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地板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使用植入基板內的以長絲碳纖維作為暖芯的碳纖維電纜產熱的紅外自發熱地板。它包括自上而下逐層配置的耐磨層、裝飾層、基材和平衡層,所述裝飾層和基材經過阻燃處理;所述基材底面設有槽口向下的線槽,所述平衡層對應所述線槽的位置鏤空;所述線槽內布有互相連接的電源線和碳纖維電纜;所述碳纖維電纜內碳纖維為長絲碳纖維;所述電源線接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設置有USB接插件;所述平衡層以下自上而下依次配置紅外反射膜、隔熱層和保溫層。該紅外線自發熱地板升溫快、散熱均勻,性能穩定,耐腐蝕、不衰減、不易氧化,節能、省電,精確控溫,健康、環保,蓄熱功能強,安裝簡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地板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使用植入基板內的以長絲碳纖維作為暖芯的碳纖維電纜產熱的紅外自發熱地板。
技術介紹
現有市場上一些電地暖發熱材料采用金屬絲為發熱暖芯的電纜、碳晶為發熱材料的碳晶發熱板,但金屬和碳晶自身材料性質以及該類電地暖設備結構上的一些缺陷,使電地暖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使用壽命也不夠夠長。如金屬絲為暖芯的地熱電纜其質地過硬,在生產和施工中避免不了多次折彎,而多次彎折造成的電纜局部電阻過高和電纜損壞在通電后出現擊穿絕緣現象,對采暖區域安全問題影響很大;金屬絲地熱通電會產生電磁波,雖然有些廠家稱這些有害電磁波比較少,·但對于50年壽命的地暖工程,也就意味著我們將50年處于這樣有害的電磁輻射中,這對人體是極為不利。碳晶發熱板中的碳晶是粉末狀碳纖維(粉末狀碳纖維是短絲或長絲碳纖維磨碎而成的),碳晶發熱板是在工業PVC板上噴射粉末狀碳纖維和黏合劑壓制而成。這種碳晶發熱板產品性能上存在很大隱患,表現為一、粉末狀碳纖維抗老化能力差,發熱片電極抗氧化能力差,噴射不均勻會出現發熱不均,過熱條件下容易龜裂,容易造成危險。二、依附材料PVC板在經過長時間加熱過程中容易產生變形扭曲等現象,造成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三、這種產品在使用5年之后出現嚴重衰減,整體壽命一般在15年。遠不能滿足地面采暖^ 50年壽命要求。現有電熱地板的結構是將上下覆有阻燃材料的導熱材料夾在裝飾層和基材之間,如申請號為“200910196362. I”的“遠紅外線熱能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鋪裝方法”,其碳晶電熱材料片貼合在表板和基板間。只在電熱材料片的上下涂布一層環氧樹脂膠粘劑,阻燃不徹底,且暖芯設置于表板接近上表面的位置,運輸、拆裝過程容易被撞擊損壞,造成浪費,同時使用過程中的斷裂、隔熱效果不好等原因,可能造成短路、不發熱等問題,且現有電熱地板阻燃不夠徹底,室內著火時整個地板可能會被點燃,使用不安全。現有電熱地板間的連接方式采用地板與地板之間兩端固定連接部搭接的方式,連接部位防水性差、且容易由于撞擊產生錯位或破損造成接觸不良。由于實木阻燃性不夠好,現有電熱地板多為強化復合地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無需維修,安全性好,節能環保,能終身使用的紅外自發熱地板及其加工工藝。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紅外自發熱地板,包括自上而下逐層配置的耐磨層、裝飾層、基材和平衡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和基材經過阻燃處理;所述基材底面設有槽口向下的線槽,所述平衡層對應所述線槽的位置鏤空;所述線槽內布有互相連接的電源線和碳纖維電纜;所述碳纖維電纜內碳纖維為長絲碳纖維;所述電源線接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設置有USB接插件;所述平衡層以下自上而下依次配置紅外反射膜、隔熱層和保溫層。本技術裝飾層和基材都經過阻燃處理,并將碳纖維電纜設置于基板內,即使地板表層破損也不會損壞內部發熱部件,且利用能活動的USB接插件進行地板間的連接靈活性更大,更加穩固,不會受外界撞擊而脫開斷電。 碳纖維電纜處在全阻燃且不受外界撞擊影響的環境中,性能非常穩定,大大延長了電熱地板的使用壽命,使用更安全。