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環境工程技術,是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三唑磷,經分層、水洗分離水溶性物質后,再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回收溶劑;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混合,再加入酸調節pH值,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環境工程領域,是一種清潔生產技術,尤其是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先進的三唑磷生產大都采用二步法生產工藝。以鹽酸苯肼為起始原料與尿素在催化劑作用下縮合制備I-苯基氨基脲、I-苯基氨基脲再加入過量甲酸進行環合后得到苯唑醇粗品,再經過濾、水洗后即得苯唑醇。三唑磷中間產品苯唑醇在堿液中生成可溶性的苯唑醇鈉,再與乙基氯化物在相轉移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生產三唑磷,粗品三唑磷經脫溶后得到高純度的三唑磷原油。 二步法合成三唑磷生產工藝中存在收率不高,以鹽酸苯肼計收率80%,三唑磷純度只有85% ;溶劑消耗量大,溶劑二氯甲烷消耗量100-150kg/t三唑磷;苯唑醇廢水中未反應完的甲酸含量高,甲酸含量325kg/t苯唑醇;三唑磷廢水中未反應完的苯唑醇含量57kg/t三唑磷。這些物質隨廢水排放不僅增加了未端廢水處理的難度,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三唑磷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含有三唑磷、苯唑醇、尿素、氯化銨、鹽酸苯肼、甲酸等有毒有害物質,CODcr值較高,約有32634mg/L,pH值< I。生產嚴重污染周邊地表水體,對人、畜、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三唑磷合成產品收率低、純度不高、溶劑消耗量大、廢水中含有苯唑醇和過量的未反應甲酸以及廢水中COD值高的問題,提供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方案是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三唑磷,經分層、水洗分離水溶性物質后,再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回收溶劑;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混合,再加入酸調節pH值,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本專利技術所述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真空度O. 05-0. 10 KPa,脫溶溫度65_85°C,脫溶時間5-6h,溶劑消耗量30-50kg/t三唑磷,三唑磷純度> 90%。本專利技術所述2#廢水主要含有苯唑醇鈉、乙基氯化物、氫氧化鈉、水等,呈堿性,pH值 10. 0-12. O。本專利技術所述1#廢水主要含有硫酸銨、甲酸、硫酸、鹽酸苯肼、水等,呈酸性,pH值3. 0_4· O ο本專利技術所述2#廢水與1#廢水混合加酸調節pH值,所加酸為鹽酸或硫酸,pH值調節至 2. 0-3. O。本專利技術所述3#廢水加堿調節pH值,所加堿為氫氧化鈉溶液,pH值至調節5.0-6. O。本專利技術所述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蒸餾可以采用常壓蒸餾或減壓蒸餾。本專利技術所述未端廢水處 理裝置采用催化微電解——催化氧化——生化耦合的處理工藝處理,廢水經處理后達到污水排放標準。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三唑磷清潔生產,回收苯唑醇、甲酸,減少溶劑的用量,三唑磷收率由80%提高至85% (以鹽酸苯肼計),三唑磷純度由85%提高至90%以上。廢水量減少30%,COD降低50%以上。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I、膜脫溶 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合成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分離出水溶性的物質后,進入脫溶工序。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真空度O. 05-0. IOKPa,脫溶溫度65_85°C,脫溶時間5_6h,溶劑消耗量30-50kg/t三唑磷,三唑磷純度彡90%。2、回收苯唑醇 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合成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pH值10. 0-12.0,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pH值3.0-4. 0,混合,再加入鹽酸或硫酸調節pH值,pH值調節至2. 0-3. O ;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可回收苯唑醇30kg/t三唑磷,回收率60%。3、回收甲酸 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氫氧化鈉溶液,pH值至調節5. 0-6. O,再經常壓蒸餾,回收100. 5-100. 8°C餾出液,即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可回收甲酸166kg/t苯唑醇,回收率50%。4、末端廢水處理 末端廢水處理系統由催化微電解——催化氧化——生化耦合的組成。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權利要求1.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三唑磷,經分層、水洗分離水溶性物質后,再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回收溶劑;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混合,再加入酸調節pH值,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真空度0.05-0. IOKPa,脫溶溫度65-85°C,脫溶時間5-6h,溶劑消耗量30-50kg/t三唑磷,三唑磷純度> 90%。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2#廢水與1#廢水混合加酸調節pH值,所加酸為鹽酸或硫酸,pH值調節至2. 0-3. O。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3#廢水加堿調節pH值,所加堿為氫氧化鈉溶液,pH值至調節 5. 0-6. O。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未端廢水處理裝置,采用催化微電解——催化氧化——生化耦合的處理工藝處理,廢水經處理后達到污水排放標準。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環境工程技術,是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三唑磷,經分層、水洗分離水溶性物質后,再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回收溶劑;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混合,再加入酸調節pH值,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文檔編號C07F9/6518GK102964383SQ20121053273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專利技術者彭方英, 鄧學仁, 周正享 申請人:陽新縣泰鑫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唑磷清潔生產工藝,其特征是:苯唑醇與乙基氯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三唑磷,經分層、水洗分離水溶性物質后,再采用真空升膜分離器脫溶,回收溶劑;三唑磷經靜置分層、水洗產生的2#廢水呈堿性,含有水溶性的苯唑醇鈉,將2#廢水與苯唑醇生產的1#酸性廢水,混合,再加入酸調節pH值,生成不溶于水的苯唑醇固體,經離心分離回收苯唑醇,并產生3#廢水;由于1#廢水中含有未反應的過量甲酸,甲酸在高溫、硫酸環境下易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將3#廢水加堿調節,再經蒸餾回收甲酸,同時產生4#廢水;4#廢水送入末端廢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方英,鄧學仁,周正享,
申請(專利權)人:陽新縣泰鑫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