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包括:當用戶有拍照需求時,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所感應的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計算所讀取的x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計算所讀取的y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及計算所讀取的z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并判斷所計算出的各差值是否均小于一個對應的預設閥值;當至少有一個不小于時,等待一段時間后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下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感應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及當均小于時,控制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拍攝,并存儲所拍攝的照片。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相機拍攝控制系統。利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實現相機在振動環境下的良好拍攝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及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在振動環境下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在工廠生產中,經常遇到周期性振動,如貼片機或沖壓機械造成的振動。但光學檢測設備拍照需要在盡可能小的振動情況下進行,否則會造成拍攝效果不好,引起照片不清晰,從而影響后續的作業流程。因此,需對光學檢測設備進行防抖。在現實生活中,常用的防抖技術有:振動控制、相機的鏡頭防抖及相機的機身防抖等。采用這些防抖技術,會存在防抖效果不好而造成拍攝效果不好或者防抖成本高的問題,因此需尋求一種成本低且拍攝效果好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可以實現振動環境下相機的良好拍攝效果。鑒于以上內容,還有必要提供一種相機拍攝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振動環境下相機的良好拍攝效果。所述相機拍攝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讀取步驟:當用戶有拍照需求時,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所感應的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計算分析步驟:計算所讀取的x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計算所讀取的y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及計算所讀取的z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并判斷所計算出的各差值是否均小于一個對應的預設閥值;等待步驟:當所述差值中有至少一個差值不小于對應的閥值時,等待一段時間后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下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感應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及控制步驟:當所述差值均小于閥值時,控制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拍攝,并存儲所拍攝的照片。所述相機拍攝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讀取模塊,用于當用戶有拍照需求時,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所感應的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計算分析模塊,用于計算所讀取的x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計算所讀取的y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及計算所讀取的z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并判斷所計算出的各差值是否均小于一個對應的預設閥值;等待模塊,用于當所述差值中有至少一個差值不小于對應的閥值時,控制讀取模塊等待一段時間后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下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感應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控制模塊,用于當所述差值均小于閥值時,控制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拍攝,并存儲所拍攝的照片。相較于現有技術,所述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及系統,引入一個重力傳感器,在不斷讀取重力傳感器數值的過程中,當重力傳感器數值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從而實現振動環境下相機的良好拍攝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相機拍攝控制系統較佳實施例的運行環境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計算機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相機拍攝控制方法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測試機臺1000計算機1相機2G-Sensor3工作平臺4步進電機40傳送帶41傳感器42被攝物體43控制按鈕5相機拍攝控制系統10設置模塊100偵測模塊101讀取模塊102計算分析模塊103等待模塊104控制模塊105存儲模塊106內存11顯示設備12處理器13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相機拍攝控制系統較佳實施例的運行環境示意圖。該相機拍攝控制系統10運行于計算機1中。該計算機1可架設在測試機臺1000上,通過總線與相機2和G-Sensor3連接。該總線可為USB等類型的總線,如USB/1394總線。其中,所述相機2和G-Sensor3固定于所述測試機臺1000的同一個支架上且位于該支架的同一垂直位面上,以保證該G-Sensor3測得相機2的振動情況與所述相機2所承受的振動情況相差不大。所述測試機臺1000還包括工作平臺4,該工作平臺4位于固定了相機2的支架下方。該工作平臺4上安裝有步進電機40、傳送帶41和傳感器42、及放置在傳送帶41上的被攝物體43。