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連接件,包括:至少一掛件,該掛件一端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該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具備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調節功能,而且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調節簡易靈活,便于批量生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件。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一些建筑工程為了提高保溫和隔音性能,通常在主體結構墻體外再增加一層圍護墻體。這些圍護墻體所使用的材 料一般不具備太大的承重能力,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專用的連接件將其懸掛在土體結構之上。這種起懸掛作用的連接件,工程用量非常大,但通常只是為某個具體的建筑工程而設計,功能比較單一,不具備調節功能或僅具有很小的調節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連接件,可解決現有技術中連接件不具備調節功能或僅具有很小的調節功能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接件,包括至少一掛件,該掛件一端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該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連接。所述的連接件,其中,該U型槽底部設有第一螺栓孔及第一螺栓,該第一螺栓旋合穿過該第一螺栓孔頂靠該固定板。所述的連接件,其中,該第一螺栓上還配有將該第一螺栓鎖定在所述U型槽底部的螺母。所述的連接件,其中,所述U型槽前板設有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旋合穿過該第二螺栓孔頂靠該固定板。所述的連接件,其中,該固定板正面設有一個安裝槽,該第二螺栓卡在該安裝槽內。所述的連接件,其中,該固定板正面設有多個安裝槽,每個安裝槽位置可安裝一個掛件,該掛件的第二螺栓卡在該安裝槽內。實施本技術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活動連接,并在U型槽底部設置第一螺栓孔配合第一螺栓,不僅通過旋合第一螺栓能夠調節掛件與固定板之間的高度差,而且掛件通過U型槽可沿固定板左右滑動,使連接件具備了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調節功能,且U型槽前板設置的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固定板正面設有安裝槽,以便所述第二螺栓卡在所述安裝槽內,進一步在調整好掛件的左右方向后將掛件固定在固定板上。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調節簡易靈活,便于批量生產。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I 掛件11 U 型槽111第一螺栓孔112 第一螺栓 114第二螺栓孔115 第二螺栓2 固定板21 安裝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見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連接件包括掛件I和固定板2,其中掛件I通過一端的U型槽11與所述固定板2活動連接。具體的,掛件I的一端設置有U型槽11,可使掛件I通過該U型槽11懸掛在固定板2的上端。U型槽11的寬度可以與固定板2的厚度一致,也可以略大于固定板2的厚度,但是不能小于固定板2的厚度。所述U型槽11底部設有第一螺栓孔111及第一螺栓112,所述第一螺栓112旋合穿過所述第一螺栓孔111頂在所述固定板2 —端,通過旋合所述第一螺栓112調節所述掛件I與所述固定板2之間的高度差。具體的,為了穩定與耐用,在U型槽11底部的正中間設有第一螺栓孔111,配合第一螺栓孔111設置有第一螺栓112,第一螺栓112穿過第一螺栓孔111正好頂在固定板2的上端。通過不同程度的旋合第一螺栓112,使第一螺栓112穿過第一螺栓孔111露出不同長度的螺桿,以便于調節掛件I與固定板2之間的高度差。可選的,所述第一螺栓112上還配有將所述第一螺栓112鎖定在所述U型槽11底部的螺母113。具體的,螺母113在圖I中省略未畫出。當確定好調節掛件I與固定板2之間的高度差后,可將螺母113旋合在第一螺栓112穿過U型槽11后露出的螺桿上,以便將所述第一螺栓112鎖定在所述U型槽11底部,達到掛件I在固定板2上的穩定性。可選的,所述掛件I通過所述U型槽11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動。具體的,由于U型槽11的寬度可以與固定板2的厚度一致,也可以略大于固定板2的厚度,但是不能小于固定板2的厚度,所以掛件I通過U型槽11能夠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動,以實現連接件左右方向靈活調節的功能。可選的,如圖I所示,所述U型槽11前板設有第二螺栓孔114及第二螺栓115,所述第二螺栓115旋合穿過所述第二螺栓孔114頂在所述固定板2正面。具體的,當掛件I通過所述U型槽11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動時,當位置確定時,為了進一步固定掛件1,在U型槽11前板設有第二螺栓孔114,配合第二螺栓孔114設置有第二螺栓115,第二螺栓115旋合穿過第二螺栓孔114,正好頂在固定板2正面。可選的,如圖I所示,所述固定板2正面設有安裝槽21,以便所述第二螺栓115卡在所述安裝槽內。 具體的,為了達到更加可靠的穩定性,在固定板2正面設有安裝槽21,當第二螺栓115旋合穿過第二螺栓孔114后,正好能卡在安裝槽21內。安裝槽21的寬度可設置為與第二螺栓115的螺桿的直徑相同,以便于第二螺栓115穿過第二螺栓孔114后,正好卡在安裝槽21內。以上只是本技術的一種實施例,本技術的的固定板可以為一個長板,其上有多個安裝槽,每個安裝槽的位置都可以安裝一個掛件。這樣一個固定板上就可以安裝多個掛件。此外本技術另一種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中,如果修改了方向,固定板有多長,就有開一個安裝槽跟固定板一樣長。而將掛件隨意安裝在固定板任意位置,只要螺栓能固定在安裝槽內就可以。當然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技術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技術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技術所涵蓋的范圍。無論如何變化,本技術的基本思想就是通過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活動連接,并在U型槽底部設置第一螺栓孔配合第一螺栓,不僅通過旋合第一螺栓能夠調節掛件與固定板之間的高度差,而且掛件通過U型槽可沿固定板左右滑動,使連接件具備了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調節功能,且U型槽前板設置的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固定板正面設有安裝槽,以便所述第二螺栓卡在所述安裝槽內,進一步在調整好掛件的左右方向后將掛件固定在固定板上。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調節簡易靈活,便于批量生產。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掛件,該掛件一端為U型槽;以及 一固定板,該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該U型槽底部設有第一螺栓孔及第一螺栓,該第一螺栓旋合穿過該第一螺栓孔頂靠該固定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 該第一螺栓上還配有將該第一螺栓鎖定在所述U型槽底部的螺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槽前板設有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旋合穿過該第二螺栓孔頂靠該固定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 該固定板正面設有一個安裝槽,該第二螺栓卡在該安裝槽內。6.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掛件,該掛件一端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該掛件一端的U型槽與固定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寶鯤,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