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性復方駱駝蓬子藥物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其是由以下組方制成:駱駝蓬子19.0%-21.5%;天仙子10.5.0%-13.5%;秋水仙6.5%-9.0%;十六.十八烷醇5.5%-8.0%;白凡士林1.5%-3.5%;液狀石蠟9.5%-11.0%;單硬脂酸甘油酯3.5%-4.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0.05%-0.15%;甘油15.5%-17.5%;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純化水18.4%-20.4%。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主要治療由濕寒所引起的關節酸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濕疹等癥,其穩定性好,浸潤性好,透皮效果好且毒副作用較小,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制備簡單,成本低,效果明顯,便于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是一種水性復方駱駝蓬子乳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由濕寒所引起的關節酸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濕疹,疥癬,疥瘡等,在臨床上經常出現,治療周期長,易復發,而且為頑固性病癥。市場現有的用于濕寒所引起的關節酸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濕疹,疥癬,疥瘡等的藥物有多種,有西藥、中藥、也有中西藥混合制作的。但有的副作用較大或者效果不太理想,治療療程長,需要長期使用。目前使用的外用的膏藥使用后治療效果不明顯,只能起到暫時止痛的作用。 駱§它蓬子(Peganum harmala L.)中含有的駱騎蓬堿的化學結構與喹啉相似,故對阿米巴等原蟲有毒,亦有某些抗瘧作用。駱駝蓬堿對蛔蟲之作用與山道年相似,對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陽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體外I : I萬即有殺菌作用。天仙子(Hyoscyami Semen)主治解疫止痛,安神定痛;一為植物名,即莨菪。藏語稱“莨菪澤”,為茄科植物;具有解痙、止痛、安神、殺蟲的作用。治癲狂,風癎,風痹厥痛,喘咳,胃痛,久痢,久灣,脫肛,牙痛,癰腫,惡瘡。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是百合科秋水仙屬植物,十九世紀時就開始應用秋水仙堿治療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等,后來又發現它對乳腺癌、宮頸癌、急性淋巴細胞的白血病都有一定的療效。現在常用的產品為中藥制劑的軟膏,不刺激皮膚,是依據傳統維吾爾醫學外用藥驗方,由國家組織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藥物研究所、新疆藥檢所等機構,挖掘、整理、研發的不可多得的維吾爾民族藥外用藥,其組方獨特、療效確切。維醫理論表述其功效為清瀉局部異常黑膽質、粘液質,消腫止癢,散氣止痛。用于濕寒所引起的關節酸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濕疹、疥癬,疥瘡等。臨床應用廣泛風濕科(免疫科)、骨科治療關節酸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皮膚科治療濕疹、疥癬、疥瘡等。該藥品的軟膏制劑為油性較大的產品,在寒冷的冬季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但是在炎熱的夏季時由于皮膚分泌的油脂較多,再加上藥品的油脂會堵塞皮膚的毛孔產生皮膚炎癥,而且也會阻礙皮膚出汗和散熱,給患者以不舒適的感覺,影響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避免天氣炎熱時使該藥物的使用療效減弱并伴隨的不良反應,使該藥物在一年四季中的藥效穩定而且都可以給患者帶來舒適的感覺的一種治療濕寒所引起的多種病癥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水性復方駱駝蓬子藥物組合物由原料藥和輔料制成,所述原料藥包括駱駝蓬子19.0% -21. 5% ;天仙子10. 5.0% -13. 5% ;秋水仙6. 5%-9.0%。所述輔料包括十六·十八烷醇5. 5%-8.0% ;白凡士林I. 5%-3.5% ;液狀石蠟9. 5% -11.0%;單硬脂酸甘油酯3.5% -4. 5%;對羥基苯甲酸乙酯O. 05% -O. 15%;甘油 15. 5% -17. 5% ;十二烷基硫酸鈉 O. 5% -I. 5% ;純化水 18. 4% -20. 4%。優選處方為駱駝蓬子20% ;天仙子12% ;秋水仙8% ;十六.十八烷醇6% ;白凡士林3% ;液狀石臘10% ;單硬脂酸甘油酷4% ;對輕基本甲Ife乙酷O. I % ;甘油16% ;十_.燒基硫酸納1% ;純化水19. 9*%。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上述復方駱駝蓬子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將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粉碎成細粉;(2).