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包括機艙彎頭,機艙彎頭上設有發電機、發電機外殼、偏航電機、變速齒輪箱、主軸軸承、輪轂,輪轂上設有變槳軸承,其技術要點為主軸軸承和變槳軸承上設有第一防腐層,其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氟碳面漆層;發電機和偏航電機上設有第二防腐層,其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機艙彎頭、變速齒輪箱、輪轂、發電機外殼上設有第三防腐層,其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氟碳面漆層;機艙彎頭和輪轂內上設有第四防腐層,其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在主機的不同部位設置不同防腐層,提高防腐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主機,特別涉及海上用風力發電機主機。
技術介紹
根據國際標準IS012944-1風力發電機組主機的表面防腐防護的壽命要求是至少15年,其防腐保護目標是達到海洋環境下30年的壽命要求。而根據國際標準IS012944-2,處于海洋環境下的鋼結構腐蝕等級為C5-M,為腐蝕環境和腐蝕程度最嚴重的區域,也是防腐蝕保護的重點和難點,這對位于海上的風力發電機組金屬結構主機的防腐蝕保護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此外,海上風機防腐涂層一旦失效,修復難度大、成本極高。因此,設計高效和耐久性優良的防腐蝕涂層系統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耐蝕性高、成本低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包括機艙彎頭,所述的機艙彎頭內設有發電機和偏航電機,所述的發電機外套有發電機外殼,所述的發電機連接有變速齒輪箱,所述的變速齒輪箱通過主軸軸承連接有輪轂,所述的輪轂上設有變槳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軸承和變槳軸承的外表面設有第一防腐層,所述的第一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氟碳面漆層;所述的發電機和偏航電機外表面設有第二防腐層,所述的第二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所述的機艙彎頭、變速齒輪箱、輪轂、發電機外殼外表面設有第三防腐層,所述的第三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氟碳面漆層;所述的機艙彎頭和輪轂內表面設有第四防腐層,所述的第四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 80微米、環氧云鐵中間漆層厚度> 240微米、氟碳面漆層厚度> 60微米。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 60微米、環氧云鐵厚漿漆層厚度> 160微米、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厚度> 60微米。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 70微米、環氧云鐵厚漿漆層厚度> 210微米、氟碳面漆層厚度> 60微米。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 60微米、環氧云鐵中間漆層> 150微米、改性聚氨酯面漆層> 50微米。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艙彎頭上設有測風桅桿,所述的測風桅桿的外表面設有由內至外分別設有其厚度> 50微米的低表面處理環氧漆層、其厚度> 130微米的環氧厚漿中間漆層、其厚度> 60微米的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如上所述的 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艙彎頭內還設有電纜支架,所述的電纜支架表面設有其厚度>30微米的熱浸鋅層,噴鋅層表面由內至外分別設有其厚度> 40微米的環氧富鋅底漆層、其厚度> 100微米的環氧云鐵中間漆層、其厚度> 40微米的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槳軸承的端面上設有變槳法蘭,所述的機艙彎頭內設有機艙彎頭法蘭,所述的變槳法蘭和機艙彎頭法蘭外表面設有其厚度為65-95微米的無機富鋅漆層,或者是其厚度為100-150微米的噴鋅層。如上所述的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槳法蘭上設有變槳法蘭螺栓,所述的機艙彎頭法蘭設有機艙彎頭螺栓,所述的變槳法蘭螺栓和機艙彎頭螺栓表面通過無鉻達克羅涂層防腐處理,其無鉻達克羅涂層厚度為8. 