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軸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靜止部具有基底部、配置在基底部的上表面側的定子鐵心以及安裝于定子鐵心的線圈。旋轉部具有配置在定子鐵心的徑向內側的磁鐵、與盤的下表面接觸的第一支撐面以及配置在比磁鐵靠徑向外側的位置的盤支撐部。定子鐵心具有圓環狀的鐵心背部和多根齒。盤支撐部位于比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靠徑向外側、且比線圈靠徑向內側的位置,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和盤支撐部以及線圈在徑向重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主軸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
技術介紹
在硬盤裝置中搭載有用于使盤旋轉的主軸馬達。例如,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06-230095號公報和日本公開公報第2008-187844號公報中記載了以往的主軸馬達。這些公報中記載的主軸馬達都是所謂的內轉子型主軸馬達。內轉子型主軸馬達在線圈的內側使磁鐵旋轉。內轉子型主軸馬達更多地應用于重視薄型化的硬盤裝置。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06-230095號公報中公布的馬達中,通過折彎了定子的齒,定子的軸向位置下降(段落0026)。并且,通過在馬達基底的定子對應部設置開口孔,而將定子配置在軸向下側(段落0027)。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06-230095號公報中,通過這些結構,主軸馬達被薄型化。并且,日本公開公報第2008-187844號公報中也使用具有傾斜部的定子鐵心(段落0017,圖2)。但是,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06-230095號公報的結構中,在轉子輪轂的外周部設有突起。該突起的下表面配置在比定子的卷線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段落0043,圖2)。并且,在日本公開公報第2008-187844號公報的結構中,也是輪圈沿軸向突出,并且被設置在轉子輪轂的最外周部。該輪圈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定子鐵心以及定子線圈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段落0020,圖2)。在這些結構中,在主軸馬達的尺寸設計方面,是將線圈的軸向厚度和轉子輪轂的外周部的軸向厚度簡單地相加。因此,在該結構中難以進一步使主軸馬達薄型化。另一方面,近年來,對于平板電腦等極薄的計算機的需求不斷提高。所以,需要進一步抑制主軸馬達的軸向尺寸。
技術實現思路
在本申請所示例的一實施方式中,主軸馬達具有靜止部和旋轉部。所述旋轉部被支撐為相對于所述靜止部可旋轉。所述旋轉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為中心。所述靜止部具有基底部、定子鐵心以及線圈。所述基底部在相對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延展。所述定子鐵心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側。所述線圈安裝于所述定子鐵心。所述旋轉部具有磁鐵和盤支撐部。所述磁鐵配置在所述定子鐵心的徑向內側。所述盤支撐部具有與盤的下表面接觸的第一支撐面。所述盤支撐部配置在比所述磁鐵靠徑向外側的位置。所述定子鐵心具有圓環狀的鐵心背部和多根齒。所述多根齒從所述鐵心背部朝向徑向內側突出。所述盤支撐部位于比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靠徑向外側的位置且比所述線圈靠徑向內側的位置。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和所述盤支撐部以及所述線圈在徑向重疊。盤驅動裝置具有上述的主軸馬達、存取部以及外罩。存取部對由主軸馬達的旋轉部支撐的盤進行信息的讀取和寫入中的至少一項。殼體由基底部和外罩構成。旋轉部以及存取部容納在殼體的內部。根據本申請示例的一實施方式,在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和線圈之間配置盤支撐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第一支撐面相對于定子鐵心的高度受到抑制。因此,主軸馬達的軸向尺寸被抑制。并且,由于盤驅動裝置具有上述的主軸馬達,所以盤驅動裝置被薄型化。由以下的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參照附圖,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驟、特點和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主軸馬達的縱向剖視圖。圖2為盤驅動裝置的縱向剖視圖。圖3為主軸馬達的縱向剖視圖。圖4為主軸馬達的局部縱向剖視圖。圖5為定子鐵心的俯視圖。圖6為定子鐵心的局部俯視圖。圖7為定子鐵心的局部俯視圖。圖8為定子鐵心的局部俯視圖。圖9為定子鐵心的局部俯視圖。圖10為定子鐵心的局部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所示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以沿中心軸線的方向為上下方向,相對于基底部以線圈側為上來說明各部分的形狀和位置關系。但是,這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定義了上下方向,并不限定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主軸馬達以及盤驅動裝置在使用時的方向。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軸馬達11A的縱向剖視圖。如圖1所示,主軸馬達11A具有靜止部2A和旋轉部3A。旋轉部3A被支撐為相對于靜止部2A可旋轉。靜止部2A具有基底部21A、定子鐵心221A以及線圈222A。基底部21A在相對于中心軸線9A正交的方向延展。定子鐵心221A配置在基底部21A的上表面側。定子鐵心221A具有圓環狀的鐵心背部41A和齒42A。齒42A從鐵心背部41A朝向徑向內側突出。線圈222A安裝于定子鐵心221A。