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釘鞋,包括鞋體,鞋體的底部為鞋底,鞋底上設置有若干鞋釘,還包括一基體和固位裝置,基體的形狀與鞋底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基體上設置有與鞋釘一一對應的小孔以利于鞋釘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固定于鞋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能隨機改變適用范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釘鞋的制造領域
技術介紹
釘鞋是現代體育運動中一種常見的體育用品,在田徑,足球等項目中被廣泛使用,其具有抓地力強,不易打滑的優點,但這類常規的釘鞋具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適用范圍單一,僅適用于草地和塑膠跑道,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釘鞋時必須同時攜帶一雙平底鞋,如田徑訓練結束就換上平底鞋以便回家,又如足球比賽的場地從十一人制的草地變更為五人制的水泥地,參賽者必須換上平底鞋,上述情況都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能隨機改變適用范圍的一種釘鞋。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釘鞋,包括鞋體,鞋體的底部為鞋底,鞋底上設置有若干鞋釘,還包括一基體和固位裝置,基體的形狀與鞋底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基體上設置有與鞋釘一一對應的小孔以利于鞋釘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固定于鞋底。本技術的釘鞋的基體可隨機與鞋底相結合,在草地和塑膠跑道使用時基體與鞋底分離,釘鞋的性能與常規釘鞋相同,在需要改變適用范圍時,固位裝置把基體固定于鞋底,此時鞋釘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中,釘鞋實際上演變為平底鞋,為使用者帶來方便。優選的,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基體后跟部左側的第一鞋帶,設置于基體后跟部右側的第二鞋帶,設置于基體前掌部左側的第三鞋帶,設置于基體前掌部右側的第四鞋帶。在需要固位時,把第一鞋帶和第四鞋帶繞到鞋體的鞋面上并相互系結,把第二鞋帶和第三鞋帶繞到鞋體的鞋面上并相互系結。優選的,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基體后跟部左側的第一束帶,設置于基體前掌部右側的第一系環,設置于基體后跟部右側的第二束帶,設置于基體前掌部左側的第二系環。在需要固位時,把第一束帶繞到鞋體的鞋面上并與第一系環相互系結,把第二束帶繞到鞋體的鞋面上并與第二系環相互系結。顯而易見,固位裝置還有更多的技術方案,如在基體和鞋體上分別設置鞋帶,通過鞋帶的相互連接達到固位目的,又如在基體上設置扣鈕,在鞋體上設置扣套,通過扣鈕和扣套的相互扣接達到固位目的。由于這一技術方案的多樣性,這里不一一贅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為一種釘鞋,包括鞋體,鞋體的底部為鞋底,鞋底上設置有若干鞋釘,還包括一基體和固位裝置,基體的形狀與鞋底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基體上設置有與鞋釘一一對應的小孔以利于鞋釘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固定于鞋底。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能隨機改變適用范圍。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和實施例2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I中固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2中固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I一種釘鞋,包括鞋體1,鞋體I的底部為鞋底2,鞋底2上設置有若干鞋釘3,還包括一基體5和固位裝置,基體5的形狀與鞋底2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2,基體5上設置有與鞋釘3—一對應的小孔6以利于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5固定于鞋底2。其中,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基體5后跟部左側的第一鞋帶Xl,設置于基體5后跟部右側的第二鞋帶X2,設置于基體5前掌部左側的第三鞋帶X3,設置于基體5前掌部右側的第四鞋帶X4。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在需要改變適用范圍時,操作者用固位裝置把基體5固定于鞋底2,此時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釘鞋實際上演變為平底鞋,具體固位方式為把第一鞋帶Xl和第四鞋帶X4繞到鞋體I的鞋面上并相互系結,把第二鞋帶X2和第三鞋帶X3繞到鞋體I的鞋面上并相互系結。實施例2一種釘鞋,包括鞋體1,鞋體I的底部為鞋底2,鞋底2上設置有若干鞋釘3,還包括一基體5和固位裝置,基體5的形狀與鞋底2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2,基體5上設置有與鞋釘3—一對應的小孔6以利于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5固定于鞋底2。其中,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基體5后跟部左側的第一束帶SI,設置于基體5前掌部右側的第一系環S3,設置于基體5后跟部右側的第二束帶S2,設置于基體5前掌部左側的第二系環S4。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在需要改變適用范圍時,操作者用固位裝置把基體5固定于鞋底2,此時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釘鞋實際上演變為平底鞋,具體固位方式為把第一束帶SI繞到鞋體I的鞋面上并與第一系環S3相互系結,把第二束帶S2繞到鞋體I的鞋面上并與第二系環S4相互系結。雖然本技術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變化。權利要求1.一種釘鞋,包括鞋體(I),所述鞋體(I)的底部為鞋底(2),所述鞋底(2)上設置有若干鞋釘(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基體(5)和固位裝置,所述基體(5)的形狀與所述鞋底(2)相匹配用以覆蓋所述鞋底(2),所述基體(5)上設置有與所述鞋釘(3) —一對應的小孔(6)以利于所述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所述固位裝置用以把所述基體(5)固定于所述鞋底(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釘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基體(5)后跟部左側的第一鞋帶(XI),設置于所述基體(5)后跟部右側的第二鞋帶(X2),設置于所述基體(5)前掌部左側的第三鞋帶(X3),設置于所述基體(5)前掌部右側的第四鞋帶(X4)。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釘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基體 (5)后跟部左側的第一束帶(SI),設置于所述基體(5)前掌部右側的第一系環(S3),設置于所述基體(5)后跟部右側的第二束帶(S2),設置于所述基體(5)前掌部左側的第二系環(S4)。專利摘要本技術為一種釘鞋,包括鞋體,鞋體的底部為鞋底,鞋底上設置有若干鞋釘,還包括一基體和固位裝置,基體的形狀與鞋底相匹配用以覆蓋鞋底,基體上設置有與鞋釘一一對應的小孔以利于鞋釘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中,固位裝置用以把基體固定于鞋底。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能隨機改變適用范圍。文檔編號A43B5/00GK202760290SQ20122034191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4日專利技術者葉如康 申請人:葉如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釘鞋,包括鞋體(1),所述鞋體(1)的底部為鞋底(2),所述鞋底(2)上設置有若干鞋釘(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基體(5)和固位裝置,所述基體(5)的形狀與所述鞋底(2)相匹配用以覆蓋所述鞋底(2),所述基體(5)上設置有與所述鞋釘(3)一一對應的小孔(6)以利于所述鞋釘(3)隱藏在與其對應的小孔(6)中,所述固位裝置用以把所述基體(5)固定于所述鞋底(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如康,
申請(專利權)人:葉如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