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玄參10~30g、生地10~15g、胖大海10~20g、甘草5~10g、麥冬5~15g、菊花5~10g、金銀花10~20g、連翹10~15g、大青葉10~15g、桔梗8~15g、姜半夏7~12g、薄荷10~15g、赤芍5~15g,本中藥組合物將以上配方中各藥物組分組合后,藥效具有協同作用,其具有宣肺祛痰、開音利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之功效,對咽喉不適、干燥灼熱、嗆咳等慢性咽炎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并且本配方中藥口感甚佳,服用方便,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咽是人體與外界相通的中藥通道,具有重要的防御、呼吸、吞咽、發聲共鳴等功能,咽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與環境、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遷延不愈、容易復發的特點。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其病因復雜難于確定。概括來說,其形成多因急性咽炎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鄰近器官病灶刺激如鼻竇炎、扁桃體炎、鼻咽炎、氣管炎等,煙酒過度,粉塵及有害氣體刺激,職業性發聲過度,并與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貧血、糖尿病、便秘、心臟病,腎炎、肝硬化等到引起局部末稍循環障礙有關。 咽炎具有咽喉不適、有異物感、干燥灼熱、嗆咳、咳痰、發癢、干燥等特點,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和痛苦。中醫古書《外科證宗》記載“咽喉為呼吸之門,飲食聲音吐納之道,此關系一身,害人迅速。”其病多為火毒內蘊或素體陰虛、肺胃熱盛、感受外邪,隨即上攻咽喉,則咽痛干癢、聲音撕啞;《濟牛方》也有記載“熱毒之氣不得宣泄,咽喉為之病焉。”中醫治療咽炎多采用清熱解毒、養陰利喉的方法。究其病因,氣候異常、冷熱不當、風邪外襲、郁久化熱為主要原因,不諳養生之道,貪食丹石、喜燒烤油炸、煙、灑,也是咽炎的病因之一。目前,西醫對咽炎尚無有效的根治辦法,主要依靠抗感染藥物、霧化和微波治療,效果僅能達到減輕癥狀的作用,有一定療效但療效不持久,根治率極低。目前用于治療慢性咽炎的藥品很多,如清咽解毒散、清膈丸、清躁潤肺合劑等,雖然都具有很好的療效,但其服用口感較差,尤其對少兒患者服用不便。中醫中藥的深入研究將會成為以后咽炎治療的趨勢,本專利技術立足祖國中醫藥學理論,旨在尋求一種能夠根治咽炎的中藥制劑,經過大暈臨床研究篩選出了數種對咽炎具有特殊治療效果的中藥材,并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方案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玄參10 30g、生地10 15g、胖大海10 20g、甘草5 10g、麥冬5 15g、菊花5 10g、金銀花10 20g、連翅10 15g、大青葉10 15g、桔梗8 15g、姜半夏7 12g、薄荷10 15g、赤茍5 15g。該中藥組合物各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為玄參20g、生地15g、胖大海15g、甘草7g、麥冬10g、菊花8g、金銀花15g、連翅10g、大青葉12g、桔梗10g、姜半夏10g、薄荷10g、赤茍10g。將本專利技術按以上各組分的配比,制成水煎湯劑、沖劑、丸劑、片劑或膠囊均可。其中各組分的藥理作用如下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用于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生地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胖大海甘,寒;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用于肺熱聲啞,干咳無痰,咽喉干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 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厥;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連翹苦,涼,入心、肝、膽經,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大青葉苦,寒,入肝、心、胃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失音,肺癰吐膿。姜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降逆止嘔。用于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薄荷辛,涼,入肺、肝經,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本專利技術藥物臨床使用結果表明,具有以下優點本中藥組合物將以上配方中各藥物組分組合后,藥效具有協同作用,其具有宣肺祛痰、開音利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之功效,對咽喉不適、干燥灼熱、嗆咳等慢性咽炎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并且本配方中藥口感甚佳,服用方便,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玄參20g、生地15g、胖大海15g、甘草7g、麥冬10g、菊花8g、金銀花15g、連翅10g、大青葉12g、桔梗10g、姜半夏10g、薄荷10g、赤茍IOg0將本專利技術按以上各組分的配比,制成水煎湯劑,日服一劑,分兩次早晚服用。實施例2 :—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玄參10g、生地10g、胖大海10g、甘草5g、麥冬5g、菊花5g、金銀花10g、連翅15g、大青葉10g、桔梗8g、姜半夏7g、薄荷15g、赤茍5g。將本專利技術按以上各組分的配比,制成丸劑,一次兩粒,分兩次早晚服用。實施例3 :—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玄參30g、生地12g、胖大海20g、甘草10g、麥冬15g、菊花10g、金銀花20g、連翹12g、大青葉15g、桔梗15g、姜半夏12g、薄荷12g、赤茍15g。 將本專利技術按以上各組分的配比,制成膠囊,一次兩粒,分兩次早晚服用。本中藥組合物將以上配方中各藥物組分組合后,藥效具有協同作用,其具有宣肺祛痰、開音利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之功效,對咽喉不適、干燥灼熱、嗆咳等急慢性咽炎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并且本配方中藥口感甚佳,服用方便,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經過臨床驗證療效確切。從2004年2月 2006年I月應用于臨床治療陽性咽炎患者258例,療效總結報告如下I、臨床資料選擇慢性咽炎患者258例,其中男142例,女116例,年齡13 76歲,病程2個月 20年,全部病例均在發病狀態。2、診斷標準慢性咽炎的診斷標準和療效標準,我們結合文獻、資料和臨床觀察擬定如下2. I、癥狀咽痛、咽干、咽癢、咽異物感。2. 2、體征(I)咽部粘膜慢性充血;(2)咽后壁淋巴濾泡狀增生;(3)咽側索肥厚。3、療效標準(I)治愈癥狀、體征全部消失;(2)顯效癥狀消失,體征有明顯改善;(3)有效癥狀減輕,體征無改善;(4)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改變。4治療方法水煎服,日服I劑,分兩次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玄參10~30g、生地10~15g、胖大海10~20g、甘草5~10g、麥冬5~15g、菊花5~10g、金銀花10~20g、連翹10~15g、大青葉10~15g、桔梗8~15g、姜半夏7~12g、薄荷10~15g、赤芍5~15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民海,高麗萍,
申請(專利權)人:青州市經濟開發區衛生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