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類,特別涉及一種銑刀結構改良。技術背景眾所周知, 一般傳統常用的微小銑刀,是指用于印刷電路板(PCB)的銑削溝槽的加工,外徑約為3.2mm以下的銑刀;傳統微小銑刀的制造方法為使用整支的碳化鎢棒,研磨切削成形 即可為成品,然而,因碳化鵒材質為極硬的材料,不僅難以加工且價 格非常昂貴,故加工時間相當長而且會耗費材料,導致成本增加且磨 耗時會產生污染,需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銑刀結構改良,解決了常用銑刀 成本高、制造時間長、耗費材料及磨耗時產生污染等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刃部,由高硬度材質制成,該刃 部一端設有對接面,遠離對接面的另一端設有切削端;柄部,由中硬 度材質制成,該柄部一端具有一連接面,該柄部的連接面與刃部的對 接面固接結合,藉以組成一微小銑刀;其中,高硬度材質為碳化鶴材 質;中硬度材質為不銹鋼材質;柄部的連接面與刃部的對接面間通過 焊接方式或強力黏著劑予以固接結合。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可節省銑刀的制造時間與昂貴的碳化鵒 材料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及磨耗所產生的污染,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及附圖2所示,本技術的銑刀是由高硬度材 如 碳化鎢材質制成的刃部10及中硬度材質,如不銹鋼材質制成的柄部 20所結合而成,其中,該刃部10—端設有對接面11,遠離對接面ll 的另一端設有切削端12;該柄部20 —端具有連接面21;組裝時,利用柄部20的連接面21與刃部10的對接面11固接結 合,藉以組成一微小銑刀l,并可利用銑刀的刃部10切削端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銑刀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刃部,由高硬度材質制成,該刃部一端設有對接面,遠離對接面的另一端設有切削端;柄部,由中硬度材質制成,該柄部一端具有連接面,該柄部的連接面與刃部的對接面固接結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文俊,
申請(專利權)人:漢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