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包括:腳踏上殼、固定支架、觸發彈簧、限位臺階、開關和導向卡槽,所述腳踏上殼順著固定支架轉動使得腳踏上殼的兩端分別下壓以觸發開關,所述觸發彈簧安裝于開關的上方,所述限位臺階和導向卡槽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很簡便地避免了腳踏開關的誤動作;在此基礎上,所述腳踏上殼沿著導向卡槽、并順著固定支架轉動可以使得其轉動平穩順暢,當轉動接觸到限位臺階時便無法繼續轉動,從而實現限位,因此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及觸發彈簧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腳踏開關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
本技術涉及一種腳踏開關,尤其涉及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
技術介紹
現有的醫療護理器械的腳踏開關普遍用于控制工作臺的升降,采用這種腳踏開關好處在于用腳踩的方式觸發開關,可以空出雙手進行護理作業。但是通常這種腳踏開關的兩側的開關排布在一個平面上,腳需要左右移動來觸發并排兩側的開關,因此導致了腳踩的方式比較容易出現誤動作,除此之外,由于腳踏用力的時候,力量既不是垂直向下、也不是恒定的,因此,容易使得腳踏開關的觸發力跑偏,更有甚者,還可能導致開關過壓而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 術問題是需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止誤動作的基礎上,還帶有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對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包括腳踏上殼、固定支架、觸發彈簧、限位臺階、開關和導向卡槽,所述腳踏上殼順著固定支架轉動使得腳踏上殼的兩端分別下壓以觸發開關,所述觸發彈簧安裝于開關的上方,所述限位臺階和導向卡槽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之間。其中,所述開關包括位于腳踏上殼兩端下方的兩個分別用于控制工作臺升降的開關;所述觸發彈簧與開關相對應,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的兩端;所述腳踏開關通過落在腳踏上殼的腳下動作進而分別觸發腳踏上殼兩端下方的開關,以實現工作臺的升降;所述固定支架為圓弧面支架,用于支撐腳踏上殼,所述腳踏上殼設置于固定支架上,形成蹺蹺板的結構;在踩動腳踏上殼的時候,腳踏上殼順著固定支架轉動,腳踏上殼的受到向下壓力的一端下壓進而觸發到其下方的開關,而腳踏上殼的另一端必然向上運動遠離的另一開關,因此,能夠很簡便地避免了腳踏開關的誤動作;所述限位臺階為用于實現限位功能的凹形臺階,所述導向卡槽為用于實現轉動軌跡導向的U形卡槽,所述限位臺階和導向卡槽屬于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的一部分,所述腳踏上殼沿著導向卡槽、并順著固定支架轉動可以使得其轉動平穩順暢,當轉動接觸到限位臺階時便無法繼續轉動,從而實現限位,因此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及觸發彈簧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開關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形成蹺蹺板的結構,從而分別通過腳踏上殼的兩端來觸發工作臺升和降的開關,同時使用者不再需要左右來回移動腳,只需踩住中間,即踩住固定支架的位置再左右轉動就可以根據需要來觸發分布于腳踏開關兩端的開關,還可以讓使用者提前感知是腳踏上殼的哪一側會被觸發,所以不會誤踩開關,在此基礎上,還通過限位臺階和導向卡槽使得腳踏上殼的轉動平穩順暢,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及觸發彈簧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開關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復位彈片,所述復位彈片設置于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之間。優選地,所述復位彈片為長條形金屬片,其截面為長方形。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的接觸面為圓弧面。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為圓弧面支架,用于支撐腳踏上殼和復位彈片;所述復位彈片用于輔助腳踏上殼失去壓力時的復位,所述復位彈片為截面為長方形的長條形金屬片,安裝后所述復位彈片兩端受壓,被壓成圓弧形,受壓端具有反彈力;所述腳踏上殼和復位彈片設置于固定支架上,形成蹺蹺板結構,所述腳踏上殼和固定支架的接觸面為圓弧面,這樣能夠使得腳踏開關的受力非常順暢、省力;在踩動腳踏上殼的時候,腳踏上殼順著固定支架轉動,腳踏上殼的受到向下壓力的一端下壓進而觸發該端下方的開關,而腳踏上殼的另一端必然向上運動遠離另一開關,因此,能夠進一步保證腳踏上殼的轉動平穩順暢。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用于實現底部防水的平板,所述平板設置于開關的下方。