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屬于工民建筑,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里的各落水管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在屋面天溝中鋪設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的厚度可為100~150mm,此鵝卵石層的下部為厚度50~100mm的大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的上部為厚度50mm的小鵝卵石層,將小鵝卵石層撫平,在鵝卵石層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此水篦子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這樣,所鋪設的鵝卵石層具有保溫的作用,就減少了屋面保溫層因溫度變化而形成的龜裂,有效地減少了建筑屋面天溝后期發生滲漏的現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工民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種工民建筑的屋面排水天溝。
技術介紹
目前,在屋面建筑工程中,多數是結構層施工完畢后,在結構層面上做防水層,防水層上邊再做保溫層,保溫層上邊做鋼筋混凝土收面層,在屋面的四周或者縱向作排水天溝,在天溝底部設置落水管(室外落水和室內落水),且落水管的上口和鋼筋混凝土收面層上表面平齊;但由于鋼筋混凝土收面層一般較薄,且收面層的下部為不同屬性的保溫材料,施工后易因為溫度變化而收面層龜裂,在下雨的時候就會滲進雨水,由于設計沒有考慮保·溫層下的排水,這時保溫材料的空隙就會儲存大量的雨水,時間久了就會發生屋面天溝漏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不僅結構合理,使用可靠,保證排水暢通,而且還有效地減少屋面因溫度變化而發生龜裂,減少屋面漏水現象的發生。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包括屋面的結構層、防水層和落水管,在屋面的結構層上設置防水層,且該防水層做入落水管的喇叭口的深度不少于50mm,在防水層上對應位于預埋落水管的位置預留寬不少于400mm、深度不少于200mm的屋面天溝,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里的各落水管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在屋面天溝中鋪設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的厚度可為100 150mm,此鵝卵石層的下部為厚度50 100 mm的大鵝卵石層,此大鵝卵石的直徑為35 50mm,此鵝卵石層的上部為厚度50mm的小鵝卵石層,此小鵝卵石的直徑為20 35mm,將小鵝卵石層撫平,在鵝卵石層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此水篦子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此水篦子的長X寬X厚可為500mmX 400mm X50mmo這樣,所鋪設的鵝卵石層具有保溫的作用,就減少了屋面上全部使用保溫材料做的整體屋面保溫層因溫度變化而在天溝與屋面交界處形成的龜裂,有效地減少了建筑屋面天溝后期發生滲漏的現象。本技術所提出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不僅結構合理,使用可靠,保證排水暢通,而且還有效地減少了屋面因溫度變化而發生的龜裂,減少了屋面天溝漏水現象的發生。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所提出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提出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的主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提出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的件2:水篦子的主視示意圖。圖I、圖2中1、防水層 2、水篦子 3、鵝卵石層 4、屋面天溝 5、落水管 6、結構層 7、鋼絲球。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中可以看出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包括屋面的結構層6、防水層I和落水管5,在屋面的結構層6上設置防水層1,且該防水層I做入落水管5的喇叭口的深度不少于50mm,在防水層I上對應位于預埋落水管5的位置預留寬不少于400mm、深度不少于200mm的屋面天溝4,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4里的各落水管5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7,在屋面天溝4中鋪設鵝卵石層3,此鵝卵石層3的厚度可為100 150mm,此鵝卵石層3的下部為厚度50 100 mm的大鵝卵石層,此大鵝卵石的直徑為35 50mm,此鵝卵石 層3的上部為厚度50 mm的小鵝卵石層,此小鵝卵石的直徑為20 35mm,將小鵝卵石層撫平,在鵝卵石層3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2,此水篦子2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2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此水篦子2的長X寬X厚可為500mm X 400mm X 50mm。這樣,所鋪設的鵝卵石層3具有保溫的作用,就減少了屋面上全部使用保溫材料做的整體屋面保溫層因溫度變化而在天溝與屋面交界處形成的龜裂,有效地減少了建筑屋面天溝4后期發生滲漏的現象。權利要求1.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包括屋面的結構層(6)、防水層(I)和落水管(5),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4)里的各落水管(5)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7),在屋面天溝(4)中鋪設鵝卵石層(3),此鵝卵石層(3)的厚度為100 150mm,此鵝卵石層(3)的下部為厚度50 100 mm的大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3)的上部為厚度50 mm的小鵝卵石層,在鵝卵石層(3)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2),此水篦子(2)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2)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其特征在于此大鵝卵石的直徑為35 50mmo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其特征在于此小鵝卵石的直徑為20 35m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其特征在于此水篦子(2)的長X寬 X 厚為 500mm X 400mm X 50mm。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屬于工民建筑,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里的各落水管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在屋面天溝中鋪設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的厚度可為100~150mm,此鵝卵石層的下部為厚度50~100mm的大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的上部為厚度50mm的小鵝卵石層,將小鵝卵石層撫平,在鵝卵石層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此水篦子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這樣,所鋪設的鵝卵石層具有保溫的作用,就減少了屋面保溫層因溫度變化而形成的龜裂,有效地減少了建筑屋面天溝后期發生滲漏的現象。文檔編號E04D13/064GK202787726SQ20122048590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3日專利技術者劉文峰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溝,包括屋面的結構層(6)、防水層(1)和落水管(5),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溝(4)里的各落水管(5)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鋼絲球(7),在屋面天溝(4)中鋪設鵝卵石層(3),此鵝卵石層(3)的厚度為100~150mm,此鵝卵石層(3)的下部為厚度50~100?mm的大鵝卵石層,此鵝卵石層(3)的上部為厚度50?mm的小鵝卵石層,在鵝卵石層(3)上放置鋼筋混凝土水篦子(2),此水篦子(2)為長方體且中間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長條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與水篦子(2)的寬邊平行,此漏水口的兩端呈半圓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