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具備:轉向機構,其將輸入轉矩變換為轉向力并傳遞到車輪;轉矩傳感器,其根據(jù)輸入轉矩來輸出轉矩檢測信號;電動機,其根據(jù)從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檢測信號來施加轉向輔助轉矩;傳感器電路,其能夠改變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致動器,其對轉向機構施加輸入轉矩;轉向力測量器,其測量基于輸入轉矩并經(jīng)由轉矩傳感器使電動機動作而由轉向機構輸出的轉向力;以及傳感器輸出調整器,其基于根據(jù)由轉向力測量器測量出的轉向力與預先設定的理想值之間的差而計算出的偏差量,來對傳感器電路的輸出特性進行調整以使轉向力接近理想值。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由電動機向車輛的轉向機構施加轉向輔助轉矩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和調整方法。
技術介紹
JP2010-2382A公開了一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這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構成為與由轉矩傳感器檢測出的輸入轉矩相應地控制電動機的輸出,由電動機施加規(guī)定的轉向輔助轉矩。在制造轉矩傳感器時,在組裝工序中轉矩傳感器的組裝結束后,在輸出傳感器輸出調整工序中進行輸出調整而對轉矩傳感器的與輸入轉矩對應的輸出信號進行校正,來抑制在每個轉矩傳感器產(chǎn)品中產(chǎn)生的輸出偏差。但是,對于轉矩傳感器、電動機和轉向機構被單元化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即使在輸出傳感器輸出調整工序中進行轉矩傳感器的輸出調整,電動機的輸出特性的偏差、轉向機構的摩擦力特性等的偏差也不會被消除,因此,無法抑制在每個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產(chǎn)品中產(chǎn)生的轉向力的偏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在每個產(chǎn)品中產(chǎn)生的轉向力的偏差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和調整方法。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具備:轉向機構,其將輸入轉矩變換為轉向力并傳遞到車輪;轉矩傳感器,其根據(jù)輸入轉矩來輸出轉矩檢測信號;電動機,其根據(jù)從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檢測信號來施加轉向輔助轉矩;傳感器電路,其能夠改變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致動器,其對轉向機構施加輸入轉矩;轉向力測量器,其測量基于輸入轉矩并經(jīng)由轉矩傳感器使電動機動作而由轉向機構輸出的轉向力;以及傳感器輸出調整器,其基于根據(jù)由轉向力測量器測量出的轉向力與預先設定的理想值之間的差而計算出的偏差量,來對傳感器電路的輸出特性進行調整以使轉向力接近理想值。根據(jù)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式,是一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方法,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具備:轉向機構,其將輸入轉矩變換為轉向力并傳遞到車輪;轉矩傳感器,其根據(jù)輸入轉矩來輸出轉矩檢測信號;電動機,其根據(jù)從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檢測信號來施加轉向輔助轉矩;以及傳感器電路,其能夠改變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該調整方法按順序執(zhí)行以下步驟:轉向力測量步驟,其測量基于輸入轉矩并經(jīng)由轉矩傳感器使電動機動作而由轉向機構輸出的轉向力;傳感器輸出計算步驟,其計算測量出的轉向力與預先設定的理想值之間的差作為偏差量;以及傳感器輸出調整步驟,其根據(jù)計算出的偏差量來對傳感器電路的輸出特性進行調整以使轉向力接近理想值。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概要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轉矩傳感器的截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的概要結構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方法的過程的流程圖。圖5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推力特性圖。圖5B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圖。