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腰穿操作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腰椎穿刺是臨床上較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該檢查方法是從病人脊椎骨間隙內抽取出一定的“腦脊液”以供作臨床診斷分析。其具體操作過程是讓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使脊柱盡量后突,以增加椎間隙寬度,便于進針。由于人體腰椎處的微血管和神經分布都十分密集,在操作中病人出于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經常會由于疼痛而產生較大的動作,從而使椎間隙變化而影 響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腰穿操作固定裝置,利用該裝置能夠有效地保持病人的體位,從而保證操作質量。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腰穿操作固定裝置包括一塊活動床板,在對應受術人員膝靠胸屈曲狀態下躺在活動床板上狀態下,在活動床板上與其頸椎部、上腹面和膝窩對應處分別設有三根定位柱,定位柱與活動床板的板面垂直設置,通過設在活動床板上的定位孔固定在活動床板上。在上述活動床板上的定位孔的周圍還可以再設置多個備用定位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該裝置進行操作時,能夠保證患者始終保持標準的體位,從而提高了穿刺的操作效率和質量。由于患者在操作中患者的體位能夠保持穩定,這也為穿刺的無菌操作提供了保證。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加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I、活動床板2、定位柱3、定位孔4、備用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例I如圖I所示,該腰穿操作固定裝置包括一塊活動床板1,在對應受術人員膝靠胸屈曲狀態下躺在活動床板I上時,其頸椎部、上腹面和膝窩與活動床板I對應處分別設有三根定位柱2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腰穿操作固定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包括一塊活動床板(1),在對應受術人員膝靠胸屈曲狀態下躺在活動床板(1)上狀態下,在活動床板(1)上與其頸椎部、上腹面和膝窩對應處分別設有三根定位柱(2),定位柱(2)與活動床板(1)的板面垂直設置,通過設在活動床板(1)上的定位孔(3)固定在活動床板(1)上。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