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其特征在于: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其中沙蠶毒素殺蟲劑比例為0.1-10%,茶枯粉比例為90-99.9%;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是為了治理抗性黃曲條跳甲所研制的,經反復試驗篩選,發現將此復配制劑進行土壤處理,可達到持續壓低田間黃曲條跳甲蟲口密度的目的,提高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尤其是指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
技術介紹
黃曲條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屬鞘翅目葉甲科,在南方發生娼獗,近10多年已成為蔬菜生產上最難控制的害蟲。由于長期不規范使用化學殺蟲劑防治黃曲條跳甲,導致田間黃曲條跳甲抗藥性嚴重,并引起了農藥殘留超標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針對黃曲條跳甲田間危害特點,有專家曾提出應用異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對害蟲的忌避作用控制外來遷入蟲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為提高藥劑的使用壽命,延緩害蟲抗藥性的 產生,減少用藥量,降低使用成本的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由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其中沙蠶毒素殺蟲劑比例為0. 1_10%,茶枯粉比例為99. 9-90%。上述的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所述沙蠶毒素殺蟲劑為殺蟲單或殺螟丹或殺蟲磺或殺蟲環或殺蟲雙。上述的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茶枯粉為油茶壓榨茶油后留下的天然粉渣,含有15-18%的茶皂素。上述的沙蠶毒素殺蟲劑對照藥劑,由生產廠家提供原藥樣品。上述的茶枯粉對照藥劑,由生產廠家提供原藥樣品。本專利技術的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劑,適合土壤處理,能顯著降低田間蟲源基數,從而提高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化學藥劑的使用量。其中,茶枯粉是從油茶(Camellia sinensis)壓榨茶油后留下的天然粉渣,含有15-18%的茶皂素。茶枯粉水浸液可用于防治蚜蟲、螟蟲、飛虱、葉螨等。主要成分茶皂素對菜青蟲具有一定的胃毒和較強的忌避作用。試驗發現茶枯粉對黃曲條跳甲具有一定忌避作用。沙蠶毒素殺蟲劑,對害蟲具有很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內吸和熏蒸作用,包括殺蟲單、殺螟丹、殺蟲磺、殺蟲環和殺蟲雙等多種商品化的殺蟲劑。本專利技術利用茶枯粉和沙蠶毒素殺蟲劑上述特性,兩者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機理,通過將兩者復配后進行土壤處理,能顯著降低田間蟲源基數,大大降低化學藥劑的使用量。具體實施例方式小區試驗案例I、供試藥劑(I)茶枯粉,對照藥劑,由生產廠家提供試驗樣品。(2)復配粉劑,以茶枯粉為載體,將殺蟲單按需(具體見2所述)加入茶枯粉后,充分研磨攪拌,即制成復配粉劑。2、試驗方法小區試驗面積約0. 02畝,試驗地點為廣州天河大豐試驗基地。每個藥劑設置3個處理,其中茶枯粉單劑分別按60、30和10公斤/畝的用量進行處理;復配粉劑按茶枯粉10公斤/畝的用量,分別加入500、200和IOOg殺蟲單進行處理。選用十字花科蔬菜品種為50d 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播種量按 I 公斤 / 畝。將各處理藥劑與菜心混勻并按處理排列逐區播種。淋水后蓋上紗網。對照不進行任何處理,其他管理同常規。各處理重復3次,隨機排列。網室小區試驗每周調查一次苗數、取食孔數,第4周揭網并調查苗數、取食孔數,偏重調查藥劑對菜種出苗率和保苗增產率的影響。 3、結果及分析小區試驗結果表明,茶枯粉單劑對黃曲條跳甲成蟲的忌避作用隨用量的增大而提高,表現在取食孔數相應減少,但同時發現當茶枯粉用量加大時,會一定程度影響種子出苗數,導致產量下降。與單劑相比,將茶枯粉與殺蟲單復配使用時對黃曲條跳甲表現出較好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與殺蟲單添加量不成正相關。并發現該復配粉劑一定的肥效,具體表現為出苗數較多、取食孔較少、菜產量提高,具體見表I。表I網室小區試驗結果權利要求1.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由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其中沙蠶毒素殺蟲劑比例為O. 1_10%,茶枯粉比例為99. 9-9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蠶毒素殺蟲劑為殺蟲單或殺螟丹或殺蟲磺或殺蟲環或殺蟲雙。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其特征在于茶枯粉為油茶壓榨茶油后留下的天然粉渣,含有15-18%的茶皂素。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其特征在于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其中沙蠶毒素殺蟲劑比例為0.1-10%,茶枯粉比例為90-99.9%;本專利技術的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是為了治理抗性黃曲條跳甲所研制的,經反復試驗篩選,發現將此復配制劑進行土壤處理,可達到持續壓低田間黃曲條跳甲蟲口密度的目的,提高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文檔編號A01N65/08GK102960370SQ20121042283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專利技術者馮夏, 陳煥瑜, 胡珍娣, 包華理, 尹飛, 林慶勝, 李振宇, 張德雍, 周小毛, 莫嚴, 盧悅昌 申請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土壤處理防治跳甲藥劑,由茶枯粉與沙蠶毒素殺蟲劑復配,其中沙蠶毒素殺蟲劑比例為0.1?10%,茶枯粉比例為99.9?9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夏,陳煥瑜,胡珍娣,包華理,尹飛,林慶勝,李振宇,張德雍,周小毛,莫嚴,盧悅昌,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