6 μ 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有專利針對風機主機的不同部位、不同結構、不同材質以及不同使用環境而有針對性地研究和設計了不同的防腐涂層系統方案,從而確保潮間帶風力發電機組在30年壽命期內防腐涂層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的立體圖;圖2為圖I的局部斷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至圖2所示,一種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包括機艙彎頭1,機艙彎頭I內設有發電機2和偏航電機7,發電機2外套有發電機外殼21,發電機2連接有變速齒輪箱3,變速齒輪箱3通過主軸軸承4連接有輪轂5,輪轂5上設有變槳軸承6,主軸軸承4和變槳軸承6的外表面設有第一防腐層,第一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氟碳面漆層,第一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80微米、環氧云鐵中間漆層厚度> 240微米、氟碳面漆層厚度> 60微米,使第一防腐層厚度> 380微米,環氧富鋅底漆層中的含鋅量> 80% ;發電機2和偏航電機7外表面設有第二防腐層,第二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第二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 60微米、環氧云鐵厚漿漆層厚度> 160微米、改性聚氨酯面漆層厚度> 60微米,使第二防腐層厚度> 280微米,環氧富鋅底漆層中的含鋅量> 80%;機艙彎頭I、變速齒輪箱3、輪轂5、發電機外殼21外表面設有第三防腐層,第三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氟碳面漆層,第三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厚度>70微米、環氧云鐵厚漿漆層厚度> 210微米、氟碳面漆層厚度> 60微米,使第三防腐層厚度> 340微米,環氧富鋅底漆層中的含鋅量> 80% ;機艙彎頭I和輪轂5內表面設有第四防腐層,第四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第四防腐層中環氧富鋅底漆層> 60微米、環氧云鐵中間漆層> 150微米、改性聚氨酯面漆層> 50微米,使第四防腐層厚度> 260微米,環氧富鋅底漆層中的含鋅量> 80%。機艙彎頭I上設有測風桅桿8,測風桅桿8的外表面設有由內至外分別設有其厚度^ 50微米的低表面處理環氧漆層、其厚度> 130微米的環氧厚漿中間漆層、其厚度> 60微米的改性聚氨酯面漆層。機艙彎頭I內還設有電纜支架9,電纜支架9表面設有其厚度> 30微米的熱浸鋅層,噴鋅層表面由內至外分別設有其厚度> 40微米的環氧富鋅底漆層、其厚度> 100微米的環氧云鐵中間漆層、其厚度> 40微米的改性聚氨酯面漆層。變槳軸承6的端面上設有變槳法蘭10,所述的機艙彎頭I內設有機艙彎頭法蘭11,所述的變槳法蘭10和機艙彎頭法蘭11外表面設有其厚度為65-95微米的無機富鋅漆層,無機富鋅漆層中的含鋅量> 80%,或者是其厚度為100-150微米的噴鋅層。變槳法蘭10上設有變槳法蘭螺栓13,機艙彎頭法蘭11設有機艙彎頭螺栓14,變槳法蘭螺栓13和機艙彎頭螺栓14表面通過環保型無鉻達克羅涂層防腐處理,其無鉻達克羅涂層厚度為8. 6 μ m,無鉻達克羅國內命名為鋅鋁涂層,是一種新型的耐腐涂層,其無污染和無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上用新型耐蝕風力發電機主機,包括機艙彎頭(1),所述的機艙彎頭(1)內設有發電機(2)和偏航電機(7),所述的發電機(2)外套有發電機外殼(21),所述的發電機(2)連接有變速齒輪箱(3),所述的變速齒輪箱(3)通過主軸軸承(4)連接有輪轂(5),所述的輪轂(5)上設有變槳軸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軸承(4)和變槳軸承(6)的外表面設有第一防腐層,所述的第一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氟碳面漆層;所述的發電機(2)和偏航電機(7)外表面設有第二防腐層,所述的第二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所述的機艙彎頭(1)、變速齒輪箱(3)、輪轂(5)、發電機外殼(21)外表面設有第三防腐層,所述的第三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厚漿漆層、氟碳面漆層;所述的機艙彎頭(1)和輪轂(5)內表面設有第四防腐層,所述的第四防腐層由內至外包括環氧富鋅底漆層、環氧云鐵中間漆層、改性聚氨酯面漆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詹耀,羅鵬,徐清富,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