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止因修剪造成樹木腐爛空心及死亡的方法,修剪樹枝1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20㎝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1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1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1斷面用生物材料3壓實捆緊。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單,經濟易行,效果好,可以使樹干不易被微生物感染,防止腐爛成洞和蟻巢,起到避免樹木斷裂、死亡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植物栽培及園林綠化
,特別是涉及。
技術介紹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居住環境的變化,人們更加注重城市綠化,公園、廣場、小區、公路、街邊等到處都栽滿了各種各樣的樹,而且樹的品種越來越高檔和名貴。隨著時間的推移,樹逐漸長大,樹枝的生長造成車輛、行人以及城市其它公共設施的安全隱患。目前園林綠化中對樹進行修剪的方法是用鋸子將有安全隱患或長勢不好的樹枝從分枝基部鋸掉。當被鋸掉的樹枝直徑在3 cm以上時,樹枝自身的愈合不能使樹皮完全包裹修剪的樹枝斷面,樹枝斷面只能裸露在外面,長期受到日曬雨淋的侵襲和微生物的感染及螞蟻、昆蟲等筑巢的危害,常常變黑腐爛和蟲蛀,特別是修剪多的樹干上呈現出很多黑色疤塊和腐爛形成的空洞及蟻巢等,從而使樹干慢慢形成空洞、斷裂和死亡。這不僅影響美觀,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形成進一步的安全隱患。每當遇到大風暴雨或樹枝自身生長的重壓時,非常容易斷裂,影響行人、車輛的安全,引起觸電、短路、火災等嚴重事故。因此有必要尋求新的修剪方法,目前尚無相關研究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園林綠化中修剪方法存在的問題,提供。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是,修剪樹枝前,預先留下樹枝上靠近分枝基部一段足以包裹修剪斷面的樹皮,樹皮中形成層細胞及薄壁細胞向傷口外分裂和生長,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與薄壁細胞之間互相連結和混合,形成新的形成層和韌皮部(樹皮),將修剪的樹枝斷面全部包埋愈合在里面,保護樹不受日曬雨淋的侵襲和螞蟻、昆蟲等筑巢的危害,防止腐爛、斷裂和死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通過以下步驟實現修剪樹枝I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 cm -20 cm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 I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I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I斷面用生物材料 3壓實捆緊。上述方法也可以先從距離分枝基部3 Cm -20 Cm處,修剪掉樹枝,然后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再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I。捆緊樹枝I斷面的生物材料為稻草桿、棕葉或草繩。生物材料先用質量比濃度為 O. 5% -O. 8%的氫氧化鈉(NaOH)溶液浸泡消毒4h后使用。本專利技術適用于修剪直徑3 cm以上的樹枝,剝離樹皮2的長度根據樹枝I直徑大小來定,樹枝I直徑大的留長一點,直徑小的相反,樹皮2破分的片數同樣根據樹枝I直徑大小來定。附圖說明圖I為樹皮2剝離樹枝I示意圖圖2為樹皮2包裹樹枝I斷面并用生物材料3壓實捆緊示意圖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方法簡單,經濟易行,效果好,可以克服現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使樹干不易被微生物感染,不形成黑色疤塊,防止腐爛成洞和蟻巢,起到避免樹木斷裂、死亡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作用。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需要修剪的樹枝I直徑為3 cm,修剪樹枝I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 cm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I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I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I斷面用稻草桿3壓實捆緊。所用稻草桿3先用質量比濃度為O. 5% -O. 8%的氫氧化鈉(NaOH)溶液浸泡消毒4h后使用。實施例2:需要修剪的樹枝I直徑為10 Cm,修剪樹枝I前,先從距離分枝基部8 Cm處修剪掉樹枝,然后將所留樹枝I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I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8片,再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I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I斷面用棕葉3壓實捆緊。所用棕葉3先用質量比濃度為O. 5% -O. 8%的氫氧化鈉(NaOH)溶液浸泡消毒4h后使用。實施例3:需要修剪的樹枝I直徑為20 Cm,修剪樹枝I前,從距離分枝基部20 cm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I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I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I斷面用草繩3壓實捆緊。所用草繩3先用質量比濃度為O. 5% -O. 8%的氫氧化鈉(NaOH)溶液浸泡消毒4h后使用。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改進,均應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 修剪樹枝(I)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 cm -20 cm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I)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I),用樹皮(2)將樹枝(I)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I)斷面用生物材料(3)壓實捆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捆緊樹枝(I)斷面的生物材料為稻草桿、棕葉或草繩,生物材料先用質量比濃度為0.5% -0. 8%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消毒4h后使用。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修剪樹枝1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20㎝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1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1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1斷面用生物材料3壓實捆緊。本專利技術方法簡單,經濟易行,效果好,可以使樹干不易被微生物感染,防止腐爛成洞和蟻巢,起到避免樹木斷裂、死亡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作用。文檔編號A01G7/06GK102972221SQ20121055195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專利技術者張榮強, 張華琦, 白志川, 張靜, 張正偉 申請人:西南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止因修剪造成樹木腐爛空心及死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剪樹枝(1)前,從距離分枝基部3㎝?20㎝處,剝離樹皮(2)至分枝基部,樹皮(2)沿樹枝(1)生長方向平均破分成4?12片,然后從分枝基部修剪掉剝去樹皮(2)的樹枝(1),用樹皮(2)將樹枝(1)斷面包裹,去掉包裹時樹皮(2)重疊的部分,最后將包裹樹皮(2)的樹枝(1)斷面用生物材料(3)壓實捆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榮強,張華琦,白志川,張靜,張正偉,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