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及其制備方法,是在輪胎胎側前中添加納米熒光材料,以實現輪胎胎側在夜間發出柔和的熒光,既能夠顯著地提供視覺觀察參照,又能節省遠光燈使用而節約能源。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在膠料配方中還包括有納米熒光材料0.5~3份,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的膠料配方改進,以及針對此類配方的膠料制備方法,屬于橡膠輪胎與化工制造領域。
技術介紹
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購買與使用汽車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消費行為。在注重安全性能的基礎上,現有輪胎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地強調外觀與實用性能,酷炫的造型與色彩逐漸地被消費者接受和追逐。汽車夜間行駛時,司機需要使用照明燈以便于觀察到來往的車輛,但同時使用遠光燈又會相互影響到視覺觀察,通常會因為照明燈太亮反而導致視線模糊而無法正常行駛。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申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及其制備方法,其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在輪胎胎側前中添加納米熒光材料,以實現輪胎胎側在夜間發出柔和的熒光,既能夠顯著地提供視覺觀察參照,又能節省遠光燈使用而節約能源。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之處在于,在膠料配方中還包括有納米熒光材料0.5~3份,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其中,所述生膠的主要成分為天然膠,三元乙丙膠與氯化丁基膠。所述陶土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以及輔以三氧化二鋁。如上述基本方案,在膠料配方中添加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可以起到突出的裝飾美觀作用,同時還可提供夜間用車時提醒與避免使用遠光燈等作用。較為體現本專利技術設計構思的優選配比實例是,所述胎側膠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包括有,生膠100份,陶土50份,二氧化鈦20份,納米熒光材料2份,促進劑1份,防老劑2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硫磺1.5份。為提高膠料混煉時的活性,所述的促進劑可以是促進劑NS。為較為實用的防老劑,可以選擇防護蠟。基于上述輪胎熒光胎側膠的配方改進方案,本專利技術同時提供一種對應的制備方法。具體地,按質量配比關系配制下述膠料配方,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與現有制備方法的區別之處在于,在配方中加入0.5~3份的納米熒光材料,納米熒光材料是指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針對所述納米熒光材料的制備過程是,包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制備稀土配合物單體;直接采用氧化稀土作為稀土元素的來源,選擇α-甲基丙烯酸作為配位體與氧化稀土進行固液兩相反應,即氧化稀土+α-甲基丙烯酸→羧酸稀土配合物;反應方程式是,Eu2O3+CH2=C(CH3)COOH→Eu(CH2=C(CH3)COO)3+H2O。第二步,引進第二配體以得到發光稀土配體;即將羧酸稀土配合物與1,10-鄰菲羅啉(phen)化合以生成發光配體,即羧酸稀土配合物+1,10-鄰菲羅啉(phen)→發光配體;反應方程式是,Eu(CH2=C(CH3)COO)3+phen→Eu(CH2=C(CH3)COO)3phen。第三步,發光配體經精制、研磨工序制備成粉末狀的納米熒光材料。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所述輪胎熒光胎側膠及其制備方法具有的優點是:1、在輪胎胎側前中添加納米熒光材料,在夜間發出柔和的熒光,能夠顯著地提高美觀裝飾效果,且胎側膠的其它基本使用性能與正常配方相比無差異。2、能夠提供夜間視覺觀察參照,避免使用遠光燈而影響到車輛駕駛,同時還能節約能源。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是:生膠100份,陶土50份,二氧化鈦20份,納米熒光材料2份,促進劑NS?1份,防護蠟2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硫磺1.5份。其中,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所述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是按質量配比關系配制下述膠料配方:生膠100份,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2份,陶土50份,二氧化鈦20份,促進劑NS?1份,防護蠟2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硫磺1.5份。其中,胎側膠膠料的混煉生產包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膠料合煉;在密煉機中加入生膠,壓上頂栓保持50~60秒;然后提砣,加入1/3~1/2的陶土和納米熒光材料,壓栓保持90~120秒;再次提砣,壓栓至溫度135±5℃時排膠;第二步,補充加工及下片;將第一步所排的膠料傳輸至開煉機(開煉機的輥距設置為3~4毫米)進行補充加工,其中采用三角包作業不少于3次,薄通不少于4次,然后在SK250型小型開練機上(輥距設置為5~6毫米)下片;第三步,進行一段混煉;合煉膠停放不少于4小時以后,加入到密煉機中,壓上頂栓保持30~50秒;然后提砣,加入二氧化鈦和剩余的陶土,壓栓保持60~90秒;再次提砣,加入硬脂酸、防老劑,壓栓至溫度140±5℃時排膠;第四步,一段母膠補充加工及下片;操作工藝同第二步;第五步,進行終煉;在第四步得到的一段混煉膠中加入氧化鋅、硫磺和促進劑,壓上頂栓保持90~120秒;提砣,壓栓至95±5℃時排膠;第六步,終煉膠補充加工及下片;操作工藝同第二步。所述納米熒光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制備稀土配合物單體;直接采用氧化稀土作為稀土元素的來源,選擇α-甲基丙烯酸作為配位體與氧化稀土進行固液兩相反應,即氧化稀土+α-甲基丙烯酸→羧酸稀土配合物;第二步,引進第二配體以得到發光稀土配體;即將羧酸稀土配合物與1,10-鄰菲羅啉(phen)化合以生成發光配體,即羧酸稀上配合物+1,10-鄰菲羅啉(phen)→發光配體;第三步,發光配體經精制、研磨工序制備成粉末狀的納米熒光材料。按上述設計方案,添加納米熒光材料的胎側配方與常規配方之間的實驗性能數據對比如下:??性能指標??常規胎側配方??熒光胎側配方??硫變性能(160℃×30min)??ML??1.45??1.46??MH??16.5??15.8??焦燒時間T10/min??3.02??3.00??正硫化時間T90/min??8.27??8.16??室溫下物性(160℃×10min)??拉伸強度/Mpa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是,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其特征在于:在膠料配方中還包括有納米熒光材料0.5~3份,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是,生膠100份,
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
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其特征在于:
在膠料配方中還包括有納米熒光材料0.5~3份,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
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側膠配方按質
量配比關系來劃分包括有,生膠100份,陶土50份,二氧化鈦20份,納米熒光材
料2份,促進劑1份,防老劑2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硫磺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進劑是促進
劑NS。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老劑是防護
蠟。
5.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按質量配比關系配制下述膠料配方,
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
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其特征在于:在配方
中加入0.5~3份的納米熒光材料,納米熒光材料是指稀土銪配合物(Eu
(CH2=C(CH3)COO)3phe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熒
光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備稀土配合物單體;
直接采用氧化稀土作為稀土元素的來源,選擇α-甲基丙烯酸作為配位體與氧化
稀土進行固液兩相反應,即氧化稀土+α-甲基丙烯酸→羧酸稀土配合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震,閆雙城,閆平,王偉,
申請(專利權)人:賽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