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目鏡位置可升降的新型門鏡,包括安裝在門鏡預留孔中物鏡組和通過連接在物鏡組后端的目鏡組構成,物鏡組由鏡筒、雙凹透鏡和凸透鏡共同組成,目鏡組由鏡筒和固定在帶拉手的鏡筒內壁上的兩面鏡面相對、相互平行的平面鏡和凹透鏡、凸透鏡共同組成。需要觀察門外景象時,觀察者拉動拉手16,帶動目鏡組在軸承11、12支撐下繞目鏡組軸線轉動過程中,使目鏡處于適合觀察的高度,兩平面鏡9、10始終與門板成45°角,門外景像通過物鏡組后所成的縮小正立虛像,經過目鏡組中正立縱前雙平面鏡組反射和目鏡組放大后的正立虛像通過目鏡8被觀察者看到。(*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門鏡
,本新型涉及適用于防盜門、安全門和其他在有限空間實現比較全角度靈活觀察的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門鏡由雙凹透鏡和一片凸透鏡組成,安裝在防盜門預留門鏡孔內,距離地面I.4米高。門鏡、鏡片多為塑料材料,門鏡預留孔貫通保險門內、外兩層門板,降低了防盜門的安全性能。觀察者通過門鏡觀察外面景像時,必須靠近門鏡,并且眼睛與門鏡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對觀察者存在一定人身安全隱患。同時門鏡的觀察孔和物鏡孔高度一致且固定不變,不便于不同身高人群使用,尤其是身高較矮群體,比如兒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目鏡可升降門鏡這種新型門鏡裝置,將目鏡組和物鏡組通過潛望鏡組結合在一起,目鏡組通過軸承與前端鏡筒和支架板連接在一起。在物鏡位置、高度和觀察角度不變的情況下,將門鏡的物鏡部分和目鏡部分位置錯開,同時目鏡部分可以自由上下移動,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都能通過新型門鏡進行觀察,視野范圍廣。這種新型門鏡不使用時,觀察孔自動遮蔽在遮擋板后面,門外不能通過門鏡看到門內,達到防窺效果。這種新型門鏡從整體上提高了防盜門門鏡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將由固定在同一鏡筒內,主光軸重合的雙凹透鏡和一片與雙凹透鏡所成虛像距離小于焦距的凸透鏡組成的透鏡組稱為物鏡組。將由兩面相互平行,鏡面相對,并與中心連線分別成45°角的平面鏡組稱為潛望鏡組。其中一面平面鏡用于接受光線射入,稱為射入孔平面鏡,另一面平面鏡作為反射光線射出的平面鏡,稱為射出孔平面鏡。分別以兩平面鏡的中心連線在兩平面鏡的反射線為中心,在鏡筒側壁開兩個通光孔,射入孔平面鏡一端的通光孔稱為射入孔,射出孔平面鏡一端的通光孔稱為射出孔。在射出孔安裝一片凹透鏡,稱為目鏡。在兩平面鏡中心連線之間安裝焦距大于作為目鏡的凹透鏡的虛焦距的凸透鏡。射出孔平面鏡、目鏡、兩平面鏡之間的凸透鏡都固定在鏡筒內壁,共同構成目鏡組。將物鏡組安裝在防盜門的門鏡預留孔內,鏡筒的中心線與防盜門門板所在平面垂直,物鏡組鏡筒后端正對一組潛望鏡組的入射口,再把這組潛望鏡組射出口后面再連接到目鏡組入射孔前端。或者物鏡組安裝在防盜門的門鏡預留空孔內后,物鏡組鏡筒后端直接安裝目鏡組,物鏡組鏡筒后端開口正對目鏡組射入孔。將目鏡組通過軸承與前端鏡筒和支架板連接在一起,使目鏡組能夠繞以目鏡組兩平面鏡中心連線在射入孔平面鏡反射線所在的垂直于防盜門的直線為軸轉動。從而門外景像通過物鏡組所成的正立虛像,再通過平面鏡的反射和目鏡組透鏡的放大,射出目鏡組的凹透鏡目鏡。這樣觀察者的眼睛在不同高度,都能通過可繞軸轉動的目鏡組,觀察到門外景像。附圖說明其中,圖I是拉手式的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圖2是拉手式帶視窗支架板部分;圖3是防窺擋板和帶減振層的底板部分的安裝示意圖;圖4是防窺擋板部分; 圖5是帶減振層的擋板底板部分;圖6是拉繩式帶視窗支架板部分;圖7是四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圖8是四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的安裝位置示意圖;圖9是外置式二次反射安全門鏡;圖10是內置式二次反射安全門鏡。具體實施方式圖I :拉手式的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圖中1表示內門板,2表示外門板,3表示鏡筒一,稱為物鏡組鏡筒,安裝在門鏡預留孔中,與門板垂直,4表示鏡筒二,稱為目鏡組鏡筒,5表示雙凹透鏡,由兩片重疊在一起的凹透鏡組成;6表示凸透鏡一,7表示凸透鏡二。