取粉碎好的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細粉,加熱回流提取I 3次,每次加入藥材4 5倍重量的95%乙醇,用鹽酸調pH值至4,每次回流提取2 4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濾過,得濾液; (3).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無醇味;(4).取油相十六.十八烷醇、白凡士林、液狀石蠟、單硬脂酸甘油酯,加熱至100 ± 5°C,保溫20 40分鐘,保溫結束后,將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投入油相溶解鍋內,至完全溶解后,冷卻至80°C備用;(5).取水相甘油、純化水,加熱至100°C時,保溫20 40分鐘,將十二烷基硫酸鈉投入水相溶解鍋內;至完全溶解后,冷卻至80°C備用;(6).將水相、油相經負壓通過200目篩先后吸入真空乳化鍋內;保持80°C,乳化15 30分鐘,開啟均質器3 5分鐘;繼續攪拌,冷卻至65°C時,將濃縮的浸膏加入真空乳化鍋內,繼續攪拌,冷卻至50°C以下,即得成藥。優選上述復方駱駝蓬子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將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放入粉碎機內,開動粉碎機粉碎成細粉。2.取粉碎好的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細粉,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藥材5倍量的95%乙醇(鹽酸調pH值至4),每次回流提取3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濾過(200目篩),得濾液。3.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30 (200C )的浸膏(無醇味)。4.取油相十六.十八烷醇、白凡士林、液狀石蠟、單硬脂酸甘油酯,加熱至100°C左右,保溫30分鐘,保溫結束后,將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投入油相溶解鍋內,至完全溶解后,冷卻至80°C備用。5.取水相甘油、純化水,加熱至100°C時,保溫30分鐘,將十二烷基硫酸鈉投入水相溶解鍋內;至完全溶解后,冷卻至80°C備用。6.將水相、油相經負壓通過200目篩先后吸入真空乳化鍋內。保持80°C,乳化20分鐘。開啟均質器3 5分鐘。繼續攪拌,冷卻至65°C時,將濃縮的浸膏加入真空乳化鍋內,繼續攪拌,冷卻至50°C以下,即得成藥。本專利技術的乳膏制劑采用0/W型乳化劑輔料制成,一年四季使用時,涂抹于患處,無油膩感,與皮膚的耦合良好,吸收好,改善了之前的軟膏不適于炎熱天氣使用的狀況,同時也增加了藥物的穩定性,提高了該藥物的療效。臨床試驗表明乳膏在治療濕疹的病癥上增強了臨床療效,克服了由于天氣炎熱引起的不適癥狀,也增加了患者的接受率。本專利技術復方駱駝蓬子乳膏易為患者所接受,其制備工藝簡單,外觀絲滑,沒有較大的油性,適用于一年四季的氣候,易于吸收,刺激性減小,使用方便,儲存期長,成本低,使用范圍廣的優點。具體實施方法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不背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專利技術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中涉及到的百分號“%”,若未特別說明,是指質量百分比。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實施例I按配方的組成駱駝蓬子20% ;天仙子12% ;秋水仙8% ;十六.十八烷醇6% ;白凡士林3% ;液狀石蠟10% ;單硬脂酸甘油酯4% ;對羥基苯甲酸乙酯O. 1% ;甘油16% ;十二烷基硫酸鈉1% ;純化水19.9%,將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放入粉碎機內,開動粉碎 機粉碎成細粉,取粉碎好的駱駝蓬子、天仙子、秋水仙細粉,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入藥材5倍量的95%乙醇(鹽酸調pH值至4),每次回流提取3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濾過(200目篩),得濾液,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 1.30(20°C)的浸膏(無醇味);取油相十六.十八烷醇、白凡士林、液狀石蠟、單硬脂酸甘油酯,加熱至100°c左右,保溫30分鐘,保溫結束后,將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投入油相溶解鍋內,至完全溶解后,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性復方駱駝蓬子藥物組合物,其由原料藥和輔料制成,所述原料藥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駱駝蓬子19.0%?21.5%;天仙子10.5.0%?13.5%;秋水仙6.5%?9.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先鋒,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希望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