所述開關連接有PCB線路板,所述平板設置于開關的下方,能夠起到底部防水的作用,所述平板可以與固定支架焊接在一起,實現很好的底部防水效果。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設置于腳踏開關側面的側蓋。所述側蓋能夠對腳踏開關的內部結構起到一個保護作用,也避免了側邊受到水濺過來的影響。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用于增強腳踏開關重量和剛性的金屬底板,所述金屬底板設置于腳踏開關的底部。所述金屬底板設置于腳踏開關的底部,能夠增加腳踏開關底部的重 量和剛性,降低腳踏開關的重心,使得腳踏開關的安裝更為穩定、牢固。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不再需要左右來回移動腳,只需踩住腳踏開關的中間,即踩住固定支架的位置再左右轉動就可以根據需要來觸發分布于腳踏開關兩端的開關,還可以讓使用者提前感知是腳踏上殼的哪一側會被觸發,所以不會誤踩開關,在此基礎上,還通過限位臺階和導向卡槽使得腳踏上殼的轉動平穩順暢,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及觸發彈簧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腳踏開關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B1-B2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A3-A4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較優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具體實施例如圖I至圖4所示,本例提供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包括腳踏上殼I、 固定支架2、觸發彈簧3、限位臺階7、開關8和導向卡槽13,所述腳踏上殼I順著固定支架2 轉動使得腳踏上殼I的兩端分別下壓以觸發開關8,所述觸發彈簧3安裝于開關8的上方, 所述限位臺階7和導向卡槽13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I和固定支架2之間。其中,圖2是本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I是本例的A1-A2的剖面結構示意圖,SP 圖I是圖2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B1-B2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 A3-A4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所述開關8包括位于腳踏上殼I兩端下方的兩個分別用于控制工作臺升降的開關8 ;所述觸發彈簧3與開關8相對應,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I的兩端;所述腳踏開關通過落在腳踏上殼I的腳下動作進而分別觸發腳踏上殼I兩端下方的開關8, 以實現工作臺的升降;所述固定支架2為圓弧面支架,用于支撐腳踏上殼1,所述腳踏上殼I 設置于固定支架2上,形成蹺蹺板的結構;在踩動腳踏上殼I的時候,腳踏上殼I順著固定支架2轉動,腳踏上殼I的受到向下壓力的一端下壓進而觸發到其下方的開關8,而腳踏上殼I的另一端必然向上運動遠離的另一開關8,因此,能夠很簡便地避免了腳踏開關的誤動作;所述限位臺階7為用于實現限位功能的凹形臺階,所述導向卡槽13為用于實現轉動軌跡導向的U形卡槽,所述腳踏上殼I沿著導向卡槽13、并順著固定支架2轉動可以使得其轉動平穩順暢,當轉動接觸到限位臺階7時便無法繼續轉動,從而實現限位,因此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I及觸發彈簧3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開關8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例通過腳踏上殼I和固定支架2形成蹺蹺板的結構,從而分別通過腳踏上殼I的兩端來觸發工作臺升和降的開關8,同時使用者不再需要左右來回移動腳,只需踩住中間,即踩住固定支架2的位置再左右轉動就可以根據需要來觸發分布于腳踏開關兩端的開關8,還可以讓使用者提前感知是腳踏上殼I的哪一側會被觸發,所以不會誤踩開關8,在此基礎上,還通過限位臺階7和導向卡槽13使得腳踏上殼I的轉動平穩順暢,可以準確限定腳踏上殼I及觸發彈簧3的轉動軌跡和行程,防止開關8因為被過度壓縮而損壞。本例的進一步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限位導向功能的腳踏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腳踏上殼(1)、固定支架(2)、觸發彈簧(3)、限位臺階(7)、開關(8)和導向卡槽(13),所述腳踏上殼(1)順著固定支架(2)轉動使得腳踏上殼(1)的兩端分別下壓以觸發開關(8),所述觸發彈簧(3)安裝于開關(8)的上方,所述限位臺階(7)和導向卡槽(13)分別設置于腳踏上殼(1)和固定支架(2)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E延森,
申請(專利權)人:力納克傳動系統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