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主鏡固定在鏡架上,在上課、學習時主鏡上疊加副鏡。主鏡上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B’區采用棱鏡;PVC遮光片和棱鏡復合成為一體,主鏡與副鏡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上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位于副鏡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解決青少年在近距離視物時產生的由于過度調節和集合力引發的眼肌緊張問題以及睫狀肌的緊張性調節和集合現象,因此可以有效防治青少年的近視,不但不長近視度數而且能夠降低近視度數,同時具有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易于長期堅持,不反彈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屬于眼鏡鏡片
技術介紹
青少年的近視眼的大都由于用眼距離過近。據有關資料報道,青少年近視眼以長期用眼距離過近引起者為多見。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力很強,當書本與眼睛的距離達7-10厘米時仍能看清物體,但如果經常以此距離看書,寫字就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從而可形成屈折性(調節性)近視,所謂的假性近視。如果長期調節過度,使睫狀肌不能靈活伸縮,由于調節過度而引起輻輳作用加強,使眼外肌對眼球施加壓力,眼內壓增高,眼內組織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組織嬌嫩,眼球壁受壓漸漸延伸,眼球前后軸變長,超過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軸性近視眼,所謂真性近視。正常閱讀距離應是30-35厘米。現有技術中的近視眼鏡只具有·一個凹透鏡,為了緩解長時間近距離的看書寫字,雖已有人研究設計出鏡片為復合結構的近視眼鏡,但是仍有以下不足之處,比如學生每天上課、學習都要用眼,單純多焦或雙焦只能部分解決看近調節力,不能解決集合問題;現有復合鏡,看黑板時需要把外片摘下來,寫字看書再戴上,每天抬頭看黑板、低頭看書寫字需轉換無數次,學生根本無法操作,眼鏡的功能根本起不到作用,沒有實用性,而且單純的多焦或雙焦三棱鏡無法控制學生用眼區域,看近時低頭采用上片同樣沒有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它能夠解決青少年在近距離視物時產生的由于過度調節和集合力引發的眼肌緊張問題以及睫狀肌的緊張性調節和集合現象,因此可以有效防治青少年的近視,不但不長近視度數而且能夠降低近視度數,同時具有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易于長期堅持,不反彈等優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主鏡固定在鏡架上,在主鏡上疊加有副鏡,主鏡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B’區采用棱鏡;PVC遮光片和棱鏡復合成為一體,棱鏡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與副鏡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上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位于副鏡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所述A’區度數比A區正I3D。所述棱鏡為三棱鏡或五棱鏡。所述PVC遮光片上設有4-25個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為2_3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鏡片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可以促進眼底微循環,促進睫狀肌發育,調動眼球掃視運動,提高眼球自我修復作用,增強眼睛抗疲勞能力,實現降度數功能;鏡片A區為漸變或雙光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其上有由高至低的焦點組成的規則排成一線的視線通路。A’區為具有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能夠同時解決近距離視物時由于過度調節和集合力引發的眼肌緊張問題,具有同時解決睫狀肌的緊張性調節和集合現象,可以有效防治近視,具有控制不長度數的功能;本技術可根據青少年不同的近視情況、不同的眼肌結構量身定做不同的眼鏡,即通過主鏡和副鏡的選擇,以及PVC遮光片和棱鏡的選擇,使佩戴者在日常生活戴主鏡,上課、學習、看書用眼時配戴副鏡,最終達到最佳的視覺和治療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增加的副鏡的結構示意圖一。圖3為本技術增加的副鏡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4為本技術增加的副鏡的結構示意圖三。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主鏡I固定在鏡架6上。如圖2所示,在主鏡I上疊加有副鏡2,主鏡I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2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3,B’區采用棱鏡4 ;PVC遮光片3和棱鏡4復合成為一體,棱鏡4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4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I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4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I與副鏡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3上設有若干個通孔5,通孔5位于副鏡2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所述A’區度數比A區正I3D。所述棱鏡4為三棱鏡。所述PVC遮光片3上設有單排4個通孔5。所述通孔5的直徑為2mm。實施例二如圖I所示,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主鏡I固定在鏡架6上。如圖3所示,在主鏡I上疊加有副鏡2,主鏡I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2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3,B’區采用棱鏡4 ;PVC遮光片3和棱鏡4復合成為一體,棱鏡4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4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I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4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I與副鏡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3上設有若干個通孔5,通孔5位于副鏡2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所述A’區度數比A區正I3D。所述棱鏡4為三棱鏡。所述PVC遮光片3上設有三排19個通孔5。所述通孔5的直徑為2. 5mm。實施例三如圖I所示,青少年防控近視治療鏡,主鏡I固定在鏡架6上。如圖4所示,在主鏡I上疊加有副鏡2,主鏡I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2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3,B’區采用棱鏡4 ;PVC遮光片3和棱鏡4復合成為一體,棱鏡4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4 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I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4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I與副鏡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3上設有若干個通孔5,通孔5位于副鏡2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所述A’區度數比A區正I3D。所述棱鏡4為五棱鏡。所述PVC遮光片3上設有三排25個通孔5。所述通孔5的直徑為3m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青少年近視防控治療鏡,主鏡(1)固定在鏡架(6)上,其特征在于:在主鏡(1)上疊加有副鏡(2),主鏡(1)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2)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3),B’區采用棱鏡(4);PVC遮光片(3)和棱鏡(4)復合成為一體,棱鏡(4)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4)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1)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4)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1)與副鏡(2)之間為可拆卸連接結構;PVC遮光片(3)上設有若干個通孔(5),通孔(5)位于副鏡(2)B區的中心偏上方部位。
【技術特征摘要】
1.青少年近視防控治療鏡,主鏡(I)固定在鏡架(6)上,其特征在于在主鏡(I)上疊加有副鏡(2),主鏡(I)中上部為A區,下部為A’區,副鏡(2)中上部為B區,下部為B’區,A區與B區疊加為矯治視遠區,A’區與B’區疊加為視近區;A區采用多焦或雙焦鏡片,A’區為近霧視鏡片區或低度近視鏡片區,B區采用PVC遮光片(3),B’區采用棱鏡(4) ;PVC遮光片(3)和棱鏡(4)復合成為一體,棱鏡(4)的上頂面呈圓弧面,棱鏡(4)的下底面輪廓與主鏡(I)的下底面輪廓一致,棱鏡(4)的基底朝向鼻翼,主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振宇,
申請(專利權)人:李振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