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藍孝偉專利>正文

    金屬切削機械加工用操縱臂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39803 閱讀: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操縱臂。解決提高工作性能問題。于第一支梁一端樞接-第一軸桿,另一端樞接-第二軸桿,以樞接-第一連接座,該連接座設有二個與工作臺相互平行的銷,并使二個銷的中心線與該工作臺相互垂直,以樞接一具有二根平行且等長連桿的第二支梁,同時于該第二支梁上、下擺動的一端樞接一可夾持旋轉工具的第二連接座,該第二連接座的二個銷與該第二支梁上、下擺動的一端樞接。用于加工。(*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為一種金屬切削機械加工用的操縱臂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改變加工位置,并具有水平補償及垂直補償效果的垂直方向加工操縱臂。按傳統對于工作物進行鉆孔、絞孔、攻牙、鎖螺絲或其它垂直方向加工時,大部分皆以手持工具或鉆床進行,利用該手持工具或鉆床的旋轉進行垂直方向的切削及鎖固的工作、然而上述以手持工具工作時,常因操縱者的穩定度差,而無法達到垂直的標準,且工作時工具轉動的扭力完全由操縱者的手來承受,因此亦時常因操縱者施力的不夠均衡,使得加工工具被折斷,甚至傷及操縱者本身,因此對于垂直性要求較高的工作,常利用鉆床來加工,但鉆床本身是以固定的方式設置的,如果工作物較笨重時,會使得操縱者工作時相當費力且不便改變加工位置,故非常不適合現代高效益性加工要求。因此,近來有利用操縱臂的方式進行加工,而該種操縱臂結構是由一固定于工作臺上的連接臂連接一由兩連桿組組成向上呈L型操縱臂組,并于該兩連桿組曲折活動處樞接一連接座,使該兩連桿組可相互曲折一角度范圍的方式改變其工作位置,同時于該連接座與該兩連桿組上設置一單向回復汽缸,使該操縱臂于加工完成后,可向上離開加工物,因此該種操縱臂可于工作范圍內改變其工作位置對工作物進行垂直加工,然而該種操縱臂的兩連桿組于曲折至一定小角度時,會因兩連桿組及回復汽缸相互的干涉而無法再進一步曲折,因此,上述連接臂固定端附近的工作區會造成無法利用該操縱臂工作的死點,所以必須將上述連接臂向外延伸一距離,以彌補固定端附近工作區無法工作的死點,但如此亦使得該操縱臂整體設置體積增加,且占用空間。另外,該種操縱臂因是利用垂直方向轉動的兩連桿組上、下活動改變其工作位置,因此于旋轉工具以高速旋轉進行加工工作時,該工作物所產生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因無有效地加以緩沖,而造成極大的震動,使得該操作臂的穩定性降低,且使操縱者控制時亦無法穩定地予以控制。再就是,該種操縱臂于改變工作位置時,須將該兩連桿組拉動改變其夾角角度,而使得上述回復汽缸相對地亦須伸展或壓縮一距離,而造成汽缸內彈簧的壓縮而產生反作用力,使得操縱者在拉動該連桿組進行加工時,須使用較大的力量來拉動操縱該操縱臂,因此如操縱者須對于兩較遠距離的加工點進行加工時,會顯得相當費力。本技術的目的是有鑒于現有操縱臂對于垂直方向加工工作的不便,及現用操縱臂的上述種種缺失,經苦思細索,積極研究,加之從事多年相關產品的設計制造經驗,并經不斷的試驗改良,終于完成。從而提供一種工作性能較好的金屬切削機械加工用操縱臂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于第一支梁一端樞接-第一軸桿,另一端樞接-第二軸桿,以樞接-第一連接座,該連接座設有二個與工作臺相互平行的銷,并使二個銷的中心線與該工作臺相互垂直,以樞接一具有二根平行且等長連桿的第二支梁,同時于該第二支梁上、下擺動的一端樞接一可夾持旋轉工具的第二連接座。該第二連接座設有與該第一連接座二個銷的中心連線等長且平行的二個銷,其該第二連接座的二個銷與該第二支梁上、下擺動的一端樞接。藉由上述構件的組合,上述轉動工具于上述工作臺面上進行加工時,上述第二連接座與上述第二支梁可以上述第一連接座的二銷為支點,向下擺動一角度,經由上述第一連接座的二銷與上述第二支梁二連桿及上述第二連接座二銷呈一平行四邊形的設置,使上述旋轉工具可以呈垂直地進行加工工作,同時經由上述第一支梁于上述第一軸桿上的水平轉動,及上述第一連接座于上述第二軸桿的水平轉動,使得上述旋轉工具可作水平方向位置的變化,進行不同位置的加工作業。下面對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元件及其功效,通過幾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相關圖工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主視圖,用以揭示本技術操作臂結構的各構件間連接關系。圖2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本技術的操縱臂結構水平轉動示意圖,用以揭示本技術第一、二支梁于水平轉動時位置的改變情形。圖4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一連接座的俯視圖;圖5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一連接座的右側視圖;圖6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二支梁的主視圖,用以揭示該第二支梁的設置情形;圖7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二支梁俯視圖;圖8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二連接座左側視圖;圖9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二連接座的俯視圖;圖10本技術操縱臂結構的第二支梁上、下移動示意圖,用以揭示本技術該第二支梁可使作動端保持垂直設置的情形。