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和頂部的出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之間設進水口,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錐形體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旋流區設置專門機構,目的在于將旋流分離限制在一特定區域內,同時設置布水裝置,使旋流區的出水在指定方位有序進入聚集區,有效降低了旋流對下級沉淀及聚集區混凝反應的影響,提高了凈化效率和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屬于環保裝置
技術介紹
長期以來,煤泥水的物化處理基本采用混凝反應、斜管沉淀、過濾、氣浮反應及污泥濃縮等傳統工藝,傳統工藝存在著工藝繁雜、占地面積大、凈化時間長、能耗高及處理效果不穩定等缺點。為此,2009200381987年產生了專門用于處理煤泥水的集離心分離、混凝沉淀及過濾分離于一體的煤泥水凈化器,其結構設計緊湊并在工藝上增加了旋流區,較好地克服了傳統工藝的缺點。但因其旋流區設計相對比較簡單,旋流區的出水自下而上全方位進入聚集區,急速向上的水流對聚集區的混凝沉淀造成了直接的影響,降低了混凝沉淀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進一步提高混凝沉淀效率,減小旋流區對下部影響的煤泥水凈化器。為此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和頂部的出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之間設進水口,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其特征在于,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錐形體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設穩流區,過濾區上方設篩板,篩板上開設有若干出水孔,在過濾區段設攪拌器。所述的進水口沿器體切線方向開設,所述的旋流區和穩流區之間設一阻旋板。所述的碰撞區由若干平行設置、相互之間具有一定間隙的絮凝板組成。所述的絮凝板和水平面呈傾斜設置。所述的傾斜角為60°。所述的過濾區由托板和設置在托板上的呈懸浮狀的濾料及反洗攪拌器組成。 在器體側壁開設有多個觀察口,在器體的下部側壁設防堵口。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本專利技術在旋流區設置專門機構,目的在于將旋流分離限制在一特定區域內,同時設置布水裝置,使旋流區的出水在指定方位有序進入聚集區,有效降低了旋流對下級沉淀及聚集區混凝反應的影響,提高了凈化效率和質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原凈化器結構示意圖。圖I中I為出水口、2為篩板、3為濾頭、4為懸浮濾料、5為篩網、6為絮凝板、7為托架、8為分水板、9為錐形體、10為進水口、11為阻旋板、12為防堵口、13為排污口、14為觀察口。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 13和頂部的出水口 1,排污口 13和出水口 I之間設進水口 10,在進水口 10和出水口 I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9,錐形體9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8。進水口 10和出水口 I之間設穩流區,過濾區上方設篩板2,篩板2上開設有若干出水孔,在過濾區段設攪拌器。所述的進水口沿10器體切線方向開設,所述的旋流區和穩流區之間設一阻旋板11。 所述的碰撞區由若干平行設置、相互之間具有一定間隙的絮凝板6組成。所述的絮凝板6和水平面呈傾斜設置,由托架7支撐。所述的傾斜角為60°。所述過濾區包括驢頭3和懸浮濾料4,在懸浮濾料4的下部設和其配合的篩網5。本專利技術在器體下部設防堵口 12、排污口,在器體側部設觀察口 14。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結構形式同專利申請2009200381987。權利要求1.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和頂部的出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之間設進水口,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其特征在于,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錐形體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設穩流區,過濾區上方設篩板,篩板上開設有若干出水孔,在過濾區段設攪拌器。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沿器體切線方向開設,所述的旋流區和穩流區之間設一阻旋板。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碰撞區由若干平行設置、相互之間具有一定間隙的絮凝板組成。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板和水平面呈傾斜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1、4或5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傾斜角為60。。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區由托板和設置在托板上的呈懸浮狀的濾料及反洗攪拌器組成。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器體側壁開設有多個觀察口,在器體的下部側壁設防堵口。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和頂部的出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之間設進水口,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錐形體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本專利技術在旋流區設置專門機構,目的在于將旋流分離限制在一特定區域內,同時設置布水裝置,使旋流區的出水在指定方位有序進入聚集區,有效降低了旋流對下級沉淀及聚集區混凝反應的影響,提高了凈化效率和質量。文檔編號C02F9/04GK102964000SQ201210425240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專利技術者周元波, 周天龍, 呂俊, 于加紅 申請人:揚州兄弟環境保護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煤泥水凈化器,包括設置在凈化器體底部的排污口和頂部的出水口,排污口和出水口之間設進水口,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依次設旋流區、碰撞區和過濾區,其特征在于,旋流區內設置一錐形體,錐形體的頂部開口作為旋流區的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設置一個錐形分水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元波,周天龍,呂俊,于加紅,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兄弟環境保護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