所述步進電機40與傳感器42均通過串口與所述計算機1連接。所述測試機臺1000還包括控制按鈕5。該控制按鈕5通過串口與所述計算機1連接。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計算機1偵測到控制按鈕5被用戶打開后,該計算機1發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步進電機40,該步進電機40控制所述傳送帶41進行移動。該傳送帶41在移動的同時,所述被攝物體43在同步移動。所述傳感器42用于監測所述被攝物體43的位置。所述G-sensor3的英文全稱是Gravity-sensor,指重力傳感器。該G-sensor3能夠感知到加速力的變化,加速力就是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比如晃動、跌落、上升、下降等各種移動變化。這些移動變化都能被G-sensor3感應并轉化為電信號,然后通過G-sensor3的微處理器的計算分析后,將該電信號分離成空間坐標系上的X、Y、Z三個值,并將分離后的各值存于該G-sensor3的寄存器中。所述G-sensor3感應到的加速力經分離后產生的空間坐標系上的X、Y、Z三個值,在下文中分別簡稱x值、y值、z值。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寄存器中所存儲的x值、y值及z值,均是相機2的當前加速力對應的值。由于相機2的外部環境不同,因此,所述G-sensor3感應到的x值、y值及z值可能均不同。本實施例中,該G-sensor3每秒鐘感應到的加速力經分離后可分別產生400至1000個不同的x值、y值及z值,即每秒鐘可感應到400至1000個不同的x值、400至1000個不同的y值和400至1000個不同的z值。如圖2所示,是本專利技術相機拍攝控制系統較佳實施例的功能模塊圖。相機拍攝控制系統10運行于該計算機1中,該計算機1中還包括內存11、顯示設備12及處理器13。所述顯示設備12用于顯示拍攝的照片。所述相機拍攝控制系統10包括設置模塊100、偵測模塊101、讀取模塊102、計算分析模塊103、等待模塊104、控制模塊105及存儲模塊106。在所述G-sensor3感應到所述x值、y值及z值后,所述存儲模塊106將存儲在寄存器中的x值、y值和z值存儲至計算機1的內存11中。本實施例中,所述存儲模塊106將寄存器中的值以(x值,y值,z值)的方式、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依次進行存儲,其存儲方式如下表所示:時間0.0010.0020.003…(x值,y值,z值)(0.1,0.2,0.3)(1,2,3)(10,11,10)…所述設置模塊100用于檢測相機2的狀況及設定相機2的參數。所述檢測相機2的狀況指檢測相機2是否處于打開狀態及相機2是否處于可用狀態等。所述設定相機2的參數指設置相機2的光圈、曝光時間、照片大小及閃光燈是否同步等參數。所述偵測模塊101用于偵測用戶是否有拍照需求。具體而言,當測試機臺1000的控制按鈕5被用戶打開后,所述計算機1發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步進電機40,該步進電機40控制所述傳送帶41進行移動。所述傳感器42用于監測所述傳送帶41上的被攝物體43的位置。當所述傳感器42監測到所述被攝物體43進入相機2正下方的拍攝范圍內時,所述偵測模塊101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讀取步驟:當用戶有拍照需求時,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所感應的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計算分析步驟:計算所讀取的x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計算所讀取的y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及計算所讀取的z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并判斷所計算出的各差值是否均小于一個對應的預設閥值;等待步驟:當所述差值中有至少一個差值不小于對應的閥值時,等待一段時間后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下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感應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及控制步驟:當所述差值均小于閥值時,控制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拍攝,并存儲所拍攝的照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讀取步驟:當用戶有拍照需求時,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所感應的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
計算分析步驟:計算所讀取的x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計算所讀取的y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及計算所讀取的z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間的差值,并判斷所計算出的各差值是否均小于一個對應的預設閥值;
等待步驟:當所述差值中有至少一個差值不小于對應的閥值時,等待一段時間后讀取重力傳感器在下一個預設的時間間隔內感應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及
控制步驟:當所述差值均小于閥值時,控制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拍攝,并存儲所拍攝的照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傳感器將相機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存儲于該重力傳感器的寄存器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存儲步驟:將重力傳感器所感應到的加速力在空間坐標系中的x值、y值和z值存儲到一個內存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偵測步驟:
當測試機臺的控制按鈕被用戶打開后,發送控制指令至該測試機臺上的步進電機,以控制該測試機臺上的傳送帶移動,該傳送帶上放置有所述被攝物體;
該測試機臺上的傳感器監測所述被攝物體的位置;
當所述傳感器監測到該被攝物體進入所述相機正下方的拍攝范圍內時,判定用戶有拍照需求;及
當所述傳感器監測到該被攝物體沒有進入所述相機正下方的拍攝范圍內時,判定用戶沒有拍照需求。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相機拍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傳感器監測到被攝物體進入所述相機正下方的拍攝范圍內時,該方法還包括步驟:
發送控制指令至步進電機,以控制所述傳送帶停止移動。
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光建,李巖,劉小梅,劉夢洲,
申請(專利權)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