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包括集成逆變模塊,集成逆變模塊包括:逆變驅動電路和逆變主電路,其中,逆變驅動電路包括四個驅動管,逆變主電路包括四個場效應管,本申請提供的放電燈點燈電路可以避免采用分離器件出現的上下橋臂轉換死區不一致的問題,使集成逆變模塊輸出到放電燈兩個電極的能量一致,使放電燈的放光焦點不會偏移,從而避免了單個橋臂功耗過大而影響放電燈點燈電路整體壽命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點燈電路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
技術介紹
目前,車用前照燈系統逐步采用無汞放電燈,無汞放電燈需要一個點燈電路才能安全可靠地完成啟動并穩定的工作。完整的無汞放電燈點燈電路一般包含主電源其作用是為放電燈點燈電路提供安全可靠的并且能量足夠的功率源;直流-直流變換電路其作用是將較低的車載電壓變換為較高的電壓;直流-交流逆變電路采用全橋或半橋電路,其作用是將直流_直流變換電路輸出的直流功率變換為無汞放電燈所需的交流功率;啟動電路其作用是產生高壓脈沖,擊穿放電燈管內的氣體,從而點亮放電燈?!o汞放電燈的工作過程是在啟動階段,點燈電路從直流_直流變換電路吸收功率,轉換為高壓脈沖功率,從而點亮無汞放電燈;在無汞放電燈點亮后需要降低放電燈的消耗功率,此時通過控制直流-直流變換電路的輸出功率,將無汞放電燈的消耗功率限制到預定值;在穩定工作階段,通過直流_交流逆變電路,將直流_直流變換電路輸出的直流電壓值,變換為交流電壓,提供給無汞放電燈。在現有的直流-交流逆變電路中,采用分離開關元件或分離驅動元件,一般選用分立晶體管,這樣采用分離元件會由于設計時存在的誤差和元器件生產時存在的誤差,導致組成直流_交流逆變電路時所選元器件存在離散性強的特點,元器件離散性強會導致直流_交流逆變電路工作時橋式電路中的上下橋臂的轉換死區不一致。通過對現有技術的研究,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中由于上下橋臂的轉換死區不一致在使用中可能會導致以下兩種結果一方面,直流_交流逆變電路輸出的直流偏置能量會加劇放電燈其中一個電極的消耗,使放電燈放光的焦點發生偏移;另一方面,導通時間較長的那一個橋臂會產生更大的功耗,縮短放電燈點燈電路的整體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直流-交流逆變電路中的上下橋臂的轉換死區不一致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包括用于將直流電變換為放電燈所用交流電的集成逆變模塊,所述集成逆變模塊設置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第三輸入端、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集成逆變模塊包括逆變驅動電路和逆變主電路;所述逆變驅動電路包括第一驅動管、第二驅動管、第三驅動管和第四驅動管,所述第一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第二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第三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和第四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三輸入端;所述逆變主電路包括第一場效應管、第二場效應管、第三場效應管和第四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一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一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一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二輸出端;所述第二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二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二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出端;所述第三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三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三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三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三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二輸入端; 所述第四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四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四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漏極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并且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漏極與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源極與第三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三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與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三輸入端相連接、用于控制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控制模塊。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生成驅動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驅動信號的驅動生成模塊。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三輸入端相連接,用于將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集成逆變模塊隔離開的隔離模塊。優選地,所述隔離模塊具體包括光耦隔離器件。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入端或第二輸入端、用于測量輸入到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電流大小、且將測量得到的電流大小數據發送給所述控制模塊的電流互感器。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入端或第二輸入端、用于測量輸入到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電壓大小、且將測量得到的電壓大小數據發送給所述控制模塊的電壓互感器。優選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中所述第一驅動管、第二驅動管、第三驅動管和第四驅動管的參數相同;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第二場效應管、第三場效應管和第四場效應管的參數相同。其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還包括設置在集成逆變模塊上的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集成逆變模塊頂部、與地電平相連的金屬外殼;設置在所述外殼與所述集成逆變模塊之間的散熱材料。優選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該放電燈點燈電路所述散熱材料具體為絕緣散熱材料,所述絕緣散熱材料包括絕緣娃膠、絕緣導熱墊。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的放電燈點燈電路中,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了集成逆變模塊,集成逆變模塊可以采用集成器件,從而可以避免采用分離器件出現的上下橋臂的轉換死區不一致的問題,使集成逆變模塊輸出到放電燈兩個電極的能量一致,從而使放電燈的放光焦點不會發生偏移,同時使集成逆變模塊中兩個橋臂的功耗相同,避免了單個橋臂功耗過大而影響放電燈點燈電路整體壽命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I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的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成逆變模塊的示意圖;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的示意圖;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集成逆變模塊的示意圖;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散熱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圖I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圖中I為電源,2為開關,放電燈點燈電路包括直流變換模塊3、集成逆變模塊4、啟動模塊5、控制模塊6和放電燈7,其中,放電燈點燈電路與電源I相連接,電源I用于對放電燈點燈電路進行供電。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以采用車載電池作為電源I,此外,如圖I所示,在本申請其他實施例中電源I還可以采用車載電氣系統中經過變換器處理的滿足點燈電路要求的電壓輸出部分,直流變換模塊3用于將電壓較低的電源I的電壓轉換為較高的電壓,集成逆變模塊4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放電燈點燈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將直流電變換為放電燈所用交流電的集成逆變模塊,所述集成逆變模塊設置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第三輸入端、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集成逆變模塊包括:逆變驅動電路和逆變主電路;所述逆變驅動電路包括:第一驅動管、第二驅動管、第三驅動管和第四驅動管,所述第一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第二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第三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和第四驅動管的驅動輸入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三輸入端;所述逆變主電路包括:第一場效應管、第二場效應管、第三場效應管和第四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一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一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一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二輸出端;所述第二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二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二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出端;所述第三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三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三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三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并且所述第三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二輸入端;所述第四驅動管的驅動輸出端與第四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接,所述第四驅動管的第三輸出端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漏極作為所述集成逆變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并且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漏極與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一場效應管的源極與第三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二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所述第三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所述第四場效應管的源極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永飛,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經緯恒潤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