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電路,它包括變壓器、柴油發電機、控制電路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所述的變壓器的二次側進線和柴油發電機的進線分別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連接;在變壓器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一失壓繼電器、第一斷路器和第一電流互感器組;在柴油發電機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二失壓繼電器、第二斷路器和第二電流互感器組;所述的第一斷路器與第二斷路器的主開關采用機械互鎖和電氣互鎖;所述的第一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一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二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一綜合儀表和第二綜合儀表與不間斷電源連接。本切換電路能保障用電系統及時供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切換電路,尤其涉及一種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電路。技術背景 由于工業及民用領域許多用電單位或設備運行重要性的關系,不允許長時間停電或只能短時停電。當高壓電源斷電或出現故障時,通常采用自備柴油發電機發電,啟動柴油發電機一般有兩種方法,最簡單的是手動啟動,第二種是自動啟動柴油機供電。手動啟動完全靠人工操作,斷開變壓器側進線開關后,手動啟動柴油發電機,柴油發電機運行穩定后,人工合閘柴油發電機進線主開關,柴油發電機給用戶供電。自動啟動柴油發電機方案多而雜,有采用繼電器系統控制的,也有采用微型芯片控制的。采用繼電器系統控制的過于復雜,采用微型芯片控制的雖然簡單,卻靈活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電路,該切換電路能保證當變壓器一次側高壓(如IOkV)掉電時,能夠自動或者手動投入柴油發電機(AC380V),保障用電系統及時供電。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電路,包括變壓器、柴油發電機、控制電路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所述的變壓器的二次側進線和柴油發電機的進線分別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連接;在變壓器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一失壓繼電器、第一斷路器和第一電流互感器組;在柴油發電機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二失壓繼電器、第二斷路器和第二電流互感器組;所述的第一斷路器與第二斷路器的主開關采用機械互鎖和電氣互鎖;所述的第一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一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一綜合儀表通過第一熔斷器組與變壓器的二次側進線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二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二綜合儀表通過第二熔斷器組與柴油發電機的進線連接;所述的第一綜合儀表和第二綜合儀表與不間斷電源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與第一斷路器的控制母線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控制母線的火線和地線;所述的火線與第一失壓繼電器連接后,再與第一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紅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火線與第二失壓繼電器連接后,再與第二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二紅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火線與柴油發電機控制箱的柴油發電機正常運行信號的開關連接后,再與第三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綠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和儲能電機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合閘按鈕、第二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四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分閘按鈕和第一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第一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三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串聯后,再與第一確認按鈕與第五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并 聯連接后,再與第一取消按鈕串聯后,再與第五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白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黃色信號燈串聯后,再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四中間繼電器的線圈串聯后,再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常閉開關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第一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三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六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二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合閘按鈕、第六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二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分閘按鈕和第二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串聯后,再與第八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二綠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閉開關和第三紅色信號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三黃色信號燈和第二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六中間繼電器的線圈、第二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閉開關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串聯后,再與第二確認按鈕與第七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并聯連接后,再與第二取消按鈕串聯后,再與第七中間繼電器的線圈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按上述方案,控制電路還包括有兩個支路,第一支路為控制母線的火線與柴油發電機控制箱的柴油發電機故障信號的開關連接后,再與第一黃色信號燈連接,最后與控制母線地線連接;第二支路為控制母線火線與第二中間繼電器的常閉開關、第八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和第一藍色信號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控制母線地線連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第三綠色信號燈依次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閉開關、第四紅色信號燈依次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本技術的電路圖從實用及可靠角度出發,采用傳統的繼電器控制系統,綜合了自動電源切換和手動電源切換兩種控制模式,方便用戶選擇和管理。特別是在自動模式時,當變壓器側進線電壓低于額定電壓75%時(即欠壓),也能實現自動切換到柴油機供電,防止過低電壓對某些用電設備的損壞。本電路圖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能夠解決相關問題的可靠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能實現在停電狀況下供電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保證用戶的供電。2、采用傳統的繼電器控制系統,綜合了自動電源切換和手動電源切換兩種控制模式,方便用戶選擇和管理。3、在自動模式時,當變壓器側進線電壓低于額定電壓75%時(即欠壓),也能實現自動 切換到柴油機供電,防止過低電壓對某些用電設備的損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主回路電路圖。圖2是本技術的控制回路電路圖。圖3是本技術中第一斷路器的電路圖。圖4是本技術中第二斷路器的電路圖。圖中R)2、第一失壓繼電器,H)3、第二失壓繼電器,P11、第一綜合儀表,P12、第二綜合儀表,Q11、第一斷路器,Q12、第二斷路器,T11、T12、T13、第一電流互感器組,T14、T15、Τ16、第二電流互感器組,F17、第一熔斷器組,F110、第二熔斷器組,Κ21、第一中間繼電器,Η21、第一紅色信號燈,Κ22、第二中間繼電器,Η22、第二紅色信號燈,Kr柴油發電機控制箱的柴油發電機正常運行信號的開關,Κ23、第三中間繼電器,Η23、第一綠色信號燈,S31、第一合閘按鈕,Κ31、第四中間繼電器,Υ1、第一斷路器的合閘線圈,S32、第一分閘按鈕,F2、第一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S35、第一轉換開關,S33、第一確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壓器與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電源的切換電路,包括變壓器、柴油發電機、控制電路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壓器的二次側進線和柴油發電機的進線分別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連接;在變壓器與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一失壓繼電器、第一斷路器和第一電流互感器組;在柴油發電機和用電設備供電母線之間設有第二失壓繼電器、第二斷路器和第二電流互感器組;所述的第一斷路器與第二斷路器的主開關采用機械互鎖和電氣互鎖;所述的第一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一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一綜合儀表通過第一熔斷器組與變壓器的二次側進線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流互感器組與第二綜合儀表連接,所述的第二綜合儀表通過第二熔斷器組與柴油發電機的進線連接;所述的第一綜合儀表和第二綜合儀表與不間斷電源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與第一斷路器的控制母線連接,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控制母線的火線和地線;所述的火線與第一失壓繼電器連接后,再與第一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紅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火線與第二失壓繼電器連接后,再與第二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二紅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火線與柴油發電機控制箱的柴油發電機正常運行信號的開關連接后,再與第三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綠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地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和儲能電機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合閘按鈕、第二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四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分閘按鈕和第一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第一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三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串聯后,再與第一確認按鈕與第五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并聯連接后,再與第一取消按鈕串聯后,再與第五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一白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黃色信號燈串聯后,再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四中間繼電器的線圈串聯后,再與第一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常閉開關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第一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三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六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二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合閘按鈕、第六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第一斷路器的常閉開關、第二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串聯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分閘按鈕和第二斷路器的分勵脫扣線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串聯后,再與第八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二綠色信號燈的并聯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二斷路器的第一連動開關的常閉開關和第三紅色信號燈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三黃色信號燈和第二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開開關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六中間繼電器的線圈、第二斷路器的第三連動開關的常閉開關的串聯連接后,再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所述的不間斷電源的火線與第一轉換開關串聯后,再與第二確認按鈕與第七中間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并聯連接后,再與第二取消按鈕串聯后,再與第七中間繼電器的線圈連接,最后與不間斷電源的零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為銀,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