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屬于金屬切削加工領域。現有工件手工倒角效率低、加工一致性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機架、砂輪裝置、導向桿、滑塊機構、螺桿、支座、工件驅動電機和電控系統,砂輪裝置包括砂輪驅動電機和安裝于電機轉軸上的砂輪,支座固定安裝于工作臺,螺桿通過軸承支撐水平安裝于支座的安裝孔中,導向桿與螺桿平行設置,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于支座;滑塊機構包括滑塊、螺母和夾具,滑塊上設置有螺母安裝孔和導向孔,螺母安裝螺母安裝孔,螺母套裝于螺桿形成螺紋配合,夾具安裝于滑塊;工件驅動電機與螺桿一端傳動連接,電控系統與砂輪驅動電機、工件驅動電機連接,滑塊移動路徑上設置行程開關。通過實現自動倒角加工提高了倒角效率以及倒角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金屬切削加工領域,尤其與一種半自動倒角機有關。
技術介紹
目前,工件的倒角通常由手工進行,每次倒角加工時操作者必須全神貫注,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對于多個工件的批量倒角,由于每次手動倒角時控制的手臂力度不一樣,倒角一致性差,影響了工件的倒角質量,加工精度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工件的倒角存在效率低、加工精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精度高、一致性好和高效率的半自動倒角機。為此,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半自動倒角機包括機架、砂輪裝置、工件移動裝置和電控系統,機架上設置有工作臺,砂輪裝置包括砂輪驅動電機和安裝于電機轉軸上的砂輪,砂輪由砂輪驅動電機驅動旋轉;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導向桿、滑塊機構、螺桿、支座和工件驅動電機,所述的支座固定安裝于工作臺左右兩端,支座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的螺桿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安裝于支座的安裝孔中,所述的導向桿與螺桿平行設置,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于支座上;所述的滑塊機構包括滑塊、螺母和夾具,滑塊上設置有導向孔和螺母安裝孔,螺母安裝于螺母安裝孔中,導向孔套裝于所述的導向桿,螺母套裝于螺桿形成螺紋配合,所述的夾具安裝于滑塊上,用于夾持工件,工件需倒角的部位碰觸砂輪裝置的砂輪外圈;所述的工件驅動電機與螺桿一端傳動連接,驅動螺桿旋轉;所述的電控系統包括行程開關和啟動開關,并與砂輪驅動電機、工件驅動電機連接,行程開關設置于滑塊移動路徑上。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技術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所述的工件驅動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的控制系統具有電機正反轉控制器,能夠控制工件驅動電機正反轉。所述的導向桿數量為兩根,分設于螺桿上下,起到更好的導向作用,使滑塊移動更平穩。所述的螺桿和工件驅動電機的轉軸通過皮帶、皮帶輪傳動連接。所述的滑塊的頂面和夾具的底面之間通過燕尾槽、燕尾榫相互配合連接,夾具可以在滑塊上調節前后位置,調節到合適位置后用螺釘固定。所述的砂輪有兩個,分別位于砂輪驅動電機轉軸兩端,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所述的滑塊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與上述兩個砂輪相對應,通過兩個夾具夾持工件,使得可以在同時對兩個相同的工件或不同工件進行倒角。所述的行程開關為兩個,位于兩個所述的滑塊之間。本技術使用時,將工件裝入夾具中,用螺釘鎖緊,按下啟動開關,砂輪驅動電機和工件驅動電機同時得電啟動,工件驅動電機通過皮帶、皮帶輪帶動螺桿轉動,通過螺桿轉動帶動滑塊左右移動,實現工件左右移動,從而使得工件在移動過程中與砂輪接觸實現自動倒角;在一個行程的倒角加工中,其中一個滑塊從螺桿端部向中部移動,另一個滑塊從螺桿中部向螺桿另一端端部移動,從螺桿端部向中部移動的滑塊觸靠到行程開關后,停止砂輪驅動電機和工件驅動電機旋轉,完成一個行程倒角工作,下一個行程中,螺桿反轉,滑塊的移動方向與前一行程相反,則觸靠行程開關的滑塊更換。使用本技術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可實現工件的連續自動倒角,極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并能使倒角一致性好,提高了工件加工質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后視圖。