旋轉部3A以中心軸線9A為中心旋轉。旋轉部3A具有磁鐵33A和盤支撐部314A。磁鐵33A配置在定子鐵心221A的徑向內側。盤支撐部314A配置在比磁鐵33A靠徑向外側的位置。盤支撐部314A具有第一支撐面611A。第一支撐面611A與盤12A的下表面接觸。如圖1所示,盤支撐部314A位于比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部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并且位于比線圈222A靠徑向內側的位置。而且,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部和盤支撐部314A以及線圈222A在徑向相互重疊。因此,通過將盤支撐部314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部和線圈222A之間,第一支撐面611A相對于定子鐵心221A的高度受到抑制。因此,主軸馬達11A的軸向尺寸被抑制。接下來,對本專利技術更加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2是盤驅動裝置1的縱向剖視圖。盤驅動裝置1使磁盤12旋轉,并且對磁盤12進行“讀取”以及“寫入”中的至少一項。如圖2所示,盤驅動裝置1具有主軸馬達11、磁盤12、存取部13、以及外罩14。主軸馬達11保持磁盤12的同時,使該磁盤12以中心軸線9為中心旋轉。主軸馬達11具有沿磁盤12的下表面延展的基底部21。殼體具有基底部21和外罩14。主軸馬達11的旋轉部3、磁盤12以及存取部13容納在殼體的內部。存取部13使磁頭131沿磁盤12的記錄面移動。由此,存取部13進行對磁盤12的信息的“讀取”以及“寫入”。另外,存取部13也可具有兩個以上的磁頭131。并且,存取部13對磁盤12也可以只進行“讀取”和“寫入”中的一項。接下來對上述的主軸馬達11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為主軸馬達11的縱向剖視圖。如圖3所示,主軸馬達11具有靜止部2和旋轉部3。靜止部2相對于基底部21以及外罩14相對靜止。旋轉部3被支撐為相對于靜止部2可旋轉。本實施方式的靜止部2具有基底部21、定子單元22、磁屏蔽板23以及靜止軸承單元24。基底部21支撐定子單元22以及靜止軸承單元24。基底部21例如通過沖壓加工磁性體的板(鍍鋅鋼板等)而形成。如圖3所示,基底部21具有內側圓筒部211、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主軸馬達,該主軸馬達包括:靜止部;旋轉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為中心,且被支撐為相對于所述靜止部可旋轉,所述靜止部具有:基底部,其在相對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延展;定子鐵心,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側;線圈,其安裝于所述定子鐵心,所述旋轉部具有:磁鐵,其配置在所述定子鐵心的徑向內側;盤支撐部,其具有與盤的下表面接觸的第一支撐面,且配置在比所述磁鐵靠徑向外側的位置,所述定子鐵心具有:圓環狀的鐵心背部;多根齒,所述多根齒從所述鐵心背部朝向徑向內側突出,所述盤支撐部位于比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線圈靠徑向內側的位置,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所述盤支撐部以及所述線圈在徑向重疊。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8.23 JP 2011-1814181.一種主軸馬達,該主軸馬達包括:
靜止部;
旋轉部,其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為中心,且被支撐為相對于所述靜止部可旋轉,
所述靜止部具有:
基底部,其在相對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延展;
定子鐵心,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側;
線圈,其安裝于所述定子鐵心,
所述旋轉部具有:
磁鐵,其配置在所述定子鐵心的徑向內側;
盤支撐部,其具有與盤的下表面接觸的第一支撐面,且配置在比所述磁鐵靠徑向
外側的位置,
所述定子鐵心具有:
圓環狀的鐵心背部;
多根齒,所述多根齒從所述鐵心背部朝向徑向內側突出,
所述盤支撐部位于比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
述線圈靠徑向內側的位置,
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所述盤支撐部以及所述線圈在徑向重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軸馬達,其中,
所述線圈的上端部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盤支撐部的下表面,并且低于所述第一支
撐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軸馬達,其中,
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面的上端部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盤支撐部的下表面,并且
低于所述第一支撐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軸馬達,其中,
所述齒具有:
外側鐵心部,其卷繞有構成所述線圈的導線;
中間鐵心部,其在比所述外側鐵心部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在所述盤支撐部和所述
\t基底部之間沿徑向延伸;
傾斜鐵心部,其從所述中間鐵心部的內周部朝向徑向內側且上方延伸;
末端鐵心部,其從所述傾斜鐵心部的內周部朝向徑向內側延伸,
所述末端鐵心部的徑向內側的端面與所述磁鐵的外周面在徑向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軸馬達,其中,
所述外側鐵心部與所述中間鐵心部在同一軸向位置沿徑向連續,且所述線圈的下
端部位于比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主軸馬達,其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磯野正樹,
申請(專利權)人: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