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該系統包括腰帶、掛板和包體;活動連接所述掛板與腰帶的編織帶,位于所述掛板與包體間的活動連接件,所述掛板為疊層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掛板根據人體構造原理,在基材層上的中間層和表面層形成的疊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的、且位于掛板兩側的與連接件匹配的條形層,使掛板不僅達到一定的硬度,更具有可塑性,從而實現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使使用者攜帶更加舒適、通氣,并可根據不同人體的胖瘦,進行可塑性調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腿包。
技術介紹
在人們進行野外旅游、軍隊野外訓練等特殊情況時,需要攜帶各種不同的包體,例如醫療包、工具包、武器包等,大多數的包體都是通過牽帶斜挎在人體肩部攜帶,使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及其不方便,雖然也有少數軍用或警用的腿包,但它們都是利用牽帶捆綁的方式懸掛于腰部以下大腿外側,包體與牽帶都為一體結構,不能拆分,例如申請號為201120185735. 8的一種腿包,該腿包雖然通過粘貼的形式將包體固定,但由于包體直接固定在人體腿部,使用者攜帶時包體緊密的貼在腿部,不散熱,攜帶十分不舒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掛板與包體可拆分的腿負系統。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腰帶、掛板和包體;活動連接所述掛板與腰帶的編織帶,位于所述掛板與包體間的活動連接件,所述掛板為疊層結構。進一步的,所述疊層結構包括基材層、中間層和表面層。進一步的,所述基材層為可塑性夾板,所述中間層為彈性材料層,所述表面層為透氣層。進一步的,在所述基材層上的所述中間層和所述表面層形成的疊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的、且位于所述掛板兩側的與所述連接件匹配的條形層,從而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進一步的,所述條形層與所述活動連接件分別位于所述可塑性版的內外兩側,數目為2。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為魔術貼。進一步的,所述包體包括醫療包、工具包或武器包。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技術效果有I、本技術通過掛板與包體的活動連接件,實現了包體與固定在腿部上的掛板拆分,使腿包攜帶方便,并使掛板可攜帶各種不同用途的包體。2、本技術的掛板根據人體構造原理,在基材層上的中間層和表面層形成的疊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的、且位于掛板兩側的與連接件匹配的條形層,使掛板不僅達到一定的硬度,更具有可塑性,從而實現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使使用者攜帶更加舒適、通氣,并可根據不同人體的胖瘦,進行可塑性調節。3、本技術掛板內設置的可塑性夾板之間有間隙,使腿部在固定掛板時,更加的通氣。4、本技術腰帶與掛板之間、掛板與腿部之間、掛板與包體之間均設為可拆分構造,使該腿包在使用時穿戴、拆卸都及其方便。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掛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腰帶,2掛板,21基材層,22中間層,23表面層,3包體,4活動連接件,5編織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該系統包括腰帶I、掛板2、包體3 ;活動連接掛板2與腰帶I的編織帶5,以及位于掛板2與包體3間的活動連接件4,編織帶5通過紐扣將掛板2與腰帶I活動連接,活動連接件4優選為魔術貼,也可為連接有卡扣的編織帶,掛板通過設置在其背部的編織帶捆綁在腿部,并通過編織帶5與腰帶I的連接進一步的固定在腿部;掛板設置為疊層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基材層21、中間層22和表面層23,基材層為可塑性夾板,中間層為彈性材料層,表面層為透氣層,基材層21、中間層22和表面層23形成的條形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且位于掛板兩側,其外側表面設置有活動連接件4,條形層與活動連接件分別位于可塑性掛板的內側和外側,數目各為2個,從而實現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使使用者攜帶更加舒適、通氣,并可根據不同人體的胖瘦,進行可塑性調節;另外,掛板2通過活動連接件4可攜帶多種包體,如醫療包、工具包或武器包等。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腰帶(I)、掛板(2)和包體(3),以及活動連接所述掛板(2)與腰帶(I)的編織帶(5),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位于所述掛板(2)與包體(3)間的活動連接件(4),所述掛板為疊層結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層結構包括基材層(21)、中間層(22)和表面層(23)。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層為可塑性夾板,所述中間層為彈性材料層,所述表面層為透氣層。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層上的所述中間層和所述表面層形成的疊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的、且位于所述掛板兩側的與所述連接件匹配的條形層,從而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層與所述活動連接件分別位于所述可塑性版的內側和外側,數目為2。6.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魔術貼。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3)為醫療包、工具包或武器包。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該系統包括腰帶、掛板和包體;活動連接所述掛板與腰帶的編織帶,位于所述掛板與包體間的活動連接件,所述掛板為疊層結構;本技術的掛板根據人體構造原理,在基材層上的中間層和表面層形成的疊層為軸向與包體軸向平行的、且位于掛板兩側的與連接件匹配的條形層,使掛板不僅達到一定的硬度,更具有可塑性,從而實現與不同使用者的腿部形成符合人體構造的掛板,使使用者攜帶更加舒適、通氣,并可根據不同人體的胖瘦,進行可塑性調節。文檔編號A45C1/00GK202760397SQ2012202607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4日專利技術者蘆群勝 申請人:蘆群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腿負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腰帶(1)、掛板(2)和包體(3),以及活動連接所述掛板(2)與腰帶(1)的編織帶(5),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位于所述掛板(2)與包體(3)間的活動連接件(4),所述掛板為疊層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蘆群勝,
申請(專利權)人:蘆群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