8表不凹透鏡,稱為目鏡,9表不平面鏡一,10表不平面鏡二,這兩面平面鏡構成一組潛望鏡組,9稱為射入孔平面鏡,10稱為射出孔平面鏡,11表示軸承一,12表示軸承二,13表不轉軸,14表不螺母,15表不支架板,固定在門板I上。16表不拉手,與鏡筒二 4固定在一起,17表示視窗,在支架板15預留的正對凹透鏡8位置,18表示拉手槽。是在支架板預留的拉手活動的開口,19表示平面鏡的固定架,20表示在物鏡組鏡筒預留的門鈴孔。鏡筒一 3、雙凹透鏡5和凸透鏡一 6共同組成物鏡組。凸透鏡二 7、凹透鏡8、平面鏡一 9、平面鏡二 10固定在鏡筒二 4內壁,共同組成目鏡組,軸承一 11外徑與鏡筒二 4連接,內徑與鏡筒一(3)連接,軸承二 12外徑與支架板15連接,內徑與轉軸13連接。帶有視窗17、拉手槽18、軸承一 11、軸承二 12的支架板和帶拉手16的目鏡組一起,稱為拉手式可升降目鏡組。物鏡組后端開口正對目鏡組的射入孔。物鏡組與拉手式可升降目鏡組一起構成拉手式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觀察者需要觀察門外景像時,拉動拉手16,帶動目鏡組在軸承一 11、軸承二 12支撐下繞軸線轉動,使凹透鏡8處于適合觀察的高度,潛望鏡組兩平面鏡組的平面鏡一 9、平面鏡二 10始終與門板成45°角,門外景像通過物鏡組后所成的縮小正立虛像,經過目鏡組中潛望鏡組反射和目鏡組放大后的正立虛像通過凹透鏡8被觀察者看到。圖2-5 :拉手式帶視窗支架板部分。圖中4表示鏡筒二,稱為目鏡組鏡筒,12表示軸承二,13表不轉軸,15表不支架板,16表不拉手,固定在鏡筒二 4外壁,17表不視窗,18表示拉手槽,21表示防窺擋板,22表示螺母,23表示螺絲,24表示帶減振層的擋板底板。虛線部分表示被遮擋在支架板下面。通過螺母22和螺絲23將防窺擋板21固定到支架板視窗上的需要的位置。當使用拉手式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這種新型門鏡觀察門外景像時,拉動拉手16將可升降的目鏡滑入視窗17,不使用時候,鏡筒二 4在重力作用下自動靠在防窺擋板21的減振層上,凹透鏡8被防窺擋板21遮擋。圖6 :是拉繩式帶視窗支架板部分。圖中4表示鏡筒二,稱為目鏡組鏡筒,虛線表示在支架板下面,12表示軸承二,13表示轉軸,15表示支架板,17表示視窗,25表示拉繩鼻,固定在鏡筒二 4上,26表示拉繩,連接在拉繩鼻上,27表示彈簧,一端連在支架板上,另一端固定在鏡筒二 4上,28表示支架板上的緣防窺擋板,29表示支架板上緣的減振層,30表示支架板下緣的減振層。圖中虛線部分表示被遮擋在支架板下面。圖I所述的拉手式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當去掉拉手16后,安裝本圖6所述的拉繩鼻25、拉繩26,與帶視窗17、軸承二 12、轉軸13、彈簧27的支架板,共同構成拉繩式可升降目鏡組。將圖2-5中拉手和帶減振層的防窺擋板底板部分用拉繩式帶視窗支架板部分代替,與可升降目鏡組一起,組成拉繩式的兩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當使用這種新型門鏡時,拉動拉繩26將凹透鏡8從被防窺擋板28的遮擋位置滑入視窗17 ;不使用時候,松開拉繩26,拉簧27拉動鏡筒二 4自動靠在防窺擋板減振層29,凹透鏡8被上緣防窺擋板28遮擋。圖7 :四次反射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圖中1表示內門板,2表示外門板,3表示鏡筒一,稱為物鏡組鏡筒,安裝在門鏡預留孔中,與門板垂直,4表示鏡筒二,稱為目鏡組鏡筒,5表不雙凹透鏡。由兩片重疊在一起的凹透鏡組,6表不凸透鏡一,7表不凸透鏡二。8表不凹透鏡,稱為目鏡,9表不平面鏡一,10表不平面鏡二,11表不軸承一,12表不軸承二,,13表不轉軸,14表不螺母,15表不支架板,16表不拉手,與鏡筒二 4固定在一起,17表不視窗, 18表示拉手槽,是在支架板預留的開口,19表示平面鏡固定架,20表示在鏡筒二 4預留的門鈴孔,31表示鏡筒三,稱為軸平面鏡組鏡筒,32表示通光口一,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目鏡可升降安全門鏡,其特征是:目鏡組和物鏡組通過潛望鏡組結合在一起,目鏡組通過軸承與前端鏡筒和支架板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文風,
申請(專利權)人:郭文風,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