現有的電熱地板間的連接采用定位連接的方式,地板容易在運輸、拆裝或使用過程中的撞擊中損壞或錯位,導致無法電連接,以及長期使用過程中地板變形時,導致接觸不良短路,同時對地板加工時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連接部位若左右偏移會使地板間電連接錯位而無法連接上,若上下深度不精確會造成連接部位無法接觸到或過盈連接導致地板拱起或連接部長時間使用而破損接觸不良,且定位連接只能在地板間接縫處進行連接,地板滲水后,連接部位立刻會浸到水,破壞地板間的電路連接。本技術采用能靈活移動的并經過絕緣、防水和耐高溫處理的USB接插件,降低對地板間連接部位的加工要求,加工更加方便,安裝時地板間連接好的USB接插件避開地板間的接縫放置,防水性更佳,使用時無需擔心地板受撞擊后的撞擊力直接傳到連接部,致使連接部位受到破壞影響地板的電熱功倉泛。現有電熱地板間的連接部都位于裝飾層和基板間,位于地板的上部,使用過程中更易受撞擊和滲水的影響。本技術地板USB接插件同碳纖維電纜都設置于基板內,防撞和防水性較好,地板使用性能更穩定,壽命更長。發熱部件設置于基板下表面的線槽內并結合紅外反射膜、隔熱層和保溫層,使整塊基板都受熱,通過基板再傳導到基板上表面,使地板整個加熱區域溫度均勻,人體的觸感更加舒適,使用時也更加安全。長纖碳纖維電熱轉換率高達98%。在運行費用上長絲碳纖維紅外自發熱地板要比金屬絲電地暖節約30%。較之金屬絲的電磁輻射,碳纖維紅外自發熱地板輻射的4-17 ii m紅外線對人體極為有益,在醫學上4-17 的紅外線稱為“生命之光”。在醫學界常用它來對人作理療,效果非常理想。紅外自發熱地板發熱暖芯是非金屬材料,通電后的碳纖維中的碳分子做“布朗運動”,無電磁輻射,無衰減,穩定性更高。碳纖維電纜通電后,長絲碳纖維發熱,并在40 -60°C的溫度間運行,而金屬絲發熱不穩定,短路時溫度會驟升甚至超過100度,普通阻燃材料無法隔絕這樣的高溫傳到基板或裝飾板上,致使地板燃燒。碳纖維電纜的熱能通過熱傳導(對流)的方式和紅外低溫輻射方式傳給受熱體,更安全。現有在發熱材料上下附加單薄的阻燃材料,其阻燃性和防撞性不夠好,同時還影響導熱速度,同時造成熱能的浪費。本技術的裝飾層和基材都用真空加壓浸潰法進行阻燃處理,基板內的碳纖維電纜處在更厚實的阻燃環境中,無需在其上下表面附加其他阻燃材料,碳纖維電纜產生的熱能,全部充分的導到地板上而不產生浪費,整個地板溫度均衡,觸感更溫和舒適,不會因表層過熱而使室內氣流產生揚塵現象。作為優選,所述線槽包括相互交錯的橫向線槽和縱向線槽。作為優選,所述基材底面設有三條縱向線槽和四條橫向線槽,所述基材兩端各設置有兩條橫向線槽,所述橫向線槽包括外橫向線槽和內橫向線槽;所述內橫向線槽和所述縱向線槽內設置有S形排布的碳纖維電纜;所述外橫向線槽內各設置電源線;所述電源線兩端連接有USB接插件;所述碳纖維電纜兩端分別與兩條電源線電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基材設置有兩條縱向線槽,基材兩端各設置有一條橫向線槽;所述一條橫向線槽和兩條縱向線槽內設置有U形排布的碳纖維電纜;所述另一條橫向線槽內設置有兩條電源線;所述兩條電源線兩端通過雙線USB接插件絕緣連接;所述碳纖維電纜兩端分別電連接于兩條電源線。作為優選,所述基材上設置有兩條縱向線槽,基材一端設置有兩條橫向線槽,另一端設置有一條橫向線槽;所述兩條縱向線槽內和基材上只具有單條橫向線槽一端的橫向線槽內設置有U形排布的碳纖維電纜,另一端的兩條橫向線槽和兩條縱向線槽位于該兩條橫·向線槽間的部分內設置有兩條Z形交錯排布電源線,所述電源線兩端連接有USB接插件,所述碳纖維電纜兩端分別電連接于兩條電源線。針對不同規格的長絲碳纖維電纜其發熱的功率不同,產生的熱量能輻射面積也不同,以及不同質地的木材傳熱性能不同,可運用不同的布線方式。使整個地板均勻地達到需求溫度,而不出現局部冷局部熱現象。地板之間通過電源線兩端的USB接插件進行并聯連接。碳纖維電纜與電源線之間的連接采用USB公母件對接技術,外用熱包裹技術進行絕緣處理,電源線之間連接用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紅外自發熱地板,包括自上而下逐層配置的耐磨層(1)、裝飾層(2)、基材(3)和平衡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層(2)和基材(3)經過阻燃處理;所述基材(3)底面設有槽口向下的線槽,所述平衡層(4)對應所述線槽的位置鏤空;所述線槽內布有互相連接的電源線(5)和碳纖維電纜(6);所述碳纖維電纜(6)內碳纖維為長絲碳纖維;所述電源線(5)接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設置有USB接插件;所述平衡層(4)以下自上而下依次配置紅外反射膜(7)、隔熱層(8)和保溫層(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金根,何家忠,劉文山,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未來家木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