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2)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分梳輥(1)。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形成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所述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將分梳輥(1)的在其錠子(12)那一側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的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由端紡紗機(open-end spinning machine,自由端轉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內的分梳棍(combining roller)。
技術介紹
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分梳輥,所述分梳輥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腔室內且借助于軸承從內端部與分離裝置殼體內容納的錠子相連。分離裝置殼體中的腔室通過分離的纖維的通道與紡杯的真空空間連接,或者與用于雜質排出的真空通道連接,紡杯的負壓協作以將分離的纖維傳輸到紡杯中。甚至在加壓空氣引導到分離裝置殼體的腔室的一部分中時,例如與纏結之前的纖維吹氣有關,在分離裝置殼體的大部分容積中存在負壓。由負壓存在不利地影響的空間是通過在分梳輥端部和分離裝置殼體腔室的內表面區域之間的圓形環形成的間隙,同時圓形環由分梳輥的錠子直徑界定且由分離裝置殼體的腔室直徑界定。該空間借助于軸承與外部環境連接,同時軸承被潤滑。因而,吸入軸承空間的空氣將潤滑劑帶入分梳輥內端部和分離裝置殼體腔室的內表面之間的空間中。來自于纖維、短纖維或其碎片的雜質和在操作期間可能進入分離裝置的灰塵顆粒與潤滑劑形成阻塞該空間的糊狀物。空間的定期清潔增加了維修停機時間,可能導致分離裝置的故障。分梳輥內端部的空間通過具有較高絕對壓力的通道與分梳輥外端部上的空間互連實際上是可能的,然而,這導致動態不平衡輥或其平衡的問題。技術方案的目的是消除現有技術的缺陷或者至少基本上改變它。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方案的目的是消除或最小化在分離裝置殼體的大部分容積中的負壓和/或消除或最小化動態不平衡分梳輥或其平衡的問題。轉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的原理根據以下技術方案,形成將靠近其錠子的分梳輥內端部和分離裝置殼體的內表面壁之間的間隙的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的至少一個通風通道。如果在分離裝置殼體的內壁中形成進入分離裝置殼體內的空間中的通風通道輸入孔,最終在分離裝置殼體的內周邊表面的一部分中,那么是有利的,該部分由分離裝置的內表面壁線性限定且最大為分梳輥內端部的上邊緣。根據該技術方案的分離裝置的布局將借助于通風通道提供從外部環境抽吸空氣,這將減少或完全消除分梳輥內端部和分離裝置殼體腔室的內表面之間的空間中的負壓,借助于此將防止空氣與潤滑劑從分梳輥錠子抽吸到該空間中。如果通風通道配備有外部環境輸入的過濾裝置,那么是有利的。因而,防止不希望外來物體滲透到分離裝置殼體腔室中。本技術還涉及一種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內的分梳輥,其中,在分離裝置殼體中形成至少一個通風通道,所述至少一個通風通道將分梳輥的在其錠子那一側的內端部和分離裝置殼體的內表面壁之間的間隙的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有利地,通風通道在外部環境部分的輸入處配備有過濾裝置。附圖說明附圖示出了技術方 案的示例性布局,其中,圖I示出了根據第一可選方案的分離裝置的軸向截面,圖2表示具有通風通道過濾器的第二可選方案的軸向截面。具體實施方式自由端紡紗機的紡紗單元(紡紗器)包括分離裝置,用于從進來的纖維辮(并絲)剝離分離的纖維,紡紗單元具有紡杯,分離的纖維在紡杯中紡織。分離裝置包括配備有涂層11的分梳輥1,在其周邊上具有齒狀或針狀輪廓。分梳輥借助于軸承2中的懸浮錠子12(on-the-fly spindle)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軸承2中填充有潤滑劑。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形成未示出的通道,用于纖維辮的進入,用于將分離的纖維傳送到紡杯以及將雜質移除到轉杯紡紗機的廢物通道。根據圖I所示的技術方案,在分離裝置的殼體3中形成兩個通風通道31,其進入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空間中的輸入孔311在分離裝置的殼體腔室3的表面壁32中形成。通風通道31的相對端部通向外部環境。根據圖2所示的技術方案,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形成通風通道33,其進入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空間中的輸入孔331在分離裝置殼體3腔室的靠近分離裝置殼體3腔室的表面壁32的周邊表面34中形成,在分梳輥I的內端部13的上邊緣131的水平之下。通風通道33的相對端部通向外部環境。在通風通道33內形成延伸部,其中,過濾裝置4定位在所述延伸部中,過濾裝置4通過將“泡沫”或過濾器濾網插件或者由可能從外側吹入的空氣可滲透的任何材料制成的插件形成。分離裝置殼體3腔室的相關部分以已知方式通過用于輸入纖維辮的通道與外部環境連接。另一方面,用于將分離的纖維傳送到紡杯和用于將雜質移除到廢物通道的通道以已知方式分別連接到紡杯的真空空間和紡紗機的中心真空廢物通道。因而,分離裝置殼體3腔室的大部分處于負壓。根據現有技術,分梳輥I的來自其錠子12的一部分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也是真空空間。雖然用于放置分梳輥I的錠子12的軸承2通過軸承蓋包裝,但是仍然有少量的空氣從環境經過蓋吸入且進一步通過錠子12和軸承2殼體腔室之間的空間。空氣將潤滑劑隨之一起從軸承攜帶且將其帶至分梳輥I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壁32之間的間隙5中。由于纖維碎片、灰塵和其它雜質在分離裝置殼體腔室3和分梳輥的全部空間內因而甚至在分梳輥I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中移動,那么吸入的潤滑劑與這些碎片和雜質形成糊狀物,相對窄的間隙5由所述糊狀物阻塞。根據該技術方案,外部環境空氣通過通風通道31和/或33抽吸,其消除在分梳輥I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中的負壓,借助于此消除沿分梳輥I的錠子12的壓力梯度,從而不發生潤滑劑不希望地抽吸到間隙5中。同時,防止從分梳和傳輸區域到間隙5的灰塵顆粒和纖維碎片的任何滲透。放置在通風通道33中最終在通道31中的過濾裝置4防止外來顆粒吸入分離裝置殼體3腔室。清楚的是,根據示例的保護要求,通風通道31、33或過濾裝置4的布局不受限制。附圖標記列表I分梳輥11 (分梳輥的)涂層12 錠子13 (分梳輥的)內端部131 (分梳輥的)內端部的上邊緣 2 軸承3分離裝置殼體31通風通道311輸入孔32 (殼體腔室的)表面壁33通風通道331輸入孔34 (殼體腔室的)周邊表面4過濾器插件5 間隙權利要求1.一種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2)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分梳輥(I),其特征在于,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形成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所述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將分梳輥(I)的在其錠子(12)那一側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⑶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的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中形成進入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空間的通風通道(31)的輸入孔(31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進入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空間的通風通道(33)的輸入孔(331)在分離裝置殼體周邊表面(34)的一部分中形成,該部分由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的長度限定且最大為分梳輥(I)的內端部(13)的上邊緣 (13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風通道(31,33)在外部環境部分的輸入處配備有過濾裝置(4)。專利摘要一種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2)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分梳輥(1)。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由端紡紗機的分離裝置,包括借助于軸承(2)容納在分離裝置殼體(3)內的分梳輥(1),其特征在于,在分離裝置殼體(3)中形成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所述至少一個通風通道(31,33)將分梳輥(1)的在其錠子(12)那一側的內端部(13)和分離裝置殼體(3)的內表面壁(32)之間的間隙(5)的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V·庫貝斯,Z·杰爾格斯,
申請(專利權)人: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