圖4為圖I的A-A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 圖4所示,本技術包括機架I、砂輪裝置、工件移動裝置和電控系統17,導向桿4、滑塊機構、螺桿5、支座3、工件驅動電機15和電控系統17,機架I上設置有工作臺2,砂輪裝置包括砂輪驅動電機7和安裝在砂輪驅動電機轉軸8兩端上的兩個砂輪6,砂輪6通過砂輪驅動電機7驅動旋轉,支座3固定安裝于工作臺2左右兩端,支座3上設置有安裝孔,螺桿5兩端通過軸承18支撐水平安裝于支座的安裝孔中,導向桿4與螺桿5平行設置,在螺桿5上下各分布有一根,兩端均安裝于支座3上;滑塊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與上述兩個砂輪6相對應,滑塊機構包括滑塊10、螺母19和夾具9,滑塊10上設置有導向孔和螺母安裝孔,螺母19安裝于螺母安裝孔中,螺母19套裝于螺桿5上行程螺紋配合,導向孔分別套裝于上、下兩根導向桿4上,滑塊10頂面設置有兩條燕尾榫,燕尾榫的軸向與螺母安裝孔中心線不平行,夾具9的底面設置有燕尾槽與燕尾榫配合,夾具9可以在滑塊10上滑動調節前后位置,調節到合適位置后用螺釘固定,夾具9用于夾持工件;工件驅動電機15的轉軸上安裝有轉輪14,螺桿5 —端安裝有皮帶輪11,皮帶輪11與轉輪14之間通過皮帶12連接;電控系統17包括兩個行程開關16、一個啟動開關13以及控制電機轉向的正反轉控制器,電控系統17與砂輪驅動電機7和工件驅動電機15連接,兩個行程光開關都設置在滑塊10的移動路徑上并位于兩個滑塊10之間,工件驅動電機15采用步進電機,電控系統控制工件驅動電機旋轉方向,使螺桿5可以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權利要求1.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自動倒角機包括機架(I)、砂輪裝置、工件移動裝置和電控系統(17),機架(I)上設置有工作臺(2),砂輪裝置包括砂輪驅動電機(7)和安裝于電機轉軸(8)上的砂輪(6);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導向桿(4)、滑塊機構、螺桿(5)、支座(3)和工件驅動電機(15),所述的支座(3)固定安裝于工作臺左右兩端,支座(3)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的螺桿(5)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安裝于支座(3)的安裝孔中,所述的導向桿(4)與螺桿(5)平行設置,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于支座(3)上;所述的滑塊機構包括滑塊(10)、螺母(19)和夾具(9),滑塊(10)上設置有導向孔和螺母安裝孔,螺母(19)安裝于螺母安裝孔中,導向孔套裝于所述的導向桿(4),螺母(19)套裝于螺桿(5)形成螺紋配合,所述的夾具(9)安裝于滑塊(10)上;所述的工件驅動電機(15)與螺桿(5) —端傳動連接;所述的電控系統包括行程開關(16)和啟動開關(13),并與砂輪驅動電機(7)、工件驅動電機(15)連接,行程開關(16)設置于滑塊移動路徑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驅動電機(15)為步進電機,所述的控制系統(17)具有電機正反轉控制器,能夠控制工件驅動電機正反轉。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桿(4)數量為兩根,分設于螺桿(5)上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5)和工件驅動電機(15)的轉軸通過皮帶、皮帶輪傳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10)的頂面和夾具(9)的底面之間通過燕尾槽、燕尾榫相互配合連接,夾具可以在滑塊上調節前后位置,調節到合適位置后用螺釘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6)有兩個,分別位于砂輪驅動電機轉軸(8)兩端;所述的滑塊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與所述的兩個砂輪(6)相對應。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程開關為(16)兩個,位于兩個所述的滑塊(10)之間。專利摘要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屬于金屬切削加工領域。現有工件手工倒角效率低、加工一致性差。本技術包括機架、砂輪裝置、導向桿、滑塊機構、螺桿、支座、工件驅動電機和電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半自動倒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自動倒角機包括機架(1)、砂輪裝置、工件移動裝置和電控系統(17),機架(1)上設置有工作臺(2),砂輪裝置包括砂輪驅動電機(7)和安裝于電機轉軸(8)上的砂輪(6);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導向桿(4)、滑塊機構、螺桿(5)、支座(3)和工件驅動電機(15),所述的支座(3)固定安裝于工作臺左右兩端,支座(3)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的螺桿(5)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安裝于支座(3)的安裝孔中,所述的導向桿(4)與螺桿(5)平行設置,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于支座(3)上;所述的滑塊機構包括滑塊(10)、螺母(19)和夾具(9),滑塊(10)上設置有導向孔和螺母安裝孔,螺母(19)安裝于螺母安裝孔中,導向孔套裝于所述的導向桿(4),螺母(19)套裝于螺桿(5)形成螺紋配合,所述的夾具(9)安裝于滑塊(10)上;所述的工件驅動電機(15)與螺桿(5)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的電控系統包括行程開關(16)和啟動開關(13),并與砂輪驅動電機(7)、工件驅動電機(15)連接,行程開關(16)設置于滑塊移動路徑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明,
申請(專利權)人:新昌縣七星街道頤中精工機械配件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