圖6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推力特性圖。圖6B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圖。圖7A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推力特性圖。圖7B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示出應用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一個例子。該電動動力轉向裝置1具備:轉向機構3、轉矩傳感器2、電動機4、控制器(ECU)5。轉向機構3與轉向盤協(xié)同動作來使車輪轉向。轉矩傳感器2檢測輸入轉矩。電動機4向轉向機構3施加轉向輔助轉矩。對控制器5輸入轉矩傳感器2的檢測信號來控制電動機4的輸出。轉向機構3通過與轉向盤協(xié)同動作的輸入軸11、輸出軸12的旋轉,來使與形成在輸出軸12上的齒輪17咬合的齒條14在軸方向(車輛的左右方向)上移動,經(jīng)由與齒條14連結的轉向橫拉桿(未圖示)等來使車輪轉向。轉向機構3具備與輸出軸12連結的蝸輪15、與該蝸輪15咬合的蝸桿16。電動機4對蝸桿16進行旋轉驅動,經(jīng)由蝸輪15向輸出軸12施加轉向輔助轉矩。轉矩傳感器2被安裝在輸入軸11與輸出軸12之間,檢測由駕駛者通過轉向盤對輸入軸11施加的輸入轉矩。圖2是轉矩傳感器2的截面圖。轉矩傳感器2由扭桿21、磁產(chǎn)生部22、旋轉磁回路部(多極磁軛)25、固定磁回路部31、磁傳感器48構成。扭桿21被安裝在輸入軸11與輸出軸12之間。磁產(chǎn)生部22與輸入軸11一起旋轉。旋轉磁回路部25與輸出軸12一起旋轉。固定磁回路部31被固定設置在外殼30上。磁傳感器48檢測導入到固定磁回路部31的磁通密度。非接觸型的轉矩傳感器2與輸入軸11和輸出軸12不接觸,根據(jù)與伴隨著扭桿21的扭轉變形而變化的磁通密度來檢測扭桿21的扭轉角度。磁產(chǎn)生部22具備被固定在輸入軸11上的背磁軛(軛鐵)24、固定在該背磁軛24上的筒狀的環(huán)形磁體23(多極磁體)。環(huán)形磁體23使得在輸入軸11和扭桿21的轉動軸方向上產(chǎn)生磁。在圓筒狀的環(huán)狀磁體2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別在整個圓周方向等間隔地形成例如12個磁極,6個N極和6個S極交替排列。旋轉磁回路部25具備引導環(huán)形磁體23的磁通的第一軟磁環(huán)26和第二軟磁環(huán)27。第一軟磁環(huán)26和第二軟磁環(huán)27分別具有與環(huán)形磁體23的下端面(磁極面)相對峙的6個磁路前端部、從該磁路前端部彎曲而向相互遠離的方向延伸的6個磁路柱部、連結該磁路柱部而呈環(huán)狀延伸的磁路環(huán)部,通過沖壓加工將它們一體形成。對于第一軟磁環(huán)26和第二軟磁環(huán)27的構造,由本申請人在JP2009-244205A中提出方案。固定磁回路部31具備固定在外殼30上的第一聚磁環(huán)32和第二聚磁環(huán)33、固定在傳感器保持件40上的第一聚磁磁軛34和第二聚磁磁軛35。環(huán)狀的第一聚磁環(huán)32和第二聚磁環(huán)33被配置為其內周面與第一軟磁環(huán)26和第二軟磁環(huán)27的磁路環(huán)部對峙。塊狀的第一聚磁磁軛34和第二聚磁磁軛35被配置為與第一聚磁環(huán)32和第二聚磁環(huán)33的外周面相對峙。在第一聚磁磁軛34和第二聚磁磁軛35之間形成一對磁隙(空隙),主和副兩個磁傳感器48排列安裝在該磁隙中。各磁傳感器48經(jīng)由樹脂模具固定在傳感器保持件40上。經(jīng)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11.18 JP 2010-2580931.一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裝置,具備:
轉向機構,其將輸入轉矩變換為轉向力并傳遞到車輪;
轉矩傳感器,其根據(jù)輸入轉矩來輸出轉矩檢測信號;
電動機,其根據(jù)從上述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檢測信號來
施加轉向輔助轉矩;
傳感器電路,其能夠改變上述轉矩傳感器的輸出特性;
致動器,其對上述轉向機構施加輸入轉矩;
轉向力測量器,其測量基于輸入轉矩并經(jīng)由上述轉矩傳感
器使上述電動機動作而由上述轉向機構輸出的轉向力;以及
傳感器輸出調整器,其基于根據(jù)由上述轉向力測量器測量
出的轉向力與預先設定的理想值之間的差而計算出的偏差量,
來對上述傳感器電路的輸出特性進行調整以使轉向力接近上述
理想值。
2.一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調整方法,
上述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具備:
轉向機構,其將輸入轉矩變換為轉向力并傳遞到車輪;
轉矩傳感器,其根據(jù)輸入轉矩來輸出轉矩檢測信號;
電動機,其根據(jù)從上述轉矩傳感器輸出的轉矩檢測信號來
施加轉向輔助轉矩;以及
傳感器電路,其能夠改變上述轉矩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前原秀雄,
申請(專利權)人:萱場工業(yè)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