圖11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2本技術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3本技術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4本技術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15本技術的第六實施例的示意圖;圖中標記1.工作臺,10.第一軸桿,11.固定座,12.凸緣,20.第一支梁,21、22.孔,30.第二軸桿,30a、30b.軸桿,31.凸緣,40.第一連接座,41.孔,42.凹槽,43、43a桿體,44、45.銷,50.第二支梁,51.上連桿,52、52C下連桿,53、53a.桿體,54.凹槽,55C.滑輪、511、512、521、522、521C、522C孔,60、60a、60b、60c.回復構件,61、62.眼孔,70.第二連接座,71.凹槽,72、73.銷,74.束套,75.夾置構件,75C固定構件,80.旋轉工具。本技術操縱臂裝置,是于一固定工作臺1的第一軸桿10上樞設一第一支梁20,使該第一支梁20可任一方向水平轉動,并于該第一支梁20上接置-第二軸桿30,以樞接-第一連接座40,使該第一支梁20與該第一連接座40可相互呈任一角度設置,同時于該第一連接座40上連接一上、下特定角度內擺動的第二支梁50,因此使得該操縱臂可利用該第一支梁20及該第一連接座40的相互各自旋轉,于旋轉直徑范圍內,對工作物作垂直方式的加工。如圖1所示,該第一軸桿10是一根呈垂直向上的長條桿,于該第一軸桿10底部設有一固定座11,該固定座11是可以按照工作的需要范圍及工作的位置固定于上述工作臺1適合的位置處。于該第一軸桿10近長度中央處設有一凸緣12,該凸緣12是可以承置上述第一支梁20,并可作為上述第一支梁20的予定高度而設置的。該第一支梁20是為一根呈水平延伸臂體,于該第一支梁20長度方向兩端各設有一孔21、22,該二孔21、22是由該第一支梁20的底部向上垂直地貫穿,并以該二孔21、22的其中一孔21樞接上述第一軸桿10,使得該第一支梁20延伸的一端可以上述第一軸桿10為中心,作任一角度水平轉動,同時使該第一支梁20延伸的一端的孔22樞接上述第二軸桿30,以形成呈另一轉動中心,而為使其轉動更加省力,亦可于該二孔21、22內套設自潤軸承或滾動軸承,以使其轉動更加順暢。該第二軸桿30亦呈一垂直向上的長條桿,其下端桿體可樞接于上述第一支梁20的孔22中,使該第二軸桿30可于該孔22內轉動。于該第二軸桿30近長度中央處設有一凸緣31,該凸緣31是可置于上述第一支梁20的孔22的上端,使該第二軸桿30不會由該孔22掉落,即凸緣31的外徑大于第二軸桿30的外徑,同時使該第二軸桿30的上端向上垂直地延伸一距離,用以樞接上述第一連接座40,使該第一連接座40可于該第二軸桿30上轉動,并與上述第一支梁20對于水平方向來說可以處于任一角度設置的位置。如圖1、圖4及圖5所示,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金屬切削機械加工用操縱臂裝置,它為作垂直方向的加工工作而設于工作臺(1)的臺面上;它包括一第一軸桿(10)、一第二支梁(20)、一第二軸桿(30)、一第一連接座(40)、一第二支梁(50)、一回復構件(60)以及一帶有具有可夾持旋轉工具(80)的夾置構件的第二連接座(70),其特征是:第一軸桿(10)為一自工作臺(1)的臺面上垂直向上延伸的長條桿體,其底部可固定于上述工作臺(1)上;第一支梁(20)為一自第一軸桿(10)上部向一側呈水平延促臂狀,其長度方向的一端以上述 第一軸桿(10)為中心可水平轉動而樞接于上述第一軸桿(10)上,另一端則呈水平狀向一側延伸一距離;第二軸桿(30)為一呈長條狀桿體,其桿體下端可樞接于上述第一支梁(20)水平延伸的一端,且其上端向上延伸一距離;第一連接座(40)為一 呈一塊狀塊體,其可接設于上述第二軸桿(30)的上部,并可以上述第二軸桿(30)為中心作水平轉動地穿套于該第二軸桿(30)的上部,并可與上述第一支梁(20)于水平方向構成呈一角度設置;另于該第一連接座(40)設有一桿體(43),該桿體(43)的中心軸線與該第一連接座(40)的側端面呈相互垂直地設置;又另于該第一連接座(40)上設有二個其中心軸線與上述工作臺(1)的臺面相互平行的銷(44)、(45),而該銷(44)、(45)的在第一連接座(40)上的二個銷孔,其二中心連線與上述工作臺(1)的臺面相互垂直地設置于該第一連接座(40)上;第二支梁(50),其一端樞接于上述第一連接座(40),另一端與第二連接座(70)相連接;回復構件(60),其一端樞接于上述第一連接座(40),另一端樞接于上述第二支梁(50); 第二連接座(70),其接設于第二支梁(50)的一端并包含有可夾持旋轉工具(80)的夾置構件(7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藍孝偉
    申請(專利權)人:藍孝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无码VA在线观看|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免费|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