,尺寸和主巢箱相同。每個玻璃缸做好直徑25_的連接口,主巢箱I、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具有蓋子,蓋子帶通風孔,通風孔用40目不銹鋼網6罩住。本專利技術的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準備工作 15平方米房間一間,在墻面和天花板貼好保溫材料,安裝好溫度調節設備。溫度控制在夏季不超過30度,冬季不低于15度。用加濕度器控制濕度在60 80%。飼養室內要整潔干凈,防止螨蟲等有害生物的孳生。制作45cmX 45cmX 25cm玻璃缸I個作為主巢箱1,20cmX 20cmX 20cm玻璃缸2個作為供食箱4和排泄箱3,20cm X 20cm X 40cm玻璃缸I個作為供水箱2,主巢擴展箱數個,尺寸和主巢箱相同。每個玻璃缸做好直徑25_的連接口。蓋子帶通風孔。選擇一無農藥等有毒物質污染的山坡,挖取深層礦質粘土 50公斤。飼養時,主巢箱I中應墊一層其1/5容積的所挖粘土。2、飼料 無毒闊葉樹木屑,經物理、化學或微生物的部分降解制作而成。3、飼養進程 (一)從野外挖取帶蟻王和蟻后的土白蟻的新群體。如群體較小,菌圃直徑在8cm以下,需先在20L的小容器中飼養一段時間,直至群體的菌圃直徑達到8cm。(二)將菌圃直徑大于8cm的群體移入主巢箱I中。(三)菌圃直徑大于8cm的群體在移入主巢箱I中一年后,連接供水箱2和供食箱4,通過供水箱2為白蟻取水,在供食箱中添加飼料。(三)隨著群體的壯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土白蟻屬的室內飼養裝置,包括:主巢箱(1)、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所述主巢箱(1)、供水箱(2)、排泄箱(3)和供食箱(4)上具有連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巢箱(1)通過連接在連接口上的連接管(5)分別和所述供水箱(2)、排泄箱(3)、供食箱(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夢毅,葉賢水,陳永兒,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市蕭山區白蟻防治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