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是在箱體內分成左、右兩部分,在左部分的箱體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下面通過支撐件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在右部分的箱體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下面固定有水箱,水箱內置有的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潛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水管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連接。接水盤底面設有漏水孔,箱體的后面設有通風口,箱體底面設有出水孔。采用雙層噴淋和多根噴淋管多孔小孔噴淋,可以解決噴淋水均勻并有效解決單層噴淋在箱內下層二次污染造成爛根的情況。使用維修方便,可大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屬于蔬菜培育生長機械設備
技術介紹
豆芽是我國北方人們喜愛的人工培育的豆類制品,雖然多年來人們不斷改進其生產過程,但仍然存在由于在箱內二次污染造成爛根和淋水不均勻有死角造成生長質量不一致的難以解決的實際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 設備,由于采用多根噴淋管多孔小孔噴淋,完全可以解決噴淋水不均勻有死角生長質量不一致的問題,采用雙層噴淋可以有效解決單層噴淋造成的箱內下層生長筐芽菜二次污染造成爛根的情況。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它是由箱體、前開門、側開門、噴淋管、芽菜生長筐、支撐件、接水盤、底腳、電加熱器、水箱、水管、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濕度傳感器、電磁控制器、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組成。在箱體底面連接有底腳。在箱體內通過間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在箱體的左面部分設有兩扇前開門,在箱體的右面部分的側面設有ー扇側開門。在其左部分的箱體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下面通過支撐件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在上層芽菜生長筐的下面設置有接水盤,在下層芽菜生長筐的下面設置有電加熱器。在其右部分的箱體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其下面固定有水箱,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分別與左面箱內設置的電加熱器、濕度傳感器、右面箱內設置的電磁控制器以及水箱內置有的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電連接。另外潛水泵的出水ロ通過水管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連接。所述的箱體的后面設有通風ロ,通風ロ與電磁控制器的控制擋板相對應。所述的兩個接水盤底面四角均設有漏水孔。所述的箱體的左面部分的底面設有出水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多根噴淋管多孔小孔噴淋,完全可以解決噴淋水不均勻有死角生長質量不一致的問題,采用雙層噴淋可以有效解決單層噴淋造成的箱內下層生長筐芽菜二次污染造成爛根的情況。另外采用兩箱結構,通過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進行智能化自動控制,減輕勞動強度,設計合理,使用維修方便,可大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箱體 2、前開門 3、側開門4、噴淋管5、芽菜生長筐6、支撐件 7、接水盤 8、底腳 9、出水孔10、通風ロ11、電加熱器 12、水箱 13、水管14、潛水泵 15、電加熱管16、溫度傳感器 17、水位檢測器 18、濕度傳感器19、電磁控制器 20、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圖2,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它是由箱體、前開門、側開門、噴淋管、芽菜生長筐、支撐件、接水盤、底腳、電加熱器、水箱、水管、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濕度傳感器、電磁控制器、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組成。在箱體1底面連接有底腳8。在箱體1內通過間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在箱體1的左面部分設有兩扇前開門2,在箱體1的右面部分的側面設有一扇側開門3。在其左部分的箱體1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4,下面通過支撐件6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5,在上層芽菜生長筐5的下面設置有接水盤7,在下層芽菜生長筐5的下面設置有電加熱器11。在其右部分的箱體1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19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其下面固定有水箱12,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分別與左面箱內設置的電加熱器11、濕度傳感器18、右面箱內設置的電磁控制器19以及水箱12內置有的潛水泵14、電加熱管15、溫度傳感器16、水位檢測器17電連接。另外潛水泵14的出水ロ通過水管13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4連接。所述的箱體1的后面設有通風ロ 10,通風ロ 10與電磁控制器19的控制擋板相對應。所述的兩個接水盤7底面四角均設有漏水孔。所述的箱體1的左面部分的底面設有出水孔9。權利要求1.一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它是由箱體、前開門、側開門、噴淋管、芽菜生長筐、支撐件、接水盤、底腳、電加熱器、水箱、水管、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濕度傳感器、電磁控制器、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在箱體(I)底面連接有底腳(8);在箱體(I)內通過間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在箱體(I)的左面部分設有兩扇前開門(2),在箱體(I)的右面部分的側面設有一扇側開門(3),在其左部分的箱體(I)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4),下面通過支撐件(6 )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5 ),在上層芽菜生長筐(5 )的下面設置有接水盤(7 ),在下層芽菜生長筐(5)的下面設置有電加熱器(11),在其右部分的箱體(I)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19)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其下面固定有水箱(12),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分別與左面箱內設置的電加熱器(11)、濕度傳感器(18)、右面箱內設置的電磁控制器(19)以及水箱(12)內置有的潛水泵(14)、電加熱管(15)、溫度傳感器(16)、水位檢測器(17)電連接,另外潛水泵(14)的出水口通過水管(13)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I)的后面設有通風口( 10 ),通風口( 10 )與電磁控制器(19 )的控制擋板相對應。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接水盤(7)底面四角均設有漏水孔。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I)的左面部分的底面設有出水孔(9)。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是在箱體內分成左、右兩部分,在左部分的箱體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下面通過支撐件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在右部分的箱體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下面固定有水箱,水箱內置有的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潛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水管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連接。接水盤底面設有漏水孔,箱體的后面設有通風口,箱體底面設有出水孔。采用雙層噴淋和多根噴淋管多孔小孔噴淋,可以解決噴淋水均勻并有效解決單層噴淋在箱內下層二次污染造成爛根的情況。使用維修方便,可大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759953SQ20122049556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陳志彬, 秦立軍 申請人:泰來縣鶴達控溫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淋自控智能芽菜生長培育設備,它是由箱體、前開門、側開門、噴淋管、芽菜生長筐、支撐件、接水盤、底腳、電加熱器、水箱、水管、潛水泵、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水位檢測器、濕度傳感器、電磁控制器、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在箱體(1)底面連接有底腳(8);在箱體(1)內通過間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在箱體(1)的左面部分設有兩扇前開門(2),在箱體(1)的右面部分的側面設有一扇側開門(3),在其左部分的箱體(1)內分成上、下、左、右四個結構相同的部分,每個部分的上面設有噴淋管(4),下面通過支撐件(6)依次放置三個芽菜生長筐(5),在上層芽菜生長筐(5)的下面設置有接水盤(7),在下層芽菜生長筐(5)的下面設置有電加熱器(11),在其右部分的箱體(1)內的上方固定有電磁控制器(19)和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其下面固定有水箱(12),帶顯示的微電腦控制裝置(20)分別與左面箱內設置的電加熱器(11)、濕度傳感器(18)、右面箱內設置的電磁控制器(19)以及水箱(12)內置有的潛水泵(14)、電加熱管(15)、溫度傳感器(16)、水位檢測器(17)電連接,另外潛水泵(14)的出水口通過水管(13)與上、下兩層的各根噴淋管(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彬,秦立軍,
申請(專利權)人:泰來